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达地区的工业结构导向

中国的不发达地区,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以能矿资源开发、生产初级产品的资源导向阶段。在区域工业结构演进过程中,这是一个低层次的结构型式。从现状看,这种资源导向结构,由于地区专门化水平低,资源优势还远没有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多种具有区际比较优势的能矿资源还处于待开发状态,而这些资源产品,大多是中国的短线产品,从地域分工角度看,急需加大开发规模,加快开发进度。从发展上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替代性, 以及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引起开采条件的恶化趋势,容易导致区域发展的不稳定性。特别是由于中国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和价格的扭曲,资源导向结构的区域经济效益低。从上述两方面的情况,不发达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还是要加强资源导向,即逐步扩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地、适度地发展一些加工转换工业。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资源导向还是主要的。

在不发达地区工业结构变动的导向选择上,有两种观点要进一步研究。一是认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应该引进

采用高新技术,跳过传统工业化和传统技术阶段,以实现经济的超越发展。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却不现实。由于经济技术的一体性,任何经济增长, 都离不开一定的技术。区域工业结构的合理化,与技术结构的合理化是一致的。技术必须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才能开花结果。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与高技术产业群的出现,是工业化的发展和深化,它不能从天而降, 而是植根于工业化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经济技术的土壤之中。中国不发达地区,发展到现在,除为数有限的几个大中工业中心以外,从总体上看,都还没有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连资源导向这种低层次的区域工业结构发育得也不健全,不少地方,甚至还没有根本摆脱自然经济的格局,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还很淡薄。在这种区域经济文化环境中,技术结构还应当以适度技术群落为主,发展适度技术,以促进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当然,这并不排斥在部分地方、局部领域,也可以同时从国内外直接引进、采用一些高新技术, 以加快传统产业特别是优势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步伐。但在总体上, 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还不宜采用技术导向。

二是加工增值问题。这是强化资源导向、并向高加工度化方向转化的一个中心环节,但在转化的初期,也要适度。这是因为中国发达地区,能源原材料严重不足,加快其高耗能耗料工业向富能富料区的转移,是把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同西部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把东部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结合起来的一个战略步骤。西部能源原材料的东送,东部技术、资金的西移,这种

东西交流还要发展。因此,一些富能富料区不可能也不应当把自己的能源原材料全部或大部分就地消化;同时,不发达地区的加工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地消化能源原材料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如果短期内过分扩大加工转换能力,对地区来讲,可能比单纯生产输出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经济效益要好一些,但从社会的综合效益看,就可能降低。所以在资源导向地区,国家在资源分配上,应照顾这类地区自身的需要,促进其加工转换工业的发展,但应当适度,不能操之过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 由于体制上的缺陷,由于价格的扭曲,造成能源原料主产区创造的价值,相当一部分随着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廉价调拨而无偿地转移到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这是应当改进的。为了增强不发达地区的实力、财力和活力,调动资源导向区发展能源原材料的积极性,在进行体制、价格改革的同时,还需要给一些优惠政策。如凡是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不管其是否分布在特区、开放区,都在贷款利率、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放开生产资料价格,建立生产资料市场,使东西部技术、资金、能源、原材料的交流更多地通过发展区域横向联合和市场。

不发达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不同,传统工业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工业结构中,就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而言,不发达地区的结构水平并不低,问题在于技术水平低,要素运用效率低。因此,要利用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让出部分传统产品市场、转让技术、转移资金的机会, 加紧改造自己的传统工业,加上加工转换工业的适度发展,不发达地区的结构水平和结构性效益也就可以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这比脱离地区所处发展阶段,急于追求高加工度化更现实可行。

发达地区以技术为导向,把资源、资金密集型工业转化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源富集的不发达地区,采用资源导向,同时发展加工转换工业, 提高传统工业的技术素质,双方的产业都在不断升级,工业结构的这种变动, 是互相联动、各有好处的。归根到底,是促进全国工业结构的协调化和向高级化靠近。

  1. 中国六大经济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根据第三章提出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计算公式和选择方法步骤,以中国现行的工业行业分类为基础,利用《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1990)的有关基础数据,在此分别计算出中国 30 个省市区的 38 个工业行

业(未包括“其它矿业”和“其它工业”)的 4 个评价指标值(即专门化率, 以 m1 表示;比较劳动生产率,以 m2 表示;市场占有率,以 m3 表示;波及效果系数,以 m4 表示),进而将各省市区各工业行业的 4 个指标值处理成为一个综合评值(以 M 表示),并按六大经济区①汇总,表 70 即为中国各大区工业行业的评价结果。根据各大区各工业行综合评价值的大小排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