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工业布局

火电工业布局比较简单,主要考虑负荷需要,燃料生产的分布及其运输条件、水源等因素。世界火电站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靠近负荷中心;②靠近燃料产地(典型的是坑口电站);③同时接近负荷中心与燃料产地;④在燃料基地和负荷中心之间,选取水源充足、取水方便,并与燃料基地有运输干线相通的地点布厂,港口电站也属于这种类型。比较理想的火电站区位,是同时靠近负荷中心和燃料产地,在大煤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区工业综合体,如德国的鲁尔、莱茵地区,俄罗斯之库兹巴斯、顿巴斯,美国之阿巴拉契亚地区,中国的山西、内蒙古西部、兖济徐淮地区、辽中南地区、豫西地区、黑龙江东部,都是这种比较理想的火电布局区位。从发展上看,接近燃料基地的火电中心,一般都有可能发展为同时接近负荷中心和燃料产地的火电基地。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煤炭资源同电力负荷中心的分布不在一起,甚至相距较远,因此火电站布局经常遇到的矛盾是就消费地建厂、调进燃料,还是就燃料地、架线输电。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输电与运煤经济效益的对比。这种对比,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第一、煤炭质量(主要是发热量)和输电电压等级。在同样的装机条件下,煤炭发热量的高低,决定发电用煤量的大小,从而影响对煤炭运量、运力的需求。在负荷中心建设 500 万千瓦的电站,运煤发电,当煤的发热量为

7000 大卡/公斤时,发电总用煤量为 960 万~1350 万吨(按度电耗煤 0.32~

0.45 公斤标准煤计);5000 大卡时为 1344 万~1890 万吨,修一条单线铁路就能满足运输需要;3000 大卡时年用煤 2240~3150 万吨;2000 大卡时为3360~4725 万吨,必须修复线才能满足运输需要。这种差异既影响到相关运输投资,也影响到煤炭到站的价格(折成标准煤炭计算)。相反,如在煤产地修建同样规模的电站,架线输电,则输电容量不受煤质的影响(不同质的煤发出的电在质量上是一样的),而受输电技术、电压等级的影响。同样输送 500 万千瓦的电力,当电压等级为 22 万伏时,一条输电线路就承担不了; 电压等级为 33 万伏时,也担负不了;50 万伏双向回路短距离基本可满足需要,但运距在 1000 公里以上时,50 万伏双回路的正常输送容量是 180 万千瓦,在 600 公里左右时 3 回路才能满足需要;比较合理的是 70 万伏以上。这样输电线路的总投资也就不同。

第二、输送距离。修路运煤,在运距上一般不受限制,而且随着运距的延长,运价率还相应降低,运距的长短只影响煤的总运费。输电距离,则受电压等级的限制,根据输电的技术参数,22 万伏线路,经济输电距离在 300 公里左右;33 万伏线路,在 500 公里以上;50 万伏在 1000 公里以内;73.5 万伏在 1000 公里以上。超过一定距离就不能正常运行,或者线损率大大提高,这一点对输电方案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负荷性质。电力负荷中心如果同时是重要的热负荷中心,架线输电,不能同时满足电、热的需要,负荷中心除输入电力外,还得单独建设供热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负荷中心建设热电站,既供电,又供热,可大大提高燃料的热效率,在经济上可能是有利的。

第四、电网和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如果现有电网较多,规模较大,拉线并网较便,就较有利于输电方案。相反,如果有方便的水运条件,或者是

现有铁路技术条件较好,经过改造可大幅度提高运力,不需建新线,就有利于运煤方案。

第五、线路经过地区的地形条件。修铁路受地形条件影响很大,新线每公里投资,在山区、特别是困难山区比平原地区高很多,而架线受的影响较小,投资相对也差少。根据中国的情况,如果修铁路以平原地区每公里投资为 1,则在丘陵区为 1.2,在山区为 1.3,在困难山区为 2.7;而架线,只分别为 1.15、1.2、1.35,因此在困难山区修 1 公里铁路比修 1 公里输电线路

投资要大得多。以 75 万伏输电线路与单线铁路相比,后者为前者的 6.59 倍。按 1/3 分摊,也比前者高 1 倍多。而且在困难山区铁路运行费用也比平原地区高,而输电线路基本上不存在这方面的差别。因此负荷中心与煤基地之间, 地形复杂时,架线输电比修路有一定的优越性。

上述因素的影响,在以下几个主要经济指标中反映出来:

第一、基建投资。为了可比,输电投资包括线路、变电站、中间补偿和能耗补充装机的投资,铁路包括线路、机车车辆的投资,其投资按煤运量占运力的比例分摊。计算中联系到煤质、运距、电压等级,煤、电输送单位均折成标准煤。输电与运煤单位运量(万吨公里)投资(元)对比如表 30。

表 30 输电与运煤单位运量投资对比

运输方式

煤发热量(大卡 公斤)运距(公里)

100

300

500

700

1000

输电( 50 万伏)

输电( 75 万伏)

