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带模式

这是点轴模式的扩展。80 年代,中国将全国(暂不包括港、澳、台)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把东部的更快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全国工业布局框架。90 年代,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把改革开放同开发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构造由 6 条条带组成的布局框架。

框架构造的基本思路是:以改革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将经济发展布局框架同对外开放布局框架有机耦合起来,形成外引内联、双向循环、东西互补、南北联动的新的区域格局。

中国框架布局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沿海地带继续贯彻沿海战略

沿海地带要以技术为导向,以结构的协调化、高度化为主要目标,跟踪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走势与国内地域分工、优势互补的要求,更大幅度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比较优势, 攀登新的台阶。重点建设“一环”(环渤海区)、“一岛”(海南大特区), “一湾”(北部湾)、3 个“三角”(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其着力点是:

  1. 着眼长远,注重效益,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第三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发展金融、贸易、房地产、信息咨询业,使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形成外商云集的局面;在第二产业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新兴支柱产业的比重。现有传统工业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求得新的发展,抓好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发一批新门类产业,同时坚决调整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或没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产品;第一产业逐步向城郊型现代化和高产高值高效农业转变。

  2. 扎扎实实建设好开放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以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和转化为主,形成一批高层次的区域增长极。

  3. 完善城镇体系,开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一方面,充分发挥沪、京、津等大城市对生产要素集聚、扩散和转换的功能,促进沿海地区或所在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发挥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和结构转换上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引发沿海地区城乡产业结构的连锁反应,带动沿海地区以至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转换;运用自身比较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经济信息的诱导以及企业间、区域间的联合协作,对所在地区内外部企业的运行进行微观的调控。另一方面,有重点建设一批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通讯等城市服务发达的中等城市, 分别联结其周围为数更多的工业小城市,构成中国密度最高、最繁荣的城市群体,使社会文明程度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4. 依托核心区,扩大沿海内部资源开发的规模和深度,促使产业、人口及其它要素,向地带内部开发不足的低谷转移、扩散,加强沿海地区的整体优势。

上述“一环”、“一岛”、“一湾”、“3 个三角”,以长达 18000 余公里的海岸线为纽带,联结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密集带和对外开放带,面向东亚以至世界,辐射中、西部。

  1. 以浦东开放开发为契机,以上海为龙头,推动长江干流(重庆以下)

    产业带的建设

作为上海直接腹地的长江流域各省的沿江地带,一方面可与浦东开放开发接轨,将一部分生产要素直接进入浦东,进而与国际市场接轨;一方面发挥各自的所长,为浦东开发服务,或承接浦东的辐射,推动自身的发展。作为长江三角洲两翼的江、浙,江苏以沿江 7 市为重点,浙江以北仑港、宁波小港、温州、杭州的经济技术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舟山的海洋产业群体为重点。并以此为辐射源,分别加快江苏南起南通北到连云港的沿海地带、从连云港到徐州的东陇海铁路沿线地带以及浙南、浙西的开发建设。皖、赣、湘、鄂,分别重点建设皖江经济带、昌九工业走廊、长株潭经济区、以武汉

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经济区、以宜昌为中心的鄂西长江沿岸经济带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沿江经济区。由上述重点建设区、带组成长江干流产业带, 其东部以高新技术产业群及具有高精尖新特色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其西部以大运量、高耗水、大耗电工业和集约化、商品化农业为主,以黄金水道、超高压输电走廊、南水北调线路为纽带,东西联动,南北扩展,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推动、外向型经济与内向型经济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与沿海地带并驾齐驱的产业密集带。

  1. 以环渤海区为依托,以黄河及陇兰铁路为纽带,重点建设黄河中上游两大能源原材料及其制品的工业带

陇兰沿线、黄河中上游,是中国能矿资源最密集的地带之一。主要限制因素是产业结构层次、区内产业关联度和结构性效益低,农业基础普遍薄弱, 对外通道及区内路网密度小,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从总体上看,还是一个待开发的地区,但经过 40 年的建设发展,已远不是建国初期基本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封闭落后地区。这里已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形成了一些具有全国意义、辐射力强的工业行业,一批装备精良、资产存量大、技术力量集中的大中型企业,已发展起如郑州、洛阳、西安、兰州等综合性的经济中心和一批中等经济中心与一些专门化率较高的工业小城市。为了较快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缓解全国性的基础工业(特别是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严重失衡的矛盾,也为了有效地扩大开放、加强民族团结、稳定大局,90 年代要加快开发步伐。重点建设中游以山西为中心的能原重化工基地,上游以兰州为中心的开发区。以“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和黄河龙青段水电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冶金(铝、镁、铜铅锌、稀土、镍、铂族金属、钼、金、铁合金)化工(焦化、乙炔氯碱化工、石化、盐化、硫酸、复合肥料)、轻型、新型建材为重点。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依托,逐步向两头延伸:一头通过改组、改造,释放“三线”企业的潜能,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航空、电子、仪表仪器、数控机床、新型材料、核技术的应用、高压输变电设备、电气器材);一头发展轻纺工业,从而与地区机电产业和农业、轻工业相融合,促进地区支柱产业的多元化,提高资源附加价值和区内产业关联度,使增长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

