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教师忽视小学生这个特点, 而单纯抽象地进行概念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在教长方体表面积这一概念时,为了使学生既避免把体积与表面积弄混,又看到面与体的联系,我不仅做了一个长方体的教具,还给长方体做了一个外套包在外面,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件事。防止了概念的混淆。我在外套的上、下,左、右,前、后六面涂上三种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启发了学生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规律:两个红面:长×宽×2

两个白面:长×高×2 两个蓝面:宽×高×2

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在形象直观的启迪下,在步步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简便,加深理解。在长方体外套的背面,沿着长、宽、高的数据,我还画出了正方形方格,算出表面积后,再用背面的方格印证他们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这节课由于使用了直观教具,学生观察得清楚、明白,对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得清晰,掌握得牢固,教学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拿

12 支铅笔分给两个同学,一个给 5 支,一个给 7 支,分后问学生:“这样叫

平均分吗?”答“不叫”。于是我把 5 支和 7 支合起来重新分,每人 1 支、2 支、3 支⋯⋯直到分完。结果每人分得同样多 6 支。这样学生再次亲眼看到平均分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这一概念的实际含义。然后我又用 9 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 1 块,第二堆 2 块,第三堆 6 块, 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 3 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 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 3 份,每堆先分一块,再每堆分一块,这样分

完,每堆正好 3 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 1 块,2 块、6 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 3 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是一个折中数,又有

个学生说:“从 6 块里拿出三块,其中的 2 块,放到原来的 1 块那一堆上,

另外一块,放在原来 2 块那一堆上,就都是 3 块了。”我肯定了他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过程,就是“移多补少,总数不变”。这样, 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