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区主导产业和工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同地区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具体体现。结构变动导向系指从宏观上看,地区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方向演进。这个演进方向就集中表现为所选主导产业的类型上。

  1. 决定地区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变动导向的因素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1)地区发展所处阶段,包括工业发展的层次;(2)社会的需求,即建立在地区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地域分工的要求。

从工业发展的层次看,一般依次经历 3 个时期,即:(1)以轻工业(主要是纺织、食品、皮革工业)为主时期;(2)以重工业为主时期(其前期以能源、原材料的上游产业为主,后期以重加工为主);(3)以高新技术(以电子技术为代表)工业为主时期。结构演进的总趋势是:轻工业比重降低,主导地位下降并逐渐消失,重工业比重上升,取代轻工业而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工业发育、成长,比重增加,并逐步确立其主导地位。相应地,工业结构变动可分为 3 种基本导向,即:(1)轻工业主导型导向;(2)重化工化导向;(3) 技术导向。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体都分阶段沿着上述 3 个基本导向,来调整、转换其工业结构。日本工业结构的演进,更清晰地描绘出这种演进的轨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基本上实现了第一次转换,轻工业取代了农业的主导地位,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中心。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产业军事化这个特殊时期以外,轻纺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60%以上,就业人数占 70%以上;战后,经过短暂的恢复时期,50 年代中期、60 年代,日本选择了重化工化的导向,产业政策向重化工工业倾斜,到 60 年代末,重化工工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均占工业总量的 50%以上,取代了轻纺工业的主导地位;从 70 年代开始,转而选择了技术导向,除进一步巩固提高重化工工业以外,重点发展了以高精度加工组装、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工业。

与上述基本导向相对应的是工业生产中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源、资金密集型为主进而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演进。在日本重化工化时期,资金投入量增长了 11 倍,而就业人数只增加了 0.46 倍,产

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为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70 年代以来,与技术导向相对应,进一步由资金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其标志是:在增长速度上,高新技术产业超速增长,而传统产业增长率下降,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在设备投资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度增加,传统产业投资不振;在就业结构上,前者比重明显上升,后者比重下降;在技术结构上,除各工业部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外,一些由“纯”知识、技术构成的新兴产业(如情报信息业、技术咨询业等)不断发展、壮大。尽管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还不大,但工业结构沿着技术导向变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主导产业和结构导向的阶段性转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相互推动的。

从社会需求这一方面看,外部需求是工业结构调整、演进的基本动力。按照耗散结构理论,有序的结构,是非平衡的、开放型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结构的调整,必须与外部系统的结构调整相对接,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外循环中,来建立系统内部的有序结构。这也就是结构变动的市场导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是以市场导向来调整、选择其产业结构的, 并相应地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保证其结构沿着这个导向演进。50 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和大规模引进技术;60 年代初实施了“贸易汇兑自由化”政策;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逐步实行了“资本自由化”政策以及一定限度的“外汇自由化”,从而比较有效地摆脱了国内资源、市场条件的约束,形成了一个比较典型的耗散结构。就日本内部而言,其工业结构是很不平衡的:现代工业所需的关键矿种,如石油、铁矿、煤、有色金属矿等,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远不能满足国内加工工业的需求;而加工工业,特别是汽车、船舶、家用电器、合成纤维等的生产规模,则远远超过本国的资源供给量和市场容量,但将国内工业系统同国际的工业系统衔接起来看,国内过剩的和短缺的,与国外多余的和短缺的,在量和质上是互补的,通过国际交换,大体上是平衡的,而且其剩余的、大量出口的产品的国际价格一般远高于其短缺的、需要大量进口的产品的价格,因而能保证其工业系统的有效运转。

亚洲“四小龙”大体也是如此。

  1.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导向选择的探讨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日本等国(地区)的实践,对中国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最本质的一点是:必须打破系统的封闭性,在密切与外部系统的联系中,来调整、协调系统内部产业间的关系,而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成体系、自我平衡、自给自足。中国沿海战略,大体也是沿着这个思路来制订的。但是, 中国的国情特点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都很不相同,中国各地区的区情特点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既要考虑外部环境、外部需求,也要考虑国内、区内的具体情况,把市场导向融合于上述各种基本导向之中。如果说,市场需求是结构调整、演化的基本动力,那么,系统内部的要素禀赋,则是基础。脱离了市场需求、与外界隔绝的结构,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结构;离开内部生产要素禀赋的结构,是一个不稳定、缺乏应变能力的脆弱的结构。

日本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选择产业结构,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典型。但是,进入 80 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也日益暴露出其外需主导型结构自身的弱点。突出的是对外经济摩擦日趋激烈,范围也越来越广,从钢铁、汽车、家电扩大到半导体、计算机等高技术领域,从贸易扩大到金融、技术领域。强大的出口攻势和巨额的顺差,招致美国、欧共体的强烈抵制和报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严重威胁日本外需主导型经济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日本被迫改用以内需为导向来调整其产业结构。包括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官定汇率,以刺激投资,扩大内需;开放国内市场,扩大进口;增加海外直接投资,加速产业转移,提高转移到国外的产业产品中返销日本的比重。这些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外部的经济摩擦,但已形成的外需主导型结构,调整起来既费时费力, 而且削弱了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重化工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生产规模相对缩小,第一产业进一步衰退,这是 80 年代日本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曾经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主导型结构, 而今变成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日本的实践及其得失,对中国的启示是: 中国工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既需要坚持市场导向,同时也要采用其它导向;在市场导向上,也需要把外循环与内循环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中国国情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的大国, 不同类型的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要素禀赋各异,结构类型不一,市场需求相差悬殊,因而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即不同地区其结构变动导向应有区别,不能按一个模式,更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类型国家(地区)结构演化的轨迹为准绳,来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