黄河中、上游区的开发,与下游环渤海区相联结,将构成中国最大的煤, 水、油、气四者兼备的能源工业带和冶、化、建综合发展的原材料工业带。

  1. 以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海南、北部湾为窗口,以西江、南防、南昆等铁路为纽带,打通出海口,深化川、云、贵、桂优势资源的开发,建成中国另一个大型综合性能源重化工区带

川、云、桂、贵,是中国能矿资源密集、矿种齐全、空间组合优异的地区。与能矿资源同样丰富的黄河中上游区相比,这里的水资源、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地形复杂,对外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于黄河中游区,与黄河上游区相近,资源开发潜力更大。

90 年代,产业发展系列是:(1)突出水电、有色、磷硫盐化和天然气化工。对本地区而言,这些产业既具有基础性,也具有主导性,是在全国具有

明显地区比较优势的部分。90 年代,地区水电进入大规模梯级开发阶段,除在建的 9 个超 120 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外,还有十几个大型电站分别在雅砻

江、金沙江、澜沧江、乌江上陆续投入建设,到 2000 年,地区水电建设装机

总规模将超过 2000 万千瓦,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和西电东送的主力。与此相配套,建设西南能源基地联结粤港澳地区的南方电力走廊(由天(生桥) 广(广东佛山、江门)、天鲁(布格)、天贵(阳)等大型输电线路组成), 形成联结黔云桂粤、电力总装机超 3000 万千瓦的南方大电网。以能源工业为龙头,建设全国最大的磷矿肥、磷化工基地、锡工业、铅锌工业、钒钛工业基地,重要的黄金、铝工业基地;(2)改组、改造机电工业,重点是航天、大型发电设备、重型机械、轻型汽车、大马力内燃机车、燃气轮机车、电子通讯导航设备,既培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又提高地区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层次和效益;(3)巩固提高具有优势、有地方特色的轻纺工业(烟、酒、糖、丝),扩大区外市场占有率,增强地区的财力和经济实力;(4)拓宽“瓶颈”产业,主要是强化大农业这个基础,开辟对外通道,并提高地区内部的运网密度。

在空间布局上,重点开发川滇黔接壤区、滇西区、乌江流域、西江工业走廊。

上述两条能源原材料工业带,既是强化基础工业、协调中国工业结构的主力,也是改善全国工业布局、协调区域关系的重要环节。

  1. 以沿边开放为突破口,启动南北边疆地带的发展

中国陆地边界线长达 2.1 万公里,绝大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在漫长的边疆地带,水、土、森林、草原、煤炭、水电资源、石油、铜铅锌、稀土稀有贵金属(锂、铍、钼、铪、锆、钍、金)、石墨、白云母等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更薄弱,是中国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带。

同中国毗邻和接壤的周边国家有 15 个,北部吉、黑、内蒙古、新等省区与独联体诸国及蒙古、朝鲜接壤,南部的藏、云、桂等省区与东南亚诸国毗邻,彼此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上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构成了中国边疆地带与邻国开展边境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对中国来说,沿边开放有多方面的意义:(1)与沿海开放带相呼应,有利于东西双向开放、南北相互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新格局的形成;(2)以边贸为先导,可扩大地方财政收入,吸引内地、沿海的人员、商品、资金的流入,带动边疆地带的资源开发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的繁荣,还可提高边疆人民的商品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及开发精神;(3)有利于边疆地带、内陆与沿海的相互促进, 改善全国的产业布局和区域格局;(4)有利于睦邻,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中国沿边开放,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一方面周边国家同中国比改革、开放,加快步伐,在许多方面采取的措施比中国更灵活、更富有吸引力,同中国争夺西方的资本、技术,加强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中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同中国比技术、比实力,比办事效率, 同中国争夺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东北亚的市场、原料,已经走在中国前面。在东南亚市场上,中国商品从南向北后撤,他们的商品步步紧逼; 在哈萨克首府阿拉木图,韩、意、法、日已取得土地、房产成片开发权;在

远东、西伯利亚已有 50 多个国家、地区在活动;美、英、法、德、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巴基斯坦争相进入中亚各国,日、韩、泰、澳、加(拿大) 已在中亚兴办了电子等方面的合资企业。面对一场综合性的竞争,中国要深化沿边开放,也需要有长远目标,总体部署、多方协作、积聚后劲,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做买卖。为此,需要采取一些积极措施:(1)增加开放口岸,加强开放口岸的建设和边疆交通运输建设,提高与邻国的过货能力;(2)按外向型调整边疆地区的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使出口商品逐步向多样化、高档化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周边国家的市场需求;(3)扩大内联,努力做到“边境有边,边贸无边”;(4)与毗邻国家相对应,建立自由投资贸易小区;(5)扩大对外合作范围。从单一的易货贸易,发展成为“三来一补”、工程承包、劳务输出,进而发展到合资办厂、开矿、种植作物;合作对象,由原来的毗邻地区,向双方腹地纵深发展,并扩大到更多地区和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