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从低年级做起

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一年级数学教材插图很多彩色套版,就是吸引小学生看的,许多知识是用图来说明。要根据一年级学生

的心理特征即他们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所以要先启发学生看图的兴趣, 教给学生怎样看图,引导怎样思维,怎样分析图意,从而进行思想教育,最后,联系数学做到四个字。“看、想、议、说”,看就是引导观察,想就是启发思考,议就是互相议论,说就是指导口述。教师及时总结,重点讲解: 例如我教 10 以内数的认识时,在备课时,予先挑选了几幅适合儿童观察、思考、分析的名画:讲课时,我把名画展示在学生面前,由于这些画色彩鲜艳, 人物形象生动,很受学生欢迎,如画家蒋兆和画的“给爷爷读报”这幅画, 人物简单明确、思想性好,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现实,当我把画一挂在黑板上时,马上就引起了小学生的注意,并聚精会神地看,这时,我稍等了一下便问:“这幅画上有几个人?”

答:两个人。

问:这两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是老的还是小的?你能看出来吗? 答:一个是老爷爷,一个是小姐姐。

问:你怎么能看出是老爷爷呢?

答:因为胡子和头发都白了,脸上有很深的皱纹,还拿着个烟袋呢! 问:你怎么看出是小姐姐呢?

答:她梳着小辫,头上戴着红色的小花呢! 问:他们在做什么呢?

答:老爷爷在高兴地听着小姐姐读报呢! 问:你怎么看出来的呢?

答:看老爷爷那个样子是在一边听,一边想,眼睛没有看着报纸。问:小姐姐读报时,从脸上的表情能看出什么呢?

答:能看出小姐姐很高兴。老爷爷也很高兴。

老师总结: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很认真。肯动脑筋去想,是一个老爷爷在高兴地听着小孙女读报。充分表现出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到学校念书也要向小姐姐学习!学好文化知识。然后进入认数“2”。2 的写法、2 的组成。又如我讲 5 的认识与组成,我在黑板上挂出画家刘晓莉的画“谁又替我

把雪扫”。我根据画面内容:雪天里一个军属门前,一位老大爷出来扫雪, 但门前已扫得干干净净,几个少先队员躲起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观察,开动脑筋去想:(1)从画面上看出是什么季节?是什么天气?(2)画中一共有几个人,试着数一数。(3)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后,我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怎么数的。

问:这幅画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是什么天气? 答:是冬季,刚刚下过大雪以后。

问:你怎么看出是冬天又是下过雪以后呢?

答:老爷爷穿着大皮袄,手里拿着扫帚正要扫雪,树枝上,屋檐上都挂满了雪,还有小同学们躲在门后边的雪地上。

问:画上有几个人你先数一数,几个男的?几个女的? 答:画上一共 5 个人。3 个男的,2 个女的。

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答:老爷爷是男的,另外还有两个小男孩,从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可以看出来。

问:仔细想想,小朋友为什么要藏起来呢?

答:他们做好事不让老爷爷知道,所以扫完雪就藏起来了。

问:他们为什么帮助老爷爷扫雪,还不让老爷爷知道呢?

答:他们做好事不让老爷爷知道,是因为雷锋叔叔做好事不留姓名,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呢!而且老爷爷又是光荣的军属。

问:你怎么知道是军属呢?

答:老爷爷家门上,挂着“光荣军属”匾呢!

问:我们看了这幅画以后,应该怎样向这四个小朋友学习呢?

答: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寒冷,不怕累,为光荣军属做好事的高尚品质。老师小结:这幅画上一共是 5 个人,一位是老爷爷正打算扫雪,可是 4

个小同学早已扫得干干净净藏在门后边,不让老爷爷知道。他们这种做好事不让别人知道的好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紧密联系 5 的写法,5 的组成, 1 和 4 组成 5,4 和 1 组成 5,2 和 3 组成 5,3 和 2 组成 5。

这样学生对看图有了浓厚的兴趣,然后,教会学生怎样看数学书上的图。看数学书上的图,跟看小人书上的图不一样,看小人书上的图,主要是看故事,看数学书上的图,是看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看图上画的什么,数一数有几个,边看、边想、边说。看不明白的可以问老师。这就是培养一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初的做法。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了。有一次我让学生看一幅轮船图,《北京市编写一册数学教材》图上画着一个码头附近有四只轮船,三只小的,一只大的。教材要求是让学生看图列出减法算式,4-3=1。有的学生则列出 4-1=3,3+1=4。可是在自学议论时,有一个小同学说:“原来码头附近有四只轮船,开走了三只,就应当列成减法算式 4-3=1”。我问:“你怎么知道那三只轮船是开走的,而不是开来的呢?”他说从轮船冒烟的方向看出来的。还有的同学说:“从船头也可以看出是开走的。”我仔细一看,觉得他说的确实有理,就当众表扬了他,他不仅观察得认真仔细,而且开动脑筋想问题,号召大家要向他学习。学生们的智力总是有差异的,我经常注意发现并捕捉在个别学生身上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在班上着力加以表扬。这样做,就使得一个人的智慧变成两个人、三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经验变成两个人、三个人、更多人的经验,不断扩大影响面,让全班同学的智力不断得到发展,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在“0”的认识这部分教材中,有两幅化肥图,《原北京市编教材》一幅上画了三袋鼓崩崩的化肥,还有一幅上画了三个瘪袋子。这两幅图的意思是让学生知道原来有三袋化肥,用去了三袋化肥,那就什么都没有了,用“0” 来表示。没想到在自学之后,竟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三个空袋子里真的一点化肥也没有了吗?口袋的角上没有剩下一点吗?”因我在劳动锻炼时,在玉米地里布过化肥,顿时感到这个学生确确实实动脑筋认真思考问题了。而且想得很深。我高兴地表扬他,看书认真思考,大胆提出问题的精神,并让大家给他鼓掌,学习他仔细看书,认真动脑、大胆提问的精神。由于我坚持鼓励那些认真看书、肯于思考、勇于提问的学生。学生就越发地爱看书,爱思考爱提问了。学生越学越主动,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每次让他们自学,他们都兴趣很高,立即紧张地学习起来。等到互相议论时,这里有问题招手叫你,那儿争起来了让你评谁对谁错,连不爱讲话的学生都开口议论起来。

由于我注意充分使用教材、让学生看书。所以省去了不少制做教具的时间。我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考虑如何抓住教材的重点,如何提出带有启发性

的问题,如何引导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自学,如何加强课上练习等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