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整数四则计算

与整数的认识相配合,安排着整数的四则计算。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安排的:

  1. 认识二十以内的数,主要学习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认识百以内的数,主要学习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及表内除法;

  3. 认识万、亿等较大的数,学习比较复杂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法则。

对于整数四则计算法则,我也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整体研究。研究计算加、减、乘、除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并着重分析口算与笔算的关系。

我先计算两道多位数加、减法的题目,探讨计算多位数加、减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加法例题:

(二)关于整数四则计算 - 图1

所需基础知识

①4+5=9(10 以内的加法口算)

②6 + 9 = 1512459

③7 + 6 +1 = 14

④8 + 3 + 1 = 12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

⑤十进位制,进位法则。

⑥整数加法竖式格式。减法例题:

(二)关于整数四则计算 - 图2

所需基础知识

①9-4=5(10 以内的减法口算)

②15 - 6 = 9

 (20以内的退位

③14 - 1 - 7 = 6

④12 - 1 - 8 = 3

减法口算)

⑤十进位制退位法则。

⑥整数减法竖式格式。

总之,计算多位数的加、减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有:

①10 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

②20 以内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口算;

③十进位制,进位、退位法则;

④加法、减法的竖式格式。

再计算两道多位数乘,除法的题目,探讨计算多位数乘、除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乘法例题

(二)关于整数四则计算 - 图3

口算情况

6×8 = 48

6×3 = 18

9×8 + 4 = 76

4×3 + 7 = 39

 ×3 + 1 = 28

 ×3 + 2 = 14

6×7 = 42

9×7 + 4 = 67

4×7 + 6 = 34

6 + 8 = 14

9 + 8 + 2 + 1 = 20

3 + 4 + 7 + 2 = 16

1 + 4 + 1 = 6

在计算这道乘法题的过程中,共用口算 24 次。其中乘法口诀 9 次,加法

口算 15 次。

除法例题:

(二)关于整数四则计算 - 图4

口算情况

6×7 = 42

9×7 + 4 = 67

4×7 + 6 = 34

6×3 = 18

9×3 + 1 = 28

4×3 + 2 = 14

6×8 = 48

9×8 + 4 = 76

10 − 2 = 8

16 − 1− 7 = 8

6 − 1− 4 = 1

3 − 3 = 0

14 − 8 = 6

18 − 1− 8 = 9

8 − 1 − 4 = 3

1 − 1 = 0

4×8 + 7 = 39{3968 − 3968 = 0

在计算这道除法题的过程中,共用口算 28 次。其中乘法口诀 9 次,加法

口算 6 次,减法口算 13 次。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计算,可以看出,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有:

①乘法口诀;

②两个一位数相乘再加一位数的口算;

③10 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

④20 以内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口算;

⑤乘法计算过程中,各“部分积”的对位问题;

⑥除法计算过程中,试商的问题;

⑦乘法、除法的竖式格式。

还可以看出:口算和笔算比较,口算是基础。实践说明,口算熟练的, 笔算的正确率高而且速度快;反之,笔算的正确率低而且速度慢。在笔算过程中,如果有一处的口算出了差错,那么整个题目就错了。因此,可以说, 口算的熟练程度制约着笔算能力的高低。在四则计算教学中,应该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

搞好整体教材的分析,可以使得长远目标同近期的训练结合起来,为了培养学生整数四则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计算得正确、迅速,方法合理而灵活, 如果掌握整套教材的体系,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抓好各项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