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圈模式

经济圈主要是日本在点轴模式基础上,由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经济技术联系及政府宏观管理等因素结合而成的、构造全国工业布局框架的一种模式。日本为了充分利用由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四大工业地带与新兴的濑户内海工业地带联结起来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将工业向这个工业地带以外的地区扩散,将全国划分为 7 个经济圈:中央部分 3 个, 即以东京都为中心的首都经济圈,以大阪为中心的近畿圈,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部圈;周围 4 个地方经济圈,即以札幌为中心的北海道圈,以仙台为中心的东北圈,以广岛为中心的中国与四国圈,以福冈为中心的九州圈。以前 3 个圈为中心,以新干线、高速公路等交通通讯网络为主轴,来促进、制约、影响其它地方经济圈的经济活动,使全国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中央部分的三大经济圈,主要是发挥东京、大阪、各古屋三大中心城市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综合功能:(1)全国经济管理中心。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及全国大企业的总公司,大都集中在这三大经济圈内,对其它地方经济圈发挥控制和调节作用。除政府的行政作用外,还通过总公司对设立在各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内的分公司起着指挥和控制作用;(2)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心。这三大经济圈土地面积仅占全国 13%,但人口占全国的 48%,工业产值占 58%, 商业销售额占 65%,特别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这三个经济圈内;(3)金融中心;(4)文教科研中心。这 3 个经济圈的东京、横滨、大阪、

名古屋、神户、京都、北九州等 7 个城市,集中了全国 1/3 以上的大学和 50

%以上的高校在校学生,科研机构也大多分布于这些大城市,向全国各地输送科技人才;(5)情报、信息中心。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发达的信息产业,既汇集、处理全国的科技情报、经济情报,又向全国各地提供信息服务,并通过各种技术协作、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将创新成果扩散、转移到全国各地。在经济圈的建设中,根据各地特点,充分利用已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把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结合起来,把发展工业与多种经营结合起来,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优势。根据经济圈内发展的需要和具体条件,分别建设规模不等、特点不同的工业生产地域综合体、工业团地,或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技术集约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