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最优化的改革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相应学的方法结合起来,以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针对过去对教学方法在认识上的片面性,运用中的单一化、程序化、公式化、注入灌输为主的弊端。在改革中大家加强了思想认识观念的更新改造。通过学习探究清醒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但它本身又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手段等一组实体要素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等另一组非实体要素按特定目的和一定方式组成的多因素动态的复杂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每一个要素在其它要素的作用下, 对整体发生作用,体现出数学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为使观念的认识落实到最优化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我们结合当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各种教法的特征,利弊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纳。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根据教师传递知识内容的形式划分的。有以下 8 种:① 讲解法;②直观法;③启发法;④发现法;⑤操作法;⑥讨论法;⑦自学法;

⑧练习法。第二类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认识活动形式分为 6 种。即:①试验法;

②比较法;③分析法;④综合法;⑤归纳法;⑥演绎法。在深入探究每种教法各自特点认真掌握它们各自优劣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主张。强调要从师生和教学内容以及课型的实际出发, 合理灵活地选用,提倡多种方法的最佳组合,做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与协调。研究的实效证明:当老师们掌握了多种教法的各自特征、规律,认识了各种方法的所长与所短的前提下,在研究过程中又能始终以整体观念做指导,不但能够自如地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联系与迁移去能动地改造旧有的教法,创造出新的更加科学、更为灵活的好教法来。

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带动了具体方法上的突破。例如:为解决当前教法研究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我们提出了“课堂上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并不是一节好课”的主张,号召大家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中要遵循动态发展的规律, 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过渡环节上暴露出学习者的困难给予具体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解惑水平代表了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教学评价标准的相应改变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方法最优化的实际落实。

再如:为解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听讲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我们在加强贯彻“乐学”原则,进行课堂教学机制动因及课堂教学气氛研究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教师要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条件”的主张。教学方法要具体落实在“三个创造”上即:①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过程的基础(包括知识和思想认识两个方面);②创造参与的机会;③ 创造参与的情境。

由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能够适应教学目标和师生地位作用的变化, 能够根据教材特点、课的类型、师生的实际,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实效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