二、品德比技艺更重要

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当前升学和考试制度本身的弊病,所以家庭教育也和学校教育一样,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前不久, 北京市对分布在全市 19 个区、县的 2500 多名家长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把对子女教育的重点放在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均占 40%以上,而放在性格品德培养上的则不足 10%。这种情况,不仅北京存在,在全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家庭教育学校化,儿童教育成人化,中学教育大学化”,教育工作中的这种“超前超重”现象。虽然主观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客观上,却往往事与愿违,非但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反倒可能使有望成“龙”的苗子最后变成了“虫”。

下面这个例子,对我们或许有些启迪:

1988 年 1 月,全世界 75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云集巴黎,举行一次国际性会议。应该说,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堪称现今世界当之无愧的“龙”,因

此,他们对怎样才能“成龙”的看法,无疑更具有说服力。说来也巧,就在这次开会期间,有人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你猜回答是什么?“是在幼儿园。”问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那位老科学家意味深长他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一段成功者的自述,朴素得近于天真。如果照着去做,似乎也并不困难。可是,仔细想想,您的公子或千金是否每一条都做得很好呢?怕未必吧。我们的许多渴望儿女成才的父母们,不是按照那位老科学家讲的办法,扎扎实实地从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抓起,而是把孩子局限在小小的天地里,对孩子进行单调乏味的知识灌输和技艺训练,总想让他们一鸣惊人,一步登天。这样做,虽然在某一个时段内或许有些结果,但到头来,很可能造就出象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哀伤过的仲永那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庸才。显而易见,这既不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也不是文明发达的社会所希望出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