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挥各类地区的优势

各类地区存在的问题不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投资对策,达到不同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一刀切。

  1. 处于不发展阶段的区域(包括贫困地区)

这类地区根本问题是落后、贫困。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表现有多重性,原因也多元化并互为因果。生产力落后,物质上的短缺是其外层表现,如:位置偏僻,距离国家的经济重心较远,相对封闭;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自然环境严峻,生态脆弱或者生态已经恶化;城市化水平低,市场不发育,经济循环单一;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居民生活水平低,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自我积累能力低,而投资环境差,又缺乏吸引外部投入的能力,因而发展机会少,靠天然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求生存。而精神贫困,人口素质差, 商品经济观念淡薄,视野狭窄,却是其深层表现,这又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不发展区域、特别是贫困区的发展,是一个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又包括对人的改造的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投资对策:

  1. 在国家统一规划协调下,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帮助这类地区克服积累瓶颈和产品缺乏竞争能力、市场难以扩大的制约, 起到注入活力、以外力启动发展的作用。对其中的老少边穷地区,要继续贯彻执行扶持政策,在原有的扶贫资金不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扶贫贷款,并继续实行以工代赈,为脱贫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2. 在区域生产要素的部门分配和空间分配上,要适当集中,重点放在优势产业的扶持和区域增长极的建立上,以优势产业带动一般产业,以增长极带动面。在贫困地区,要重点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资源开发,建设区域性支柱产业。

  3. 在条件投资和产品投资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应较多地用于条件投资,特别是交通运输建设和智力投资,改善投资环境,为直接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外部条件。

  4. 广泛引进,外向输出,实现地区经济多重循环。

  5. 加强对民间投资方向的引导,重点投入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特别是要在经济开发中,对“特困”单位和“贫困线”以下的群众的扶持,给他们以更多的就业机会。

  6. 国家的产业政策要积极引导、鼓励成熟区、成长区的企业家,到不发展地区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建立扶贫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外部投入。

这些投资对策的主要目标,是使处于不发展阶段的地区,能够以较少投入,启动和加强地区经济的内在活力,较快地跨进工业化的起点。随着区内经济活力的启动,可逐步适量调减对这类地区的财政补贴,引导地区主要通过区际贸易、区域联合,逐步用“造血机制”取代“财政输血机制”。

  1. 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

这类地区相对前一类地区而言,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又可分为两个亚类: (1)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地区。主要是广大的农业区。农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少,60~70%的农村劳动力仍从事介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之间的农业生产。农村生产中以耕作业为主,耕作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大部分,自给性较强。随着以乡村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收入已占农村总收入相当大的比重,有些地区工业产值已赶上或超过农业产值,因而在经济总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已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区,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有的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2)能矿资源富集区。已有较多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社会财富,在优势能矿资源的基础上,已形成不同的地区主导产业,相应地带动和促进了地区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发展。区域已有相当的物质技术基础,商品经济相对于前一个亚区发达,能矿产品输出比重大, 与外区的经济交往比较广泛,已在不同程度上加入到全国经济循环之中。经济增长势头较大,但产业结构单一,第三产业、轻工业不发达,农业的集约化水平不高,整体经济效益偏低。居民收入水平处于中间偏上水平,是第二类地区中工业化水平较高的部分。单从工业比重而言,这一亚类区也可与上述亚类区区别开来,单独划为一大区域类型。

对于这类区域的第一亚类区,投资对策主要是在加强大农业基础的同时,促进乡村工业、地方工业的发展,工农协调,相互推动。农业内部,应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工业内部,选择具有农业原料优势、有地方特色、有市场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导,积极发展支农工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一批现代化的中小城市,作为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支撑点。

对第二类区的第二亚类区,重点是深化开发,充实结构,顺利地向成熟区过渡。投资对策的要点是:

  1. 加大优势能矿资源的开发规模,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强化其作为全国性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多种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地位,为协调全国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关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2. 在能矿资源、农业资源强化开发的同时,加强加工转换能力,重点扶持发展建立在区内优势农、矿资源基础上的加工与深加工工业,延长产品链,提高资源的附加价值和区内产业的关联度。

  3. 接受成熟区转移过来的先进技术,也可有重点地直接导入某些高技术层次的产业,发展一些技术开发型产品。

  4. 在进一步扩大增长极极化效应的同时,注意加强其扩散效应,并结合资源开发、加工转换产业的发展布局,建设新的增长极,将区内生产力布局适当展开。

  1. 处于成熟阶段的地区

这类区域工业已占主导地位,城市经济比较发达,有现代化的基础结构; 对外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比较集约,产业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工业、第三产业占较大比重;人口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较高,吸引、消化新技术能力较强;区域功能比较健全,投资效果明显大于其它类型地区,从而吸引外部投入的能力也较大。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和设备相对老化,原材料供应比较紧张,基础设施不足,工业集中度偏高,有的大城市病比较严重。

