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分工协作与联合。

轻工业产品十分庞杂,各类产品在布局上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轻工业市场和原料来源都比较广泛,适于地产地销,在布点上就应当适当分散, 避免在全国范围内往返调运;有些轻工业原料指向明显,如牛奶、水果、糖料、桔杆、林业的剩余物、杂骨,一部分药材和一些土特产,都不宜于长途运输,只能在当地布点建厂,组织加工生产;有些轻工业原料,如棉花、毛、烟叶、皮毛等,可以长途调运,就消费地布点,但这些都是轻泡物资,如能就近组织加工,避免原料、成品的对流运输,就更为经济合理;有些轻工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并要求较好的协作配套条件,或者要求某些特殊的条件, 这类轻工企业的布点,就宜于适当集中。因此在轻工业的总体布局上,要求轻工产品按省区自给,在各地区建立门类齐全的轻工体系,平行地发展一切轻工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不成基地,在地区范围内形不成生产中心,这是不经济的;反之,把轻工业无限制地向少数经济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城市集中,从全国各地调进原料,再把成品运销全国,甚至像墨水、浆糊、牙膏之类的轻工产品,也要从少数大城市调往各地,这也是不经济的。正确的做法还是适当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因地制宜,分工协作,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联合。一方面要择优集中布置各类大型重点企业,形成地区专业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拨原材料和成品,地区的产销平衡服从于全国的综合平衡;一方面,各地区也应围绕专业化部门,利用地方性资源,依靠地方力量,根据地方市场的需要,在地区范围内逐步充实和改进地区轻工业结构, 提高必需品的自给率。

从全国来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加工地区与原料地区之间,采取各种经济办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 把各种潜力挖掘出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更大的综合优势,这是加快轻工业发展速度的一个有效途径。既可克服“地区自给”、划地为牢的弊病,又可克服企业布置过分集中,扩大先进地区与后进地区的差距的缺陷。在这里,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联合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由于种种原因,轻工业各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是不平衡的。沿海大城市轻工业比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资金比较充裕、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但一些原料缺乏、厂房拥挤、空间狭窄、扩展余地少,限制了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内地许多地区,轻工原料丰富,但技术、经营管理水平低,设备、资金不足,发展轻工业也有困难。如果双方进行经济联合与技术协作,取长补短,对双方都有利,对整个轻工业的持续发展也是一种促进。特别是在联合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沿海地区的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先进的产品结构、先进的生产管理向落后地区转移,可以经济有效地使落后转化为先进。落后地区轻工业发展了,多

种轻工产品的自给率提高了,也可分担沿海地区一部分供应国内市场的任务,使之更有能力、更多地发展高级、精细、尖端的新产品和出口品,在轻工业的发展上更上一层楼。这种地区之间的相互支援,共同提高,协调发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工业布局的特点和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