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业的地域分工

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在研究社会一般分工的基础上,适应近代工业发展的趋势,吸取了比较成本学说中的“合理内核”,形成了系统的地域分工理论。随之,地域分工由一般经济学的研究,进入经济地理、工业地理的研究领域,成为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1. 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特点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特点是:
  1. 赋予地域分工以科学的内涵。社会生产专业化以至商品生产的各个

阶段的专业化,在空间上就表现为地区专门化,导致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在广阔的区域内,按商品分工实行生产的专门化,各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 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这种分工,把一定的生产部门, 固定在国家的一定地区。

  1. 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经济单位和地域单位都很狭小,地区经济活动超不出地主的世袭领土和小集镇的界限。新的生产力引起地域分工的发展,首先是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使地域分工成了各国的经济特点;产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使生产力空前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地域分工的范围,达到了世界规模,扩展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这样,就在理论上纠正了斯密的“利己心”引起交换、交换引起分工的错误观点。

  2. 地域分工的性质及其进步意义。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但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的,因而地域分工的性质,必然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的地域分工,必然带有强制性、畸型性和剥削性的特点。由于富国与穷国劳动生产率不同,富国的个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在按国际价值出卖其商品时,就能获得额外收益。相反,穷国即使按国际价值出卖其产品,仍然要多付出物化劳动。“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富有的国家剥削比较贫困的国家。”①这就纠正了比较成本学说把国际分工同生产方式割裂开来的错误,明确了它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超时间的自然范畴。但揭示这种社会属性,并不因此而否定地域分工的进步意义。这种进步意义在于:它可以节约社会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趋势。虽然劳动生产率低的穷国与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富国在交换中,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还是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仍然可实现一定的社会劳动的节约。比较成本学说的合理内核就在于此。充分利用地域分工是节约社会劳动的主要源泉之一。社会主义更需要节约社会劳动,

    并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因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地域分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由于地域分工性质的变化,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地域分工会带来更大、更全面的社会劳动节约,促进生产力的协调发展。

  3. 全面地、动态地分析地域分工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①地区自然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第 265 页,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条件、自然资源的差异性;②地理位置、产品销售市场与生产地点的距离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个周转时间的差别;③技术状况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受地方局限性的差异;④历史发展特点及历史上已形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差异;⑤民族特点、种族关系等。区域比较优势、比较利益以及由此形成的地域分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第一,各地区生产禀赋的差异,能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真正地形成区域的比较优势,取得比较利益, 以及能否在一国范围内,通过各地区禀赋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流动、组合,发挥组合效应,以形成更大的综合优势,取得全面的社会劳动的节约,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第二,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是可变的,即使是自然条件方面的禀赋,其作用也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具有比较优势、比较利益的产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从理论上把静态比较成本学说,推进到动态比较成本学说。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较为严重的缺陷是它的静态假说,有时难以应用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动态比较优势原理克服了这一缺陷。这个原理认为, 在国际交往和国内区际交往中,不仅要考虑静态比较优势,更要从动态中考虑比较优势转移。这个原理是建立在经验研究之上的,它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区域贸易结构的演变过程,提出比较优势演变的经验规律,这就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随着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在那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上,不断丧失优势,从而先是从纺织、制鞋等方面退出出口市场,随后又从造船、钢铁、一般机电行业、塑料制品业等市场中退却。中等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地区,就有可能先是把纺织品、鞋帽的出口市场接过来,随着实力的增长, 再去接收那些中等技术性的机电、塑料制品的出口市场。如果这些国家、地区发展得快,大约在一二十年内,也会因为劳动成本的上升而逐步抛弃纺织、鞋帽的出口,进而把这部分市场转让给劳动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就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出口份额中,呈现出按产品劳动成本在国家、地区之间分组排队型的动态平移现象。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就要努力在平移梯队中,根据自己各种商品的劳动成本,选择自己的适当位置,判断出未来若干年内自己的出口优势是什么,也就是盯住梯队中上方成员的出口商品来开展竞争,争取主动权。由此还可以推论出,一个国家、地区如果在出口上盲目追求对自己不适宜的高技术产业,可能会因代价过高而失败;同时, 如果不及时甩掉那些已经缺乏竞争力的劳动过于密集的产业,也将延缓自身的发展,使矛盾积累,而最终激化。因此,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要动态地从比较优势转移的分析中,来运用比较优势原理,确定自己的优势产业,从而在国际分工、地域分工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1. “选择成本”概念

在地域分工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选择成本”这个概念,把“选择成本”原则作为指导国内地域分工的原则之一。所谓“选择成本”,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不同地区同类产品的部门平均成本加以比较,择其成本最低(或较低)的地区进行生产,并作为该地区的优势部门。“选择成本”中所讲的成本,是指完全成本。运输成本在完全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它随着运输距离而增加。单从直接生产成本看,一个地区的比较成本虽然较低, 可以成为优势部门,但如果产品运距很长,或运输条件不好,运输成本大幅

