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业结构评价

1.如何评价地区工业结构

评价一个地区工业结构的利弊得失,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 已有工业生产结构同地区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即能否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取得较好的比较利益。产业结构理论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各个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供给价格也就不同。如果较多地利用自己相对丰富、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来从事商品生产,这类商品的比较成本就比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可处于有利地位,成为地区具有区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地区工业系统中,利用地区优势资源的优势产业、产品的比重越大,其结构性效益就越高,结构也就比较合理。相反,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没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相关产业占的比重不大, 而在地区产业、产品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在相关资源上并不具有相对优势, 地区的生产结构同地区的资源结构“错位”,这种产业结构就有问题,结构性效益不高。但这里有个前提,即利用优势资源的产业,其产品是适销对路的,比价是合理的,而且需求量较大,产品价格看涨,其价值能够得以实现。否则,尽管生产成本较低,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价值实现不了,或者因价格扭曲,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也就无效益可言,或效益扭曲。所以衡量地区工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既要看它同地区资源结构是否一致,还要看它同地区消费结构、区内外市场容量是否适应,市场发育是否良好,价格信号是否真实。

  2. 地区工业系统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全国能否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这又集中表现为地区主导产业是否形成,其规模是否适度。

  3. 区内产业间、行业间的关联度如何,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是否健全,能否使彼此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特别是主导产业与其它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是否协调,包括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能否辐射到区内相关产业上,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自给性产业又能否同主导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配合,从而使区域整个产业系统有效地运转。

  4. 结构的转换能力与应变能力。包括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部系统的外来因素,有效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扩张、输出能力;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自组织机制的调节, 消除因干扰而造成的不协调状态;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同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

  5. 结构性效益的高低。2.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使评价定量化,一般可选用以下评价指标:

  1. 产业的比较优势度。衡量地区某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可以用不同指标,从不同侧面来衡量:(1)比较成本,它等于地区某产业或某产品的销售成本,除以全国同类产业或产品的销售成本。比值小于 1,说明地区这一产业或产品的成本低于全国同类产业或同类产品的平均值,这可从投入角度说明这个产业或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比值小于 1 越多,其优势度越大;大于1,则相反。(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率。它等于地区某产业在某一时期由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除以全国同类产业在同一时期内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比值大于 1,说明地区这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率高于全国同类产业, 这可以从产出角度说明地区这一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2.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劳动者占社会

劳动者总数的比重) 1

2

这是反映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结构素质的一个主要指标。

  1. 霍夫曼指数。即地区轻工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个指标主要用来衡量地区轻重工业发展比例是否协调。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指标也是衡量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进的一个基本指标。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趋势是: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比重大,甚至占有绝对优势; 工业进一步发展,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直到重工业占优势; 再发展,轻重工业比重相对稳定在一个比重相差不大的比例关系上。但这个指标,在不同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条件不同,其意义也不一样。在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地区,轻工业比重大一些,可能是合理的;而能矿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差的地区,重工业比重大一些,也可能是合理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霍夫曼指数是大一些(即轻工业比重大于重工业)还是小一些(即轻工业比重小于重工业)来判断工业轻重结构是否协调、合理。轻重工业结构是否协调, 主要不表现在轻重工业的产值比重上,而主要表现在重工业能否为地区轻工业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生产资料,包括轻工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装备和非农产品原料,也就是地区重工业的服务方向,主要是自我服务、自我循环,与轻工业相脱节,还是在自我服务的同时,也为轻工业服务,与轻工业相融合, 向轻工业渗透。

  2. 制造工业产值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衡量工业化进程和结构层次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其判断值是:比值在 10%以下,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结构层次处于低水平;10~17%,为工业化的第二阶段,结构层次稍有提高;17~23%,为工业化的第三阶段,结构层次较高;23%以上,为工业化的第四阶段,结构层次处于高水平。

生产结构的演进反映在贸易结构的变化上,其评价指标是:

农业产值 + 轻工业产值

初级产品进口额 + 轻工制品进口额 <1,

即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制造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 10%以下;

农业产值 + 轻工业产值

初级产品进口额 + 轻工制品进口额 >1,或

初级产品出口额 + 轻工制品出口额

初级产品进口额 + 轻工制品进口额 <1,

即为工业化第二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10~17%之间;

初级产品出口额 + 轻工制品出口额 重工业产值

初级产品进口额 + 轻工制品进口额 >1,或 重工制品进口额 <1,

即为工业化第三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17~23%之间;

重工业产值 >1,或 重工业制品出口额 >1,

重工制品进口额 重工制品进口额

即为工业化第四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23%以上。

  1. 产业的专业化系数和结构相似系数。这是衡量地区产业结构特色的两个指标。

地区工业专业化系数的计算步骤是:

第一步,分别计算出地区各工业行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数和全国各相应工业行业古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数,将这两列比重数并列;

第二步,将地区各行业的比重数一一同全国同类行业的比重数进行对比,求出二者的差值;

第三步,将地区比重数大于全国的行业的差值列为一列,将地区比重数小于全国的行业的差值列为另一列。两列分别加总,其正值或负值之和(正值之和与负值之和是相等的),即为地区的工业专业化系数。此值在 0~100 之间,差值越大,地区工业专业化系数越大,工业结构特色越明显,表明地区的工业结构同全国其它地区的互补性强。

