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中国工业布局目标取向的设想

笔者在此以中国为例,对中国工业布局进行较具体的剖析,从中得出笔者的一些看法和结论。

  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工业布局的回顾

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布局主要经历了 3 个重要阶段:(1) “一五”时期,以协调沿海与内地的关系为主线,开创工业布局的新局面;

① 参阅张蕴岭、顾俊礼:《西欧的区域发展》,第 79 页,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年版。

① [美]阿瑟·奥肯著,王奔洲译:《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 年版。

(2)“三五”、“四五”大“三线建设”时期,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为基调, 工业布局跳跃式地向西推进;(3)80 年代以争取总体速度、效益为目标,工业布局大幅度地向东倾斜。3 个时期不同的目标取向,反映在全国基建投资的地区分配

如表 16:

表 16 国 3 个时期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基建投资在三大地带的分布

“一五”时期

“三五”时期

1981 ~ 1989 年

区域

绝对值

(亿元

比重

(%)

区域

绝对值

(亿元)

比重(%)

区域

绝对值

(亿元

比重(%

全国

588.5

100.0

全国

976.0

100.0

全国

9006.8

100.0

东部

217.4

36.9

东部

262.9

26.9

东部

4522.2

50.1

其中:占全国 3

其中:占全国 4

其中:占全国 4

%以上的省市

%以上

%以上

40.7

6.9

473.1

5.3

68.6

11.6

378.9

4.2

21.6

3.7

542.5

6.0

616.5

6.8

441.6

4.9

486.2

5.4

761.8

8.5

中部

169.5

28.8

中部

290.9

29.8

中部

2391.7

26.6

其中:占全国 3

其中:占全国 4

其中:占全国 4

%以上

%以上

%以上

22.6

3.8

49.1

5.0

431.3

4.8

23.3

4.0

38.9

4.0

37.9

6.4

54.5

5.6

22.0

3.7

21.1

3.6

西部

106.2

18.0

西部

340.8

34.9

西部

1466.0

16.3

其中:占全国 3

其中:占全国 4

其中:占全国 4

%以上

%以上

%以上

26.9

4.5

132.5

13.6

432.6

4.8

23.6

4.0

40.5

4.2

21.7

3.7

41.3

4.2

40.3

4.1

44.0

4.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 年、1986~1987 年,《中国统计年鉴》1989 年、1990 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实践结果看,这 3 个时期的工业布局各有得失,但从总体上看,第一个阶段的布局比较适度。投资的地区分配,既有重点倾斜,但倾斜度不大, 兼顾了地区间的总体协调,取得了速度、效益、地区差距稳步缩小三者的辨证统一。事实表明,即使是在工业化初期,均衡与速度并不是一定逆向运动的。“一五”以后,在布局决策上,有时对发达地区积累起来的生产力的利用重视不够,对开发落后地区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时又对落后地区的潜力和优势估计不足,对发达地区已积累下来的矛盾、问题认识不够, 在布局的目标取向上,有时片面强调均衡,有时又片面强调速度。

“三五”以至“四五”的大“三线建设”,是中国工业布局向西的一次

战略大转移,全国基建投资大幅度向西倾斜。在中、西部一些基本没有现代文明的地区,较快形成了一批专门化率高、外辐射力强的重化工行业,构造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基本框架,中、西部工业占全国的比重有所提高,对东部的“静态不平衡差”进一步缩小,但总体速度和效益都相对下降。

80 年代布局的目标取向发生了一个急转弯,以远比过去向西倾斜大得多的幅度向东倾斜,加上外汇留成、财政上解等政策上的倾斜,其结果是,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得以超速增长,从而使全国工业保持了13.2%的高增长率,社会财富增多,国家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开发区的兴起,对外开放地带的形成,给中国经济系统注入了新的因素和活力,但整体效益却下降,特别是造成全国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严重失衡,已有生产能力的大量放空。而且东部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对中西部产生预期的联动效应,东西差距以至南北差距全面拉大。上述 3 个时期,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效益及东西差距的变动,如表 17、18:

表 17 国 3 个时期全国总体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对比

时期

全部工业年增长率(%)

全民独核工业资金利税率升(+)降(-)幅度(%)

1953 ~ 1957 年

18.0

1957 比 1952+9.2 (由 25.4 %升到 34.6 %)

1966 ~ 1975 年

10.2

1975 比 1965-7.1 (由 29.8 %降到 22.7 %)

1981 ~ 1989 年

13.2

1989 比 1980-7.6 (由 24.8 %降到 17.2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 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中国的上述实践充分说明,在布局的目标取向上,偏向于一方,的确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问题在于如果倾斜度不大,两个目标是可以统一的,但如果向一方倾斜度过大,则对另一方就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从而会加剧两者的矛盾。不能笼统地认为,这两个目标必然是绝对相互排斥的。根据中国的国情,作为目标取向,效益与均衡之间,一般应以效益为主或效益优先, 但也要兼顾均衡。

  1. 对中国工业布局目标取向的设想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异很大的大国,由于各地区客观条件和已有基础的巨大差异,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整齐划一地使各地区都繁荣昌盛起来,只能是使一部分现有技术经济基础和综合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利用已有的优势,更上一层楼,先富裕起来,发挥其“骨干区域” 的作用,多交利税,较快地增强国家的财力和综合国力,不能从主观的善良愿望出发,截长补短,一方面抑制、削弱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一方面对不发达、欠发达地区拔苗助长,以此强制拉平,求得低水平的区域均衡。这种牺牲效益、缺乏物质基础的区域均衡,只能是各区域的共同贫穷,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区域,也像生命有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从动态上考察,一个区域大体上都要经历以下发展过程:

表 18 新中国东西经济差距的变动

( 1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 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即由不发展阶段发展到成长阶段,由成长阶段进入成熟阶段,这是区域发展的一个质变。到成熟阶段后期,又面临新的转折点:或者是由成熟走向相对衰退以至绝对衰退,或者是二次创业,向更高阶段发展或延长其繁荣期。不同区域经历某个发展阶段所需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表现为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地区后来居上,有的从原来的领先地位变为相对落后,有的则在一个长时期内没有多大起色,于是先进与落后、发达与不发达的区域排序发生变化。因此,区域的超前发展是有可能的。但这种超前发展只是指某些落后区域,在内部条件和外部机遇有效结合的作用下,有可能用较短时间走完先进地区走过的道路,并不意味着区域发展可以跨越某个或某些发展阶段而一步登天。否定区域发展客观存在的阶段性,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实现区域均衡,只会事与愿违,欲速不达。但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又不是放任自流的(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对此也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先富裕起来的发达地区,也应当在平等互利、互惠互补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势能,带动、促进、支援不发达、欠发达地区,跟上发达地区前进的步伐,在不同的起点上向前迈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地区少数人富起来,多数地区多数人长期贫困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共同富裕。因此,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是中国宏观布局政策的正确目标取向,也是处理区域关系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本世纪内,总体效益与区域均衡这两个政策目标合理的“结合区间” 应当是:区间的一端,以不影响 2000 年全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界限; 区间的另一端,以不致出现两极分化、保证社会安定为界限。即使东西差距不再扩大或扩大的幅度控制在一个较低点上,也就是比 80 年代的扩幅有所缩小。

为了把握这个“度”,笔者进行了初步的定量研究。以 1978 年(这是中国正式有“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第一年)为 100,按可比价格计,198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4162 亿元,1990 年为 9835 亿元(以下产值按均可比价

计)。假定 1991~2000 年年增长率为 7.2%,则 2000 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可达 19670 亿元,为 1980 年的 4.73 倍,即翻两番还多。以此为参照系,笔

者提出 4 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