增加,这样,从完全成本来比较,优势就可能削弱甚至消失。因此,从全国范围看,不能只选择一个成本最低的地区生产这种产品,也就是地区专门化不能过专,而要选择成本较低、分布相对均匀的多个产地,都生产这种产品, 也就是说,各地区产品的优势,应有一个合理的半径。超过这个半径,运输成本大于专门化所带来的直接生产成本的节约,就不能成为优势产品。所以在确定专门化部门的专门化规模时,经济合理半径是一个很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怎样确定产品的经济合理运输半径?这里以煤炭为例。煤炭经济合理半径的确定,要以用户、煤矿和运输部门三者都有利可图为准。即煤炭的坑口价格加上运销费用后的到货价格,能够为用户所接受;运费的高低,能使运输部门也能赚钱;煤的售价,能使煤矿也得到一定利润。因此,煤炭运输半径与煤炭价格、运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用公式表示就是:

到达消费地区的煤炭价格 − 煤炭坑口价格

运输部门的动费×经济的运输半径 ×运输通畅系统≥1

式中,通畅系数,运距 500 公里以下取 0.97,500 公里以上取 0.9。由上式可导出:

经济合理运输半径≤

到达消费区的煤炭售价 − 煤炭坑口价格

运输部门的运费 ×运输通畅系数

运输通畅系数

运用上述公式,需有几个基础数据:①一定煤炭的发热量。各煤矿煤的发热量不同,都要折算成标准煤;②煤炭的坑口价格。各矿的坑口价格不同, 以各矿的实际价格为准;③煤炭到达消费地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公路还是水运,不同的运输方式,单位运价不同。中国大量调出煤炭的煤矿主要在内地,运输方式一般是铁路。如用铁路,吨公里运费可按规定计算。④从煤矿至消费地的运输距离。有了上述数据,就可以代入上式,求出煤炭经济合理运输半径。

确定煤炭的专门化规模,就是要使煤炭的到达区都在这个运输半径之内。在这个范围内的煤炭需求量,就是煤矿最大的专门化规模。在这个供应范围内,还可能有其它煤矿,这就要进一步考虑这个矿的竞争能力,即同它竞争对手比较完全费用的大小。

  1. 地域分工与区域联合的关系

地域分工的理论,强调一个“分”,由此必然导致企业和区域间的联合。“分”和“合”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李斯特所强调的,要是没有联合,在生产上能产生的推动作用就很小。没有总体的协同性就不会产生高效率。因为在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中,10 人所共同生产的多于 1 人所独自生产的决不是10 倍,也许是 30 倍以上;1 人用 1 只手所做的工作比 1 人用两只手所做的, 决不是只少一半,而是要少到无限数。不只是一个企业内部是如此,任何一个生产部门,也都是只有依赖于其它生产部门的联合,才能得到发展。

李斯特把分工必须与联合结合起来,总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简单加总的思想,对区域分工与联合也是适用的。特别是现代经济已发展为一种非常复

杂的实行专业化协作的经济,各个部门、企业、地区之间,都不能没有分工, 也不能没有联合。商品经济要求发展横向联合,形成统一的市场和四通八达的经济网络。横向联合,就是各区域、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开放,彼此之间, 以各种生产要素互相投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协调行动,这样才能实现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客观上看,单个地区、单个企业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而且各自的长短的具体表现又不相同,如果各干各的, 互相分割,各自的长处就容易被自己的短处相抵消。一经联合,扬长避短, 互相补充,情况就会改观,就可形成一种新优势、比较全面的综合优势,使先进地区、企业得到发展的机会,后进地区、企业得到提高的机会,这对联合的各方,对整个社会都很有利,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都比较明显。这也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中国,多年来由于商品经济、地域分工的观念极其淡薄,产品经济论、自然经济论占统治地位,对现代区域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缺乏认识。在区域发展中,各区域都追求自我服务、自我循环、自成体系,既不注意保持和发扬各个区域固有的特色和优势,又忽视扩展、加深一个区域系统与外部区域系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是中国地域分工、区域联合开展不起来的理论认识根源。在经济管理体制、计划体制上,习惯于按行政区划,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编制计划。每个省市区,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有其明确的地理界限, 有特定的管辖范围,它不能超越自己行政区域的范围去规划设计其外部各类区域的经济活动。但现代区域的经济活动内容极其复杂,国内外各种联系非常广泛,有些经济活动固然在一省一市范围内统筹安排就可以取得“最小成本结合”,但更多的经济活动必须在一省一市管辖范围以外组织分工协作, 才能将各种生产要素、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更合理的调度、组合、协调,更充分地发挥区内外各种因素的独特作用,并产生一种超越于各单个区域的强大合力,推动各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但由于僵硬的行政区域管理系统人为地把经济活动束缚在按行政隶属的条块之中,造成条块分割,互不配合, 物资、技术、资金、信息等各种流通渠道不畅,使区域分工缺乏必要的条件和保证,这是区域分工、区域联合开展不起来的组织根源。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要破除产品经济论、自然经济论的观念,冲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按照商品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正确运用地域分工的理论来组织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