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关联度(或综合连锁效应)

衡量产业的连锁效应或关联度,需对各产业的波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任何一个产业的经济活动,总要影响并受影响于其它产业的经济活动,这就是产业的波及效果。波及效果可从多方面进行考察,这里只就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动对该产业本身及其它产业在最终生产量上所引起的波及效果。一个产业影响其它产业的强度叫“影响力”,可用“影响力系数”表示;该产业受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叫“感应度”,可用“感应度系数”表示。这两个系数的计算,需利用投入产出表的逆阵系数表。其计算公式是:

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 = 该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 = 该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全部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如果某产业的上述两个系数值都大于 1,说明该产业的波及效果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值;小于 1,说明其波及效果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主导

产业,应选择那些波及效果最大的产业。根据 1987 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反映各产业部门波及效果的两个系数如表 13。

上述说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 1 的,主要是冶金、机械、重化工、纺织、纸及纸制品业等。在中国现阶段,在工业领域内,这些产业综合连锁效应强,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大。但具体运用这个指标时,还要结合地区实际与其它标准,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只有两个系数都大于 1 的产业,才能选作主导产业。如果其它

表 13 各工业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1987 年)

工业行业

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煤炭采选

0.8504

1.0679

油、气开采

0.7012

1.0264

黑色金属矿采选

0.9205

0.6946

有色金属矿采选

0.9205

0.6946

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采选

0.8056

0.6523

采盐

0.8056

0.6523

木、竹采运

0.8056

0.6523

自来水生产供应

0.8056

0.6523

食品制造

1.0469

0.9344

饮料制造

1.0469

0.9344

烟草加工

1.0469

0.9344

饲料加工

1.0469

0.9344

纺织工业

1.2099

1.8178

缝纫工业

1.2039

0.6164

皮、毛制品业

1.2039

0.6164

木材加工及竹、草、藤编织业

1.1445

0.6803

家具制造

1.1445

0.6803

纸及纸制品业

1.1239

1.1207

印刷出版业

1.1239

1.1207

文体用品制造业

1.1239

1.1207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1.1239

1.1207

电、汽、热水生产供应

0.8189

1.0874

石油加工

0.8626

1.0071

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1.1734

0.5425

化学工业

1.1185

2.5559

医药工业

1.1185

2.5559

化纤工业

1.1185

2.5559

橡胶制品业

1.1185

2.5559

塑料制品业

1.1185

2.5559

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制品

1.0290

0.9604

黑色冶金

1.1470

2.2334

有色冶金

1.470

2.2334

金属制品

1.1222

0.8714

机械工业

1.1485

1.559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1.2304

0.9177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

1.1219

0.9598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

1.2875

0.9478

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工具制造

1.0676

0.6084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 1987 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有关数据计算。条件合适,影响力系

数虽低但感应度系数高,或者是感应度系数低而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前者如煤炭采选、油气开采业,后者如食品、缝纫、木材加工及竹草藤编织业等,

也可选作主导产业。但如两个系数都小于 1,则一般不宜选入。

上述各指标计算的结果,对同一产业各指标值的优劣不一定都一致,所以需将各指标再进一步进行综合计算。简便的综合方法是几何平均法。

设 X1,X2⋯⋯,Xn 分别表示选用的各指标的计算值,则

综合指数 =

根据各产业综合指数的高低排序,选择出主导产业。

由于各指标对主导产业选择的作用大小不同,所以也可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政策的偏好以及定性分析,粗略给出各个指标的权数,建立综合评价公式。

设各指标值分别为 X1 、X2 ⋯Xn , a1 、a2 ⋯an 分别为各指标值的权数

(a1+a2+⋯+an=1,各权数值均大于“0”而小于 1)。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a1X1+a2X2+⋯+anXn

综合指标较大的产业,可选作主导产业的备选产业。

上述 4 组指标,如连同少数指标的不同计算式,共包括了 15 个分指标。经过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并进行试算,进一步根据指标反映主导产业特征的强度及有关基础数据的可收集性,从上述分指标中,筛选出 4 个评选指

标,分别计算出各地区、各工业行业的 4 个指标值,并分别处理成综合评价指标,将各地区综合评价值位居前 7~9 位的行业,作为各地区主导产业的备选者。

通过上述比选,有些工业行列同时进入了许多地区主导产业备选产业的行列,而根据国家的综合平衡,同一行业不宜同时在许多地区都确定为主导产业。这就需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布局的指向性及地区的有关条件, 将这种同时进入许多地区备选行列的行业,在有关地区之间再进行比选。经过这一轮比选,这一行业,在有些地区就会从主导产业备选产业行列中淘汰下来,只在较少地区保留了备选资格。经过第二轮比选,大体上就可以选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

  1. 地区主导产业个数的确定

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主导产业选择的个数,取决于地区资源的综合优势度、经济发展总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以及已有主导产业的类型。一般说来,地区资源综合优势度大,经济总体水平高,产业结构的层次较高,现有主导产业的波及效果大、产品链长的,主导产业个数可相对多一些;反之就少一些。特别是在还处于开发成长期的地区,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应集中主要力量,优先把综合条件好的 2~3 个主导产业搞上去,而不宜求多以分散力量。

