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成本与区域比较优势

比较成本学说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适应自由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学说。从亚当·斯密(A.Smith)开始,中经大卫·李嘉图

(D.Ricard)到赫克歇尔(Heckscher)、俄林(Olim),至俄林后的琼斯

(Jones)、莫洛内(Motoney)、华尔克(Hoelker)等,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成为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工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石之一。

1.比较成本学说的演变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实际上是比较成本学说的一种特殊表现。其基本点是:

  1.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提升,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正是由于分工, 劳动者专门从事某项操作,这就能够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增进他们的技巧; 可以避免劳动者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造成的时间上的损失,即可以最充分地利用工时;可以比较容易地改进操作方法,发明新的机具。这些就使得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大大地增加了劳动产出的数量。

  2. 分工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相互交换产品的“癖性”或倾向。这种倾向, 又是由人类的“利己心”引起的。人类从利己心出发,总是致力于一种特定业务,而不亲自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因为这样能发挥各自的才能, 生产出较多的产品。也正因为这样,人类也就要求相互交换产品。这种交换之所以能够成功,不是依靠别人的恩惠,而是有赖于每个人的利己心。因为他们认识到实行交换对自己有利。换言之,不是分工引起交换,不是生产决定交换,而是利己的这种“人类倾向”要求交换,交换引起分工。分工的程度受市场大小的限制。

  3. 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国际分工是多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阶段,指导分工的是优势原理。各国都存在着某种绝对有利的自然条件或者后来获得的专长,即占有生产条件上的绝对优势,因而都拥有实际成本即劳动耗费小于其它国家的某种或某些产品。在这种或这些商品中,它们各自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各国为了本国利益,都专业化地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实行国际分工,就能提高每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总产出,并在国际贸易中从中得利。如果某个外国供应我们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种商品便宜,那就不如把我们自己的劳动用于本国有某些优势的产业,而用我们自己劳动的一部分产品,向这个国家购买这种商品。按照优势原理,富有国家应当专业化于制造业,而贫穷国家则应专业化于农业,然后交换,两国都可以从节省劳动中得到好处,而穷国从中得到好处更大。

这里讲的优势原理,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一个国家必然会有某种商品在生产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才能参予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如果某个国家没有一种商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那么,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还是听任外货进口,抑制本国生产的发展?斯密是坚决主张自由贸易的,按斯密的观点,当然不能采取第一种对策;如果采取第二种对策,又

不能实现理论所论证的对双方都有利。这是绝对成本学说回答不了的一个问题。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这个学说发展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它的基本点是:假定甲、乙两国都需要 A、B 两种产品。甲国生产这两种商品的生产费用都低于乙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在此情况下,甲国也没有必要同时大量生产这两种商品,而是在这两种中优中择优,多生产优势度更大的那种商品。乙国生产这两种商品,虽然都处于劣势,但也不是两种都不生产,它可以生产对自己不利程度小的(即具有相对优势)那种商品, 用以与甲国交换本国需要而相对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李嘉图认为,两国商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商品的比较(或相对)成本,而不是由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所决定。这是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同等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回答了斯密没有回答的问题。

赫—俄理论模式,是比较成本学说的完整化,也被认为是现代国际分工理论的开端。其特点,是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同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力、资本联系起来,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这个概念。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各国各地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不像上述古典学派那样认为,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产生。其基本点是:

  1. 每个国家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如果暂不考虑需求情况,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禀赋差、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来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 各国各地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应当专门生产上述前一类商品,而较少生产后一类商品,以发挥各自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优势。

  2. 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在商品中较多的凝结这种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商品成本就会低一些,其价格自然会比外国外地同类产品低一些。

  3.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都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如果各种生产要素能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就可以达到这一点。尽管由于某些生产要素的自然特性、国际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造成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相对不流动性,使现实达不到这种理想的结果。但是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也就是说国际贸易可以减少国际间诸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如有甲、乙两国,甲国地多人少,乙国地少人多。甲国的土地资源虽不能直接转移到乙国,但这两国间的商品贸易,可以使甲国更多地开发利用自己充裕的土地资源,把劳动力较多地投放在农业生产上,将多余的农产品输往乙国;乙国则可把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通过交换,就等于甲国的土地使用了乙国的劳动力,而乙国的劳动力使用了甲国的土地。正是通过商品流动,使国际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可以趋于均等化。

俄林以后,琼斯等人的“区位比较利益论”,把赫—俄理论模式直接用于工业区位的比选,用区域比较利益来说明工业区位的趋势。其主流思想是: 国内各区域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劳动比率” 的差异,是工业区域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在资本要素的供给比较富裕的地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等。进一步研究,用“发展与研究密度”和“熟练劳动力供给”两个指标,对“资本—劳动比率”加以补充,提出:一个地区“发展与

