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长极建设

增长极这个概念,是 50 年代提出来的,以后逐步发展为一种很有影响的理论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三大问题:①大城市的膨胀及由此而来的“大城市病”日趋严重;②老工业区的衰退;③落后地区长期得不到开发。为了调整区域经济,促进全国经济的增长和总体布局的改善,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发达国家落后地区的发展、衰退地区的振兴,作出理论上的论证。这个理论提出以后,也被发展中国家、地区广泛采用,成为工业开发以至区域开发的基础模式之一。

增长极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一个区域的工业开发与经济发展,光有增长的总量指标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工业、国民经济按地理单元,分解为部门、行业和工程项目。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增长不是在区内每个行业都以同样的速度增长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主导部门和创新企业。这里所讲的主导部门,一般具有 3 个特点:① 相对说来,它是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有发展前景的工业;②它的产品主要输往区外,面向全国以至世界市场,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③对其它产业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所讲的创新企业,是指由新型企业家开创的企业。这种企业家,具有较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开拓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有敢冒风险的精神。这种创新企业,一般数量不多,是代表工业发展方向的尖端企业。区域经济的增长,首先是这类部门、这类企业的高速增长,然后波及到其它部门和企业。

从空间上看,这类部门、企业,也不可能同时在各个地方都发展,一般集中在某些城镇中心首先发展起来,然后向外围扩散。这种集中了主导部门和创新企业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有些人运用增长极这个概念时,把它同城镇划等号,这是不全面的。并不是所有城镇,都能构成所在区域的增长极。它不仅是已经形成的城镇,而且还要具备主导部门,这种主导部门有一定的扩散能量,能够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同地方经济融合为一体。只有这样的城镇才能算是区域的增长极。

  1.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

在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即在极点上,由于主导部门、创新企业的建设,开始对周围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周围地区的劳动力、农副产品、原材料等资源,被吸引到极点上来。随之对外区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外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产品以至某些建设项目,也被吸引到极点上来。这两种吸引,形成大量的外部投入,从而使极点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个过程就是极点的极化效应过程。这时,增长极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是因为:

  1. 在极化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了 5 方面的优势,即:

①科技力量较强;②信息传播速度较快;③基础设施与协作条件较好;④资金相对充裕;⑤有集中的消费市场。这些优势的结合,使得增长极又具有开发新兴产业、产品的能力。

  1. 极化的结果,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增长极的竞争能力。

  2. 乘数效应会进一步加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由于主导部门的发展,

    势必要求一系列为之服务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行业的相应发展,这些相应行业的发展,会引起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引起消费需求及一系列为居民服务的行业的发展,从而又促进人口的进一步增长。这些又带动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增长。根据中国投入产出的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工业每增长 1%, 工资和奖金增长 0.17~0.2%,对农业的需求增长 0.33~0.4%,运输生产增长 1.08~1.2%,能源消费量增长 0.5~0.6%,总投资增长 1.45%,而 1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可带动 2.65 亿元的社会总产出和 0.42 亿元的居民消费需求。这种乘数效应,是一轮又一轮地、按乘数增大,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极化趋势。人口、经济密集的城市、城市群、城市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由上述可知,极化效应是增长极首要的经济职能。但极化效应不是无限的。在极化过程中,同时又存在着两方面的制约因素:①从企业内部来看, 规模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受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企业的边际效益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下降,从而抑制了资本继续投入的势头;② 任何一个极点,其地域范围总是有限的,也就是极点的空间容量、环境容量、经济容量都是有限的,极化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极化,就会导致城市病的滋生:环境污染,高失业率,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等。这些城市病将损害早期的外部经济效益,取而代之是外部不经济。这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会减小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使得扩散效应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首要问题。

  1. 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即增长极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把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表现为 3 种形式:

  1. 扩张扩散。增长极新事物的扩散,必须通过人来进行。通常,当新事物刚刚出现时,只是为一小部分人所了解、所掌握,然后,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将了解、掌握这种新事物,这个过程就是扩张扩散。

  2. 重新区位扩散。有时,增长极的新事物,是由传播者自身的位移, 将其新事物直接带到新的地方,这个过程就是重新区位扩散。

  3. 等级扩散。新事物在扩散时,地理距离并不总是起重大影响作用, 而城市规模,有时也起着很明显的作用。增长极某些新技术、新思想的传播, 往往跳过紧邻的小城镇,在距离较远有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扩散,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这种形式的扩散就是等级扩散。

