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1. 平衡增长论

平衡增长论的主流思想是:不发达国家、地区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恶性循环。一种是从资本供给方面而言,即储蓄能力小,是由于实际收入水平低;实际收入水平低,是由于生产率低;生产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资本;资本短缺,则在于储蓄能力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种从资本需求方面而言,即投资的引诱不足,是由于社会购买力小; 购买力小,是因为实际收入水平低;实际收入水平低,是由于生产率低;生产率低,是因为在生产中使用资本少;资本使用数量少,又是因为对投资的引诱不足,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两种恶性循环,唯一的道路,就是在各部门同时投资,以平衡增长创造需求,扩大市场。因为一个产业部门既是原材料或消费品的供应者, 又是其它部门原材料或消费品的购买者。各部门充分利用、发挥需求的互补性,互为顾客,互为市场,就能创造和扩大市场,消除需求方面的障碍。在供给方面,由于各部门间劳动分工的发展,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加强,社会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收益,这些都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的可能与条件。

平衡增长,有 3 种形式:

  1. 平衡增长的投资计划,主要投于消费品工业(轻工业)。也就是根据消费需求的数量、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投资于各个消费品部门,以保持其横向的平衡。由于同时建立一大批生产各种不同消费品的新企业,就业机会就会扩大,总收入就会提高,社会购买力就会增加。所以这些企业也就有可能出售它们各自的产品,这就是因平衡增长所形成的“收入效果”。借助这种“收入效果”,可能打破市场狭小的限制,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取得内部的规模经济,使产品成本和价格不断降低,最终在市场站住脚。这种形式被称为“完善的”平衡增长形式。其特点是根据一定的需求收入弹性, 安排轻工业各部门增长的比例,使得新创造的收入,恰好能吸收新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前提是:平衡发展轻工业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靠出口农产品以外汇进口,因而有可能把重工业的增长排除在外。整个经济所需的交通运输、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供应是有保证的,因而也可把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排除在外。

  2. 把平衡投资的范围加以扩大。即把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包括在内, 因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要平衡发展轻工业各部门,往往没有交通运输、电力等基础设施作保证。这种平衡增长形式被称为“温和的”平衡增长形式,即许多部门都应同时扩大,但不一定按同一比例。

  3. 平衡增长的范围,更进一步扩大到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理由是:第一种形式的平衡增长仅限于轻工业,这种平衡,至多只能带来大规模生产

的内部经济;第二种形式的平衡,外部经济有限。只有借助于各部门普遍存在的投入产出关系,把平衡增长的范围扩大到一切部门,而且都按同一比例扩大,才能给整个经济带来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可有效地打破上述“贫困的恶性循环”。平衡增长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大推进”的平衡增长。

  1. 非平衡增长论

非平衡增长论则认为:大推进的平衡增长理论,不分主次和轻重缓急, 全面推进。事实上,不发达国家、地区,往往都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它资源。如果同时投资,平行发展所有产业部门,在资本、技术、市场等问题上必然产生矛盾,互相牵制,结果搞得谁也上不去。因而认为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

非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现代经济的成长,实质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增长首先从主导部门开始,然后扩散到其它部门。当这种部门的使命完成以后, 就被新的主导部门代替,经济增长也就进入新的阶段。因此,在一定时期内, 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产业部门进行,其它部门则利用这种部门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得到发展,或者说,当重点投资部门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 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导部门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主导部门如何带动经济增长呢?在产业结构中,主导部门具有 3 种影响:(1)回顾(后向)影响。即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2)前瞻(前向)影响。即主导部门对吸收其产出的那些部门的影响; (3)旁敲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地方经济和城市的影响。其中前两种影响是主要的。确定影响效果大小的方法,是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各部门的中间投入比率(即总产值中中间产品所占比重)和中间需求比率(即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中间产品占总产值的比重)。

设部门 i 的前向影响效果为 L 前(i),部门 j 的后向影响效果为 L 后(j), 则二者的计算式分别为:

∑Xij

L (i) = j=1 ( j = 2,

前 xi

∑Xij

2, Λ Λ n)

L后 ( j) =

j=1

xi

( j = 2,

2, Λ Λ n)

式中:xj——部门 j 的总产值;

xij——部门 j 为生产总产值(xj)从部门 i 获得的中间投入。

1958 年,钱纳里和渡部经彦运用上述公式,对美、日、挪、意 4 国 1958

年 29×29 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可把全部产业部门

分为 4 大类①:

  1. 中间投入型初级产品。前向影响效果大,后向影响效果小(见表 9) 。表 9 中间投入型初级产品波及效果

① 参阅[日]乌居泰彦:《经济发展理论》,东洋经济新报社,1979 年版。

部门

前向

后向

农业

0.72

0.31

煤炭

0.82

0.23

金属矿

0.93

0.21

油、气

0.97

0.15

非金属矿

0.52

0.17

电力

0.59

0.27

  1. 中间投入型制造业。前向影响效果大,后向影响效果也大(见表10)。

表 10 中间投入型制造业波及效果

部门

前向

后向

钢铁

0.78

0.66

造纸

0.78

0.57

石油制品

0.68

0.65

有色冶炼

0.81

0.61

化工

0.69

0.60

煤炭加工

0.67

0.63

橡胶制品

0.48

0.51

纺织

0.57

0.69

印刷

0.46

0.49

  1. 最终需求型制造业。前向影响效果小,后向影响效果大(见表 11)。表 11

    最终需求型制造业波及效果

  2. 最终需求型初级产品。前向影响小,后向影响也小(见表 12)。表 12

    最终需求型初级产品波及效果

部门

前向

后向

渔业

0.36

0.24

运输业

0.26

0.31

商业

0.17

0.16

服务业

0.34

0.19

研究认为,后向影响一般比前向影响更重要。因为现有和预期的需求, 是前向影响效果发生作用的一个前提。主导部门的确定,应主要从后向影响效果方面考虑,即优先考虑后向影响效果大的部门,从需求方面形成拉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地区,在着手工业化时,应从最终需求型制造业入手。

  1. 平衡增长论与非平衡增长论的关系

平衡增长论与非平衡增长论,各有其长处和不足。平衡增长理论,重视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作用和互补性。其主要缺陷,是全面投资、齐头并进, 脱离了不发达国家、地区供给能力的现实可能性;非平衡增长论,强调重点突出,有利于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其主要缺陷是相对忽视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系统总体功能的强化。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非平衡增长论,实质上是重点论,平衡增长论,实质上是协同论。从动态上看,经济的健康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都是重点、协调、持续稳定增长三者有机结合的发展过程。因此,研究工业的发展及其生产结构,应综合运用两者之长,确定适度倾斜—总体协调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