研究密度”越大,设备、工艺、产品的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对工业越有吸引力;假定这个因素为既定,则“熟练劳动力供给”越充分,对工业也越有吸引力。

区位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的廖什(A.LÖsch),在其代表著作《经济空间秩序》的《贸易》卷中,用了很大篇幅,专门阐述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给比较成本学说增添了一些新内容。他提出地域分工的主题, 是使人类、劳动、地点这三者的结合。从人类的观点上看,就是职业的空间的劳动分工。这三者如何结合才最好呢?廖什认为需要把 6 个问题联系在一起讨论,即:①一个人职业的选择;②一个企业中人们的合作;③选定一个居住地点,即迁移问题和人口的分布问题;④区位内人们的社会关系,即都市社会学问题;⑤区位的扩展所引起的城镇发展的可能性。⑥传统的区位问题。廖什的贸易论,就是着重就这 6 个问题展开分析的。人类、劳动、地点

的结合及由此产生的上述 6 个问题的联系,可用图 1 表示。

关于分工的原因,廖什提出了几个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的差异,供给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国际收支均衡,历史的发展阶段,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其它国家的贸易状况等等。

廖什不同意用劳动生产率或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提出了“价格波”这个概念,用“价格波”来解释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和购买力的空间转移,并把国际贸易的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勉强维持生存;二是生产者追求最大效用。

但廖什对比较成本学说,主要方面还是丰富、发展,而不是否定。2.比较成本学说的理论缺陷

在理论上首先明确对比较成本学说发难的是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

(F.List)。他认为,如果按照比较成本学说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 那么,落后国家的幼小工业将永远得不到发展,就会长期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富国的地位。他提出了“扶植幼小工业说”。认为有些工业,从当前看,虽然是幼小的,在国际上没有什么比较优势,但如果它们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国家就应当加以扶持。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也可以转化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打入国际市场。以后在本世纪 50 年代,日本学者采用和发展了这个学说,并以明确的形式予以坚决执行,取得了重大成就。

以后美国的列昂节夫(W.W.Leontief)进一步以美国的实例,否定了比较成本学说,特别是赫—俄理论。他利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美国 200 种商品后指出,美国的资本充足,这个优势很突出,而其劳动成本比较高, 按照比较成本学说和赫—俄理论,美国就应当大力发展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实际上,美国的出口货物的劳动密集程度大于其进口货物的劳动密集型程度。据此断言: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基础之上。换言之, 美国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

当然,比较成本学说的理论缺陷不只是如此,它还存在以下问题:

  1. 斯密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产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事实上,交换是以分工为前提的。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秘鲁人分工很早就出现了,但当时并没有私人交换。印度共同体内部有严密的分工,

但并无商品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结果。

  1. 斯密和李嘉图学说的出发点是把他们所研究的经济世界,看成是一个永恒的世界、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一个各国各经济集团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研究所涉及的“经济人”也是超历史的,其本性是不变的。通过对人的不变性的研究,来揭示不变的规律,证明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自然的永恒的现象。正是这一根本性的理论缺陷,导致一系列理论的基本假定与现实严重背离,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理论假定参加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各国都能从中得到利益,而且落后国家从中得到的利益更大。实际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不可能在利益上是和谐一致的,殖民地与其它国家间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地理分布,输入什么,出口什么,出口到哪里,进口从哪里来, 按照什么价格,能否真正取得比较利益,都依赖于殖民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即宗主国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依赖于宗主国的资本积累的需要。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能取得最大利益的,不是殖民地,而是宗主国。

比较成本学说假定:参加分工的各国,经济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资源都是充分利用的,而且固定不变。实际上,发展中国家以至于一些发达国家, 经常是高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生产要素在量和质上都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技术不断进步,这些都要引起要素的相对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变化。这个学说还假定:国际市场上供求机制总是能自动调节贸易而达到均衡,贸易双方因而都能从中得利。实际上,由于关税壁垒、垄断价格、通货膨胀、汇率变化、贸易条件的恶化以至发达国家的需求疲软,使发展中国家需要出口的商品, 或者是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不出去,或者是只能压价出售,从而经常会出现贸易逆差,严重影响其比较利益。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利益通过国际贸易转移到发达国家。

  1. 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只是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一种劳务分工,一种产品总是由某国利用本国的有利生产要素制造出来的,因而排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移动。这个观点,在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广泛、各国生产要素已渗入合作国的再生产过程之中的情况下,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比国际贸易更加深化了的一种存在形式。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也就必然存在于国际经济合作之中。比较利益并不是来源于国际贸易本身,而是来源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只是比较利益借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可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来改善一国的要素禀赋,它比国际贸易能更直接地获得比较利益,并不一定非借助于国际间的商品贸易不可。正由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是可以流动的,发展中国家,就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吸收外国资本,弥补本国技术、资本的缺乏,从而也有可能发展自己的较高层次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益,节约社会劳动,而不一定只局限于发展低层次的产业。

