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通才能理达

不管是老师和学生,还是家长和孩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勾通都是进行有效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

代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谁也回避不了的。这一点决定了两代人之间会有矛盾,会有不同看法。一个明智的教育者应该是竭力淡化,削弱这个矛盾, 尽力消除代沟所造成的隔阂,沟通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感情。要使被教育者感到你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是朋友,是忘年交,是可信赖的知心人。只有这样, 他有什么心里话才能毫无顾忌的跟你谈,愿意跟你谈,因为他感到跟你谈后不仅不会被“出卖”,还可以得到有益的帮助,有益的启发。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观点,你的看法,你的教育才能十分有效的影响他,甚至灌输给他,才能使他心悦诚服的接受下来,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所谓“亲其人,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反之,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发展这一矛盾,甚至激化矛盾,一旦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产生了对立情绪,事情就不好办了。

我曾遇到这样一件小事:在春寒料峭的初春,一天上午,天阴沉沉的, 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雨雪一阵阵的吹来,这种天气一般人都不愿意出门了。我上完课,刚回到办公室,一位学生的家长匆匆的赶来找我,对我说:“张老师,我是××同学的妈妈,请您把这件棉衣和雨伞在放学前给他。早晨来上学,我们动员他穿上棉衣,带上雨伞,怎么说也不听,我怕他冻着特地请了一会儿假给送来了,谢谢您啦。”我一边答应一边接过棉衣和雨伞,临走这位母亲又专门叮嘱了一句:“老师,可别说是我送来的,要不他不穿”。说完,这位慈母又急匆匆的消失在刺骨的风雪中了。

天冷了,家长来校送衣物这是常有的事,但像这位家长那样,还不能让孩子知道是妈妈送来的,否则冷也不穿,这就少见了。试想,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到这个程度,你还怎样再进行教育呢?你的教育再好,再正确,再生动感人有说服力,但对立情绪使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甚至是关心他,对他有益的要求,只因是你说的,他就不去做,那么你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造成这种结果,究其原因,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所至。后来从学生口中得知,是父母曾以强制的态度管教他,极大的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从而使他对父母反感,讨厌,以至处处与父母对着干。由此看来,对已上中学的孩子, 你不“以情感人”,不“以理服人”是不能取得教育的良好效果的,强制只

会适得其反,只有情通才能理达,只有情通理达才能心悦诚服。

我还见过这样一个学生,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生活条件很优越,对他们的这个独生子,掌上珠,更是倍加爱护。在物质生活上,可以说是“按需分配”,要什么给什么,零花钱是要多少给多少,可就是家教很不成功。该同学与父母对立情绪很大,父母不管说什么事,结局总是争吵一顿后,不欢而散。尽管该生是走读,天天回家,可父母的教育,有什么事,提什么要求,却只能通过写信来沟通了,最后发展到吃饭都不能共同一饭桌。

后来当这个学生因偷东西,打群架被公安机关抓去劳教后,家长到学校来拿孩子的书包时,还老泪纵横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封信给我看,并说:“这是我们刚给他写的信,还问他需要什么东西,缺不缺钱花,要好好学习,需要什么就说话,没想到,今天就出事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个孩子偷自行车,之后又打群架犯的事。可是他父母早就给他买了最好的自行车了,为什么还要偷别人的呢?

“偷自行车是为了卖钱”,他自己交待。 “可家里有钱,可以让他随便花呀。”家长的惊讶,我们可想而知。 “我不愿意花家里的钱,我讨厌他们。”学生的回答也是毫不犹豫。 事情简直到了令人无法理解的程度,但无法理解的事还是发生了。悲剧

已经发生,留给人的是思考。

这种情绪上的对立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成了专门和自己做对的“冤家”? 为什么有的孩子懂事,听话,而有的孩子却是那么不懂事,不听话? 这根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