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曾用简明的语言阐述:“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兴趣。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对所学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感兴趣, 才会去积极思维,才可能去发展思维,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

为了验证有兴趣学习和无兴趣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效果,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正反比例应用题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为了唤起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这样安排:

A 课:上课了,首先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彩色幻灯图片。重叠的黄色方框可以上下移动,表示“烧煤总量一定”;重叠的红色方框可以左右抽拉,表示“每天烧煤量一定”。彩色的幻灯片,变换着的图形,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虽然本节课概念抽象、集中,但是由于教师注意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概念动态化,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主动、活泼,效果很好。

B 课:上课了,老师按照“学习新课,反馈练习”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形式授课。在讲解中虽然也采取了“对照比较”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教法单一,概念本身又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高,效果欠佳。

试验结果表明,兴趣的诱发,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的深入发展, 必然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