结构相似系数(下式中简称“系数”)计算式为:

各工业行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数之和

系数 = 各相应工业行业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数之和

(全国各行业产值比的平方之和×地区

2

各行业产值比的平方之和) I

相似系数值可为 0~1,系数为 1,表示两种结构完全一致;系数值为 0, 表示两种结构完全不相似。在 0~1 之间,系数值越大,说明地区工业结构缺乏特色。

  1. 结构变化值与结构转换加速期的临界值。前者用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结构变化的速度;后者是判断地区是否具备进入结构转换加速期的基本条件。

结构变化值等于末期工业行业产值比分别减去基期各相应行业的产值比。其正值或负值之和,即为地区该时期内工业结构变化值。

结构转换条件,主要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同时也受人口规模、资源丰度和现有结构层次的制约。这个转换存在一个“临界点”,它是地区进入结构转换加速期的一个标志。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 107 个国家、地区的

考察,这个临界点依国家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人口超过 2000 万的,临界值为

人均国民收入 270 美元;人口在 2000 万以下时,又可分为 3 种类型,其中资

源丰富、以工业为主的,临界值为 340 美元;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的,

临界值为 580 美元;资源不多的为 630 美元。作为衡量主导指标的人均国民收入,受汇率的影响很大。对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均国民收入进行计算时,可考虑将现价人民币按 80 年代平均汇率 3.155 换算成美元。参照上述结构转换

加速期临界值的划分标准,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区中,有 22 个人口在 2000

万以上,其临界值取人均国民收入 270 美元;琼、藏、青、宁、新人口在 2000

万以下、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临界值取人均国民收入 580 美元;京、

津、沪人口在 2000 万以下、自然资源不多、以工业为主,取 630 美元。

  1. 评价结构效益的指标。国内外常用的有以下测算指标:

一是偏离-份额分析法,也称增长因素分析法。以一定时期内全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各地区按照全国这种年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进而将这一假定份额同各地区实际增长份额进行对比,分析地区工业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偏离状况。这种偏离,主要是由地区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形成的,具体如下:

  1. 地区份额因素。以全国工业平均增长水平为基准,当假定各地区均按此增长水平增长时,所应达到的增长水平。将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增长水平相对比,如果地区实际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那么地区总偏离值为正;如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则地区总偏离值为负。

  2. 产业结构偏离因素。反映地区工业结构类型对地区增长的影响。如果地区工业结构中,成长型工业行业或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占主导地位或产值比较高,则结构偏离率为正;如果地区工业结构中,停滞、低速甚至衰退型工业行业,或效益低的工业行业占比重较大时,结构偏离值为负。

  3. 区位偏离因素。反映地区的区位条件或竞争能力对地区增长的影响。如果地区特定行业的新增值可用地区这一行业的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增长率的差异反映,那末,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区位偏离率为正;在区位不利时, 区位偏离率为负。用计算式表示是:

Gj=Nj+Pj+Dj

N = ( E t )e

E o

jo − e jo

n Ei t Et

P

j = ∑[( )eijo ] − ( )e jo

i=1 Ei o Eo

n E

D = e [( it )e ]

j jt − ∑

i =1

(P+D)j=Pj+Dj

E io

ijo

式中 Gj——j 区域在计算期内的工业总产值增长总量; Nj——j 区域份额偏离份量;

Pj——j 区域结构偏离份量; Dj——j 区域区位偏离份量;

(P+D)j——j 区域总偏离量; ej——j 区域工业产值; E——全国工业总产值;

i——第 i 个工业行业,i=1,2,⋯,n; eij——j 区域第 i 个工业行业产值;

o——基期;

t——末期。

二是工业结构效益。其计算式为:

n e

工业结构效益 = ( i P ) − P

i =1 E i

式中

ei——第 i 个行业的产值; E——地区工业总产值;

Pi——第 i 个行业的资金利税率;

P——地区各工业行业的平均资金利税率。

此值小于 0,表示结构劣化;大于 0,表示结构趋优。如与前一时期的某一时点比,此值上升,表示结构效益提高,反之降低。

三是结构影响指数。如以资金利税率作为计算经济效益的基础指标,则

∑(Pji • q ji )

结构影响指数 = ∑(P

式中

  • q oi )

Σ(Pji·qji)——j 地区各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乘以各相应行业的资金占 j 地区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之和;

Σ(Pji·qoi)——j 地区各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乘以对比地区(O

区)相应工业行业的资金占 O 区域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之和。

指数大于 1,说明 j 地区工业结构素质较高,其整体经济效益高于对比地区;指数小于 1,说明 j 地区工业结构素质较差,影响到 j 地区总体经济效益不如对比地区。

此指标也可用于同一地区不同时点上结构性效益的纵向对比。即将上式中的分子部分,改为 j 地区末期各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乘以末期各相应工业行业的资金占 j 地区末期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之和;分母改为 j 地区末期各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乘以 j 地区基期各相应工业行业的资金占地区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之和。指数大于 1,说明地区末期的工业结构性效益较基期有所提高;小于 1,则说明末期工业结构性效益较基期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