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也是有条件的。从供需关系角度看,扩散地区与接纳地区之间的交互作用,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它们之中的一个有某种或某些东西可以并愿意或必须向外界提供,而另一方对这种或这些东西又恰恰有需要,又有吸收能力,这时才能实现增长极与外围地区间的作用过程。这种关系,即互补性。正是这种互补性,构成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相互作用

的双方,增长极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益是增长极发展的两个方面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由极点向外围的转移、渗透。二者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新的工业区域的形成、壮大。但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这两种效应的强度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在增长极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也就是吸引外部的投入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再进一步发展,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当然,增长极也可以通过其生产要素更新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产生新的需求,在新的基础上萌发新的极化效应。但由于总体规模的局限,在工业的总体布局和区域的总格局中,极化效应可以延伸, 却难以占主导地位。相对说来,扩散成为它更主要的经济职能。总起来说, 极化效应是增长极能量的积累。这个过程有快有慢,有的顺利,有的不顺利, 以至于还来不及形成区域的增长极就未老先衰。从这个意义上讲,极化过程是任何一个增长极形成的关键;扩散效应是增长极能量的释放,释放的强度, 既取决于极点能量积累的状况,即其主导部门、创新企业的规模、素质、水平,更取决于国家的区域政策、管理体制、极点的区域环境。当后者有问题时,已积累起来的能量扩散不出去或扩散能量薄弱。一些区域的二元结构所产生的“屏壁效应”,就是增长极扩散效应难以发挥的重大障碍。

  1. 对增长极模式的修正和发展

增长极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中广泛采用以后,有得有失,但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模式是在发达国家的条件下,为了寻求经济的增长而提出的,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开发的条件下,不宜照搬,而应当结合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实际,加以修正、发展。

  1. 对增长极的目标模式应作新的理解。增长极原来的目标模式是追求经济的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总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的涵义则广泛得多,它是指随着工业开发、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至政治结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的质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意味着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三大状况的改善。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当务之急是实现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不仅仅是工业的增长。但在实际上,通过增长极的建设,往往是有增长而无发展。贫困、失业、收入不均问题未能圆满解决,甚至有些还有所加剧。因此,虽然可以沿用增长极这个概念,但更确切的应当是“发展极”。“发展极”的任务比增长极的更复杂, 既要把先进的物质生产要素向外围地区扩散,还要把商品经济观念和现代化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扩散到外围地区。

  2.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实践证明,在发展中国家、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远远超过其扩散效应。这些国家和地区,一方面,城市化的总体水平低,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在土地报酬率递减律的作用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面临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城市规模

结构和空间分布很不平衡,显著的特点是大城市的过度城市化和广大农村地区过低城市化同时并存。这两方面的情况严重限制了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来区域发展的两极化,发达的越发达,落后的越落后。这个循环,光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不容易打破的。因此,在增长极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区域政策,应把注意力放在促进扩散效应方面,把扩散效应作为增长极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1. 为了把增长极的建设同完善城市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工农结合有机结合起来。应当重视增长极体系的建设,而不能只搞某一类型的、单个的增长极。印度区域经济的研究者,提出了增长极体系的构想。这个体系包括 4 个层次:①区一级的服务中心。这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最低层次,它所服务的人口广泛分布在农村,规模约为 5000~10000 人,包括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它的主要职能是把发展信息传向广大农村,疏通城市深入农村的渠道。②州以下一级的增长点。每个增长点为 10~20 个服务中心提供服务,规模约为 10000~15000 人。与上述服务中心相比,增长点的依托主要是农业部门,它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管理。与服务中心不同之处,不仅仅是在规模和服务范围方面有差异,更重要的差别是它要能够吸收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土地压力。③州一级的增长中心。这是增长极体系中的第三级。人口规模约 5~50 万人,服务人口为 100~200 万人。每个增长中心的影响面约 5~10 个增长点。它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制造业,也有不同的初级产业和第三产业。它是增长点最终产品或半成品的消费者,也是服务中心和农村产品的消费地。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将增长点不能完全吸收消化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进来,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大城市的反磁力中心。它与增长点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增长点主要按照“中心论”的思想,相对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地区, 而增长中心则主要符合工业区位论原则和区域发展的需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因而其空间集中程度相对要高,其数量相对要少。④全国一级的增长极。这是增长极体系的最高层次。人口规模在 50~250 万人之间,超过 250 万人, 管理困难,并出现规模不经济。其主要特点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往往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其主要职能是向增长中心和增长点扩散资金、技术、科研成果、关键性的物质生产要素和系统的信息,是区域的心脏。建设增长极体系,有利于国民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2. 增长极模式认为增长极最主要的职能是第二产业,核心是建立工业综合体。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实践表明,把增长极等同于工业综合体、等同于工业化,这是不全面的。工业发展的确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工业增长仅仅是增长极的主要职能之一。在多种情况下,增长极要同时具备 3 种职能:①作为服务中心,既满足区域的基本需要,也满足区域的特殊需要;② 创新和增长的促进中心。为此,要具备满足区域以至全国最终产品需求的某些加工制造业,还应有吸收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根据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长极的企业规模,也不一定都是大型、超大型的工业企业,多个中等规模的企业,比只建立一个大型企业有时更有效率。因为在市场狭小或市场发育不全的情况下,孤立发展的大型企业,很容易形成产品的需求不足。又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严重短缺,因此,增长极也不只是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也应鼓励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③增长极是社会交往中心、信息扩散中心。为此,要有满足实现社会职能的服务设