确定地区主导产业个数的方法,大体可分为 3 个步骤:(1)先把区内专门化产业选出来,按专门化率大小排序;(2)根据地区主导产业的功能及选择条件,一一进行比选,从中将符合主导产业要求的产业都选出来,而将虽属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但其它条件还不具备的筛下去;(3)将备选的主导产业,分别与全国同类产业进行比选,将既有区内相对优势又有区际相对优势,即具有区际与区内“交集优势”的产业都列为主导产业,一般可不限制其个数。通过这样多层次严格的比选,尽管不同地区主导产业的个数不一,但最后能

选出的个数都不会很多。

当前,比较普遍的倾向是选择偏多。这有多种原因:(1)产业分类不规范, 对主导产业及与之相关产业的内涵把握不住,把“潜导”产业、现有产值比重较大的支柱产业,有的甚至将“瓶颈”产业都列为主导产业;(2)对选择的依据把握不准,如把地区的潜在优势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缺乏与区外的比较,夸大了地区的区位优势,对区外市场缺乏中长期的趋势预测,只看到近期的市场潜力;(3)出于争项目、争投资的需要;(4)求大求多的思想影响。

一般而论,在一个省级区域内,主导产业过多过少都不利。过多,战线太长,势必造成力量分散,难以突出重点、保证重点,在资源的分配上很容易顾此失彼,名为主导产业,实际成不了主导产业,并影响真正具有主导产业条件的产业,不能正常发展。主导产业过于单一,地区专门化程度过高, 会造成地区产业结构的刚性,应变能力弱,降低了地区产业的关联度,从而降低地区的总体功能,主导产业一枝独秀,也难以为继。

根据各省市区的情况,主导产业多的可达 5~8 个,少的 2~4 个。

主导产业的个数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地区可能在不长的时期内有增加的趋势和可能。其原因有二:(1)原有的“潜导”产业较快地达到了增长转折点,上升为主导产业;(2)与主导产业有前向、后向(特别是前向)联系的产业中,随着主导产业的扩张而扩张,在保持对主导产业支撑力的同时,本身也在扩张、提高中具备了主导产业的功能,从而上升为主导产业,并与原有主导产业形成内在联系紧密的主导产业链,如棉花—棉纺织—服装,煤—电

—铝,采盐—盐化等。主导产业的增加,标志着地区经济的兴旺发达;相反, 有的地区,主导产业比较单一,产业转换困难,随着情况的变化,有的主导产业趋于停滞、衰退,而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主导产业就可能减少。这种变动,容易造成地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剧烈震荡。

  1. 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

地区主导产业是在一定时期内综合条件作用下形成的。一经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时间的推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赖以快速成长的条件(区内外的)发生变化,其主导地位将随之发生变化(首先是量变,量变的积累产生质变)。按产业的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业都要依次经历滋生、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能够成为地区主导产业的,一般都是处于滋生阶段末期和成长阶段初期的产业。这时,这种产业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旺盛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内外部条件使之较易具备主导产业的功能; 进入成长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前期以后,产业技术已经成熟,产品已经扩散, 在市场上供应量趋于饱和,需求收入弹性缩小,资金供给受到一定限制,增长势头削弱。如果能保持一些生产上的有利条件,还可以占有相当市场,生产还能继续增长,但其主导作用已不如前;再进一步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期和衰退阶段前期,原有的产业技术优势开始丧失,产品大范围的普及,市场供应在许多地区已经饱和,需求收入弹性很小,在竞争中愈来愈处于不利地位。生产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地区和全国的地位明显下降。相反,新的产业,特别是原有的“潜导”产业,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能大量吸引投入,增长速度加快,生产规模与处于停滞状态的原有主导产业相当, 即达到了主次产业交替(或易位)的转折点,超过这一点产业系统中原有主

导产业便要让位于新的主导产业,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一个进化阶段。这是产业转换的正常过程。但也有的地区主导产业,如以优势能矿资源为基础, 以相关采掘原材料工业为主导产业,从产业发展阶段看,并未进入成熟或衰退阶段,但由于资源开发时间较长,开发条件恶化以至资源枯竭,也会从地区的主导产业转化为夕阳工业而被新的主导产业所取代。

从根本原因说,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是受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的。因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收益达到顶点,接着就要出现边际收益下降倾向,这就动摇主导产业存在的根基。所以,从发展观点看,任何地区的任何一个主导产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和掌握主导产业转换的规律,可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1.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就要结合上述的选择条件,对比分析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一般说来,对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前期的产业, 就要慎重。

  2. 对建立在优势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主导产业,在保证其优先重点发展的同时,就要未雨绸缪,根据采掘工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培育能矿产品的加工转换工业和其它“潜导”产业,使之较快地上升为新的主导产业,接替走下坡路的主导产业,并力求使地区产业结构多样化,增强结构弹性,为主导产业的转换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从而保证主导产业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地区产业系统增长的活力连绵不断。

  3. 对于已有的主导产业,是否能作为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需要作具体分析。即对其原先赖以形成高速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动态的考察,一般有 3 种情况:(1)原有优势条件,有削弱趋势,甚至可能失去优势;(2)在规划期内,可以保持其原有优势;(3)原有优势条件,今后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显然不宜继续把这个产业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在第二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使之能保持原有地位,大规模发展则要慎重;在第三种情况下,可以作为今后继续发展的重点,形成优势更大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