  2. 比较成本学说,论证了生产同一商品,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是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排除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经济因素对劳动生产率、从而对比较成本的深刻影响。

  3. 李嘉图以后,这个学说的后继者,完全割断了这个学说与劳动价值论的联系,代之以各种庸俗的价值论,如边际效用价值论等。

  1. 对比较成本学说的正确认识及探寻比较优势的方法

总起来看,比较成本学说,是科学成分与非科学成分的结合。上述非科学成分,应当扬弃,但学说中关于分工的作用,关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概念,关于按区域比较利益、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的原则,特别是关于“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对于中国制订参与现代国际分工的策略以及安排国内的区域布局,开展区域横向联合,还是有参考价值的。至少是在这些经济活动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在理论上,有助于中国冲破长期以来各地区单干求全、自给自足的思想禁锢。

比较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个比较、探寻的问题。李嘉图采用的方法,只是就两种商品在两个国家范围内比较探寻。这在定量分析上是简单的。如果 M1、M2 两种商品要在 A,B⋯,Y 等多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探寻比较优势, 就可以采用亨利·摩根斯顿法。其步骤是:

第一步,编制各地区两种商品单位产出的同一资源投入表:

A 地区

B 地区

Y 地区

M1

M2

a1

a2

b1

b2

y1

y2

表中 a1,b1,⋯,y1 表示 M1 在各地区单位产出所投入的同一资源量;a2, b2,⋯,y2,表示 M2 在各地区单位产出所投入的同一资源量。

第二步,列出各地区两种商品单位产出的相对投入量(即各地区 M1,M2 两种商品单位产出的投入比):

a1 , b1 ,Λ y1

a2 a 2 y2

相对投入量最小者,M1 是比较优势之所在;相对投入最大者,M2 是比较优势之所在;相对投入量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者,则表示没有既成的比较优势。

如果是多种商品(M1,M2,⋯,Mn)在多个地区(A,B,⋯,Y)范围内

探寻比较优势,可利用相对投入的矩阵方法。其步骤是:

第一步,编制各地区各商品的同一资源投入表:

A 地区

B 地区

Y 地区

M1 M2

an

a1 a2

an

b1 b2

bn

y1 y2

yn

第二步,列出各地区、各商品的相对投入矩阵。用 A 地区第一种商品的投入(a1)分别去除 A 地区各商品的投入,并按列排列;然后用 A 地区第二种商品的投入(a2)去分别除 A 地各商品的投入,也按列排列⋯再用第 n 种商品的投入(an),分别去除 A 地各商品的投入,也按列排列。即得出 A 地区的相对投入矩阵,以(A)表示:

 a1 a1 

1 a

 2

Λ a 

n 

a 2 1 Λ

  1. a1

a 2

n 

Μ Μ Μ 

a a 

n n Λ 1 

 a1 a 2 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出 B 地区⋯Y 地区的相对投入矩阵,分别用(B)⋯

(Y)表示:

 b1 b1 

1 b

 2

Λ b 

n 

b2 1

  1. b1

b2

Λ 

n 

Μ Μ Μ 

b b 

n n Λ 1 

 b1 b 2

 y1



y1 

1 y Λ y 

 2 n 

y2

y 1 Λ

y2

y 

 1 n 

Μ Μ Μ 

y y 

n n

Λ 1 

 y1 y2 

第三步,用 A 地区相对投入矩阵的下三角(即主对角线左下角)内各元素,

分别与B地区

Y地区相对投入矩阵的下三角内的相应元素相比较,即先把 b2 ,

a1

b2 ,Λ Y2 相比较, 数值最小者, 其分子的下标所代表的商品,即为那个地区比较,

b1 Y1

势之所在; 然后将 an , bn ,Λ Yn 相比较,再将a n , bn ,Λ Yn 相比较, 这样就可求出

a1 b1 Y1 a 2 b2 Y2

各商品的比较优势之所在。

探寻比较优势,还有一些比较简易的方法:

  1. 地区某一商品的出口额与同一商品进口额之比。如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即这个比值大于 1,就可以说它的这种商品占有“显露的比较优势”。

  2. 多涅斯——里德尔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某地某产品净调出额

(调出额 − 调入额)

指数 = 地区同一产品贸易总额 /

(调入额 + 调出额)

比值大于 1,即占有比较优势。

地区全部产品净调出额地区全部贸易总额

  1. RNX 指数,即上式中的分子部分。

比值大于 0,表明具有比较优势。其最大值=1,在 0~1 之间,比值越大, 优势度越高。

  1. 消费产值比。其计算式是:

消费产值比 =

表面消费额 =

总产值

总产值 + 进口额 − 出口额总产值

比值小于 1,就构成比较优势。比值越小,说明生产大于消费的差额越大,因而优势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