施。因此,仅仅把增长极建设成为工业点是不能承担其应承担的任务的。

  1. 在增长极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增长极区域基础的加强。区域基础就是农业和工业、城市和农村、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农村发展,不是政策的不同目标,而是互补的过程。农业增长和工业增长的失衡,将对区域的总体增长不利。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增长极与农村的联系很薄弱,孤立发展而缺乏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要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空间格局,关键在于强化工农业的互补性, 实现城市工业向农村的渗透以及农业生产结构以至农村社会结构的总体调整,创造一个增长极与区域经济的和谐关系。

  2. 要充分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必须大力调整增长极本身的产业结构, 率先在协调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化”。主要表现为:①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相对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第二产业在全国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也由上升转为下降。这两种下降,也就是增长极扩散效应发挥的结果;②增长极的经济中枢机构和高级的、特种服务行业的发展;③第二产业向典型的城市型工业结构发展,即以高、精、尖、新为主的结构过渡。这样,尽管增长极的工业发展速度要慢一些,但其整个经济发展速度不但不低,反而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这方面成功的一个例子是日本以东京都为核心的大经济区。这个大经济区包含 4 个层次的小经济区:①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也就是这个大经济区的三大增长极;②三大城市周围地区,它们与三大城市融合为一体,成为三大城市圈;③三大城市圈周围地区;④其它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40 多年来,这个大经济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增长极极化效应不断强化和扩散效应不断扩展的统一过程。最初,三大城市工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后来逐渐放慢,现在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其它三个层次的小经济区,其工业生产占全国的比重也下降到最末位。也就是说,作为区域增长极的三大城市以工业为主体的极化效应,由强变弱,其工业的扩散效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有步骤地层层展开。与此同时,三大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已不再是三大城市的唯一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重要性逐步赶上并超过了第二产业。其结果,工业发展速度虽然放慢,但三种产业净产值的增长速度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56~1976 年,日本全国三种产业净产值增加了 20.4 倍,而东京都和大阪府却增长了 24.3 倍,这个过程还在继续。这样,三大城市在大经济区和全国的地位及其功能,继续提高和加强,始终起着“头”和“眼睛”的作用。

上述例子很值得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辽中南地区、冀东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增长极发展参考。上海这种类似于东京都的增长极,发展到现在, 正面临着经济上的战略转换,即其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要尽快地由以传统的第二产业为主体,转向以新兴产业为主体;从单一的、传统的工业基地的职能,转变为国民生产总值全面增长、并逐步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多种职能, 而不能继续围绕传统的工业兜圈子,搞面多加水、水多加面,在低水平上自我循环。上海经济区的空间结构,也可考虑分为 4 个经济圈层:①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组成一个大城市经济圈;②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小经济区;③以长江三角洲外围的浙东北、苏北、皖北、皖中地区,组成第三个层次的小经济区;④浙皖其它地方圈。在每个圈层内,各有其不同等级的增长极,各自与其腹地相互作用,在上海经济区内,组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增长极

体系。这种开发模式,已经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增长极开发模式,它克服了增长极原有理论的许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