针对上述问题,投资对策主要有:

  1. 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年轻化、集约化。

  2. 重点扶持发展新一代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高附加价值和高新技术产业。

  3. 拓展创汇产业,增强出口能力。

  4.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较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进而在其中一批大城市里形成与工业并重的产业结构。

  5. 限制一般加工工业的膨胀,有步骤地从两个方向上进行某些产业的空间转移:(1)将区内的大耗能耗料工业向外部富能富料区转移;(2)将大城市的某些产业、产品向外围地区转移、扩散。

  6. 随着比价关系的调整,中央逐步减少特别优惠政策的投入,同时调减其超额财政上缴,使之得以在宽松的经济环境中,率先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对这类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更要重点依靠技术进步,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注入新的活力,焕发青春,防止衰退,尽可能延长其繁荣期,充分发挥“骨干区域”的作用。

  1. 处于衰退阶段的地区

这类区域产业结构老化,原有优势产业的优势已严重削弱以至丧失,而又缺乏新的优势产业能够弥补老优势产业衰退所造成的损失,导致区域经济活动的衰退,在全国的地位明显下降;原先赖以高速增长的优势因素,严重恶化,而又缺乏可以弥补的新的有利因素;在成熟阶段已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利因素,没有及时得到克服,积累下来,克服起来的难度更大,导致区域发展的后劲不足。

处于衰退阶段的地区,在西方还表现为企业、人口、资金的外流,高失业率成为慢性病。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特征表现得不明显。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典型意义上的衰退地区尚未出现,但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了衰退的苗头,值得注意。

衰退地区,由于曾经是成熟地区,在衰退中还保留了成熟区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如内外部运输能力、通讯能力还有相当基础,人口的素质较高,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市场组织能力较强,等等。

衰退区主要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其衰退主要有 3 方面的原因:(1)这些国家工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基础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2)这些传统工业内部结构老化,同世界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不相适应;(3)资源主导型工业因开采条件

的恶化,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竞争能力下降。这些传统工业的衰落,必然导致其集中分布区经济的衰退,出现结构性危机和结构性失业。因此,振兴衰退区,中心内容应是全面调整其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一个以煤起家,以煤、钢、电、化、重型机械为主导的重型化工业区,100 多年来,它一直是德国工业的心脏。但 20 世纪 50 年代末, 开始出现不景气,煤炭销售危机、钢铁销售危机,导致生产萎缩,失业大幅增加。60 年代以来,原联邦德国政府和莱茵—威斯特代伦州政府,组织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制订统一规划,围绕调整鲁尔地区产业结构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措施:

  1. 以煤钢为基础,以各种形式的资助,鼓励、吸引和发展电子、汽车、炼油、服装、啤酒等新兴工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减轻区域经济对煤、钢工业的依赖程度。

  2. 按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改造、改组煤炭工业、钢铁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其竞争能力。

  3. 调整区域内部的工业布局,将整个鲁尔地区划分为 3 个地带,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即:稳定第一地带(主要是南部鲁尔河谷地区);控制第二地带(在中部工业、人口、城市密集地区,控制人口,改造工矿企业); 发展第三地带(鲁尔河的东部和西部,即边缘地区),重点兴建工商企业, 特别是新兴工业,开拓新的工业中心,使地区工业布局由原来单纯从南向北发展,变为越过莱茵河,由西部向北部的利伯河左岸发展。

  4. 拓展交通运输。最大限度发挥区域水运优势,改造既有交通线路, 同时新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使全区形成统一运输网。

  5. 发展科技,建设一批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科技促经济。

  6. 整治污染,美化环境。

以上这些振兴衰退地区的路子是正确的,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的刚性很大,全面调整要有大量的投资和较长的时间,因而收效不甚显著。

中国虽尚未形成典型意义的衰退地区,但近 10 年来,有些老工业基地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相对衰退的苗头,如基础设施、机器设备老化,竞争与创新能力弱化,增长速度放慢,经济效益下滑幅度较大,实力下降,在全国的作用减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衰退地区相比,中国这些地区出现衰退现象的原因更为复杂,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体制因素。占老基地工业主导地位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受体制的制约,同乡镇工业、“三资”企业相比,自主权不大,企业性程度不高,既缺乏动力,也缺乏活力,很难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

因此,振兴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必须是改革与改造多管齐下,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1. 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改造老基地,首先必须搞活老企业;搞活企业,必须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包括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比例、技改投资比重和承包基数,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加速折旧,调整产品价格,形成市场平等竞争机制;调整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及现行承包指标体系,完善自我约束机制;调整企业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健全自我激励机制。

  2. 加速改造。包括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设备和技术的更新。重点依靠技术进步,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有竞争能

力的新产品,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1. 加强横向联合,引进外资,社会集资,开拓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