4870

4435

2585

2143

2270

1672

2163

1593

2091

1489

新建铁路

2000

3375

3375

3375

3375

3375

3000

2245

2245

2245

2245

2245

4000

1688

1688

1688

1688

1688

5000

1349

1349

1349

1349

1349

6000

1125

1125

1125

1125

1125

7000

964

964

964

964

964

资料来源:杨洪年:“煤炭运输方式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1 年第4 期。

上表说明,对输电而言,运距和电压等级对单位运量投资的影响较大, 在 100~1000 公里范围内,单位输电投资是递减的,75 万伏的又低于 50 万伏的。对铁路运煤而言,单位运量投资不受运距的影响,而受煤炭热量的影响较大。发热量越高,单位运量投资越少。输电与运煤对比,运距在 100 公里时,修路运煤比架线输电投资少,煤发热量越高,节省的越多;运距在 300~ 1000 公里范围之内,煤发热量在 2000 大卡以下时,架线输电比修路运煤投

资省,发热量在 3000 大卡也是输电投资少;但发热量在 4000 大卡以上时, 修路运煤投资较少。

第二、运输成本。输电成本包括线路、变电站、串联补给的折旧、维修支出、电能损耗支出;铁路运输成本按实际成本计算,对比如表 31。

表 31 输电与运煤运输成本对比

运输方式

煤发热量(大卡 公斤)距离(公里)

300

500

700

1000

输电( 50 万伏)

输电( 75 万伏)

180.0

133.0

155.0

102.0

146

88

141

78

铁 路

2500

270.3

239

224

214

3500

227.0

199

187

178

4000

171.0

149

140

133

5000

136.0

119

112

107

6000

114.0

99

93

89

资料来源:同表 30。

上表说明,电压等级与煤炭发热量是影响成本对比的主要因素。电压 50 万伏,煤发热量在 3500 大卡以下时,输电成本比运煤成本低;3500 大卡以上时,运煤成本低。电压 75 万伏时,煤发热量 5000 大卡以下时,输电成本较低。

第三、输送能耗。对输电讲,能耗与距离成正比,与电压等级成反比。运煤能耗则与煤质及铁路牵引动力有关。设装机 200 万千瓦,输电与运煤按标准煤计算,每万吨公里能耗对比如表 32。

表 32 输电与运煤能耗对比(公斤/万吨公里)

运输方式

100

300

500

700

1000

距离(公里)

输电( 50 万伏)

输电( 75 万伏)

855.7

700

857

700

838

700

857

700

860

700

煤发热量(大卡/公斤)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蒸汽机车

300

350

420

525

699

1050

电力机车

127

148

178

222

296

445

内燃机车

115

134

161

201

268

403

资料来源:根据《技术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1 年第 4 期有关数字计算。

上表说明,按标准煤计算,铁路蒸汽机车牵引 3000 大卡以上的煤,万吨

公里的能耗低于输电;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牵引 2000 大卡以上的煤,单位运量能耗也低于输电。从能耗指标看输电一般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供电成本。就近燃料地建站,燃料到站价格较低,特别是可以利用碎煤、低质煤、洗厂的中煤和煤泥,因而发电成本较低。但除发电成本外, 还要计算电的损失和折旧、修理支出。在负荷中心建电站,煤炭到站成本较高(包括煤出矿价格加运费),但可节省输电损耗和输电设备的折旧修理支出,二者对比如表 33。

表 33 供电成本对比(分/度电)

运输方式

煤发热量(大卡/公斤)

距离(公里)

100

300

500

700

1000

输电( 50 万伏)

1.75

1.843

1.95

2.065

2.26

铁路

2000

1.75

1.950

2.150

2.340

2.643

铁路

3000

1.703

1.840

1.971

2.098

2.300

铁路

4000

1.683

1.781

1.882

1.977

2.128

铁路

5000

1.667

1.748

1.828

1.903

2.205

铁路

6000

1.658

1.725

1.792

1.856

1.957

铁路

7000

1.651

1.709

1.767

1.821

1.907

资料来源:同表 32。

上表说明,在运距 100 公里内,运煤较输电的供电成本低,在 300~1000 公里内,煤发热量在 3000 大卡以上,也是运煤的供电成本较低。

综合上述因素,可以得出一个总的概念:在运距长、运量大、流向单一, 煤发热量在 4000 大卡以上,而输电技术水平不高时,在负荷中心建站,铁路运煤比在燃料地建站、架线输电的总费用要小些,特别是实行水铁联运或能利用大型水运干线时,经济效果更好;但利用低热值煤、输电距离和输送容量同电压等级相适应时,则是就燃料地建站比较经济。如输电技术、电压等级提高,特别是实行直流高压输电时,由于输电线路投资、线损率、有色金属消耗量与电压等级成反比,与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成正比(据国外计算, 每公里线路造价,50 万伏、75 万伏线路比 33 万伏的分别降低 40%和 60%, 线损率 75 万伏的比 40 万伏的降低一半,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兆瓦米),

75 万伏的比 40 万伏的高 2~2.5 倍),输电经济效益可大为提高。但到底是输电合算还是运煤合算,很难一概而论,需要就具体方案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由于一次能源地区分布不平衡,而电力负荷中心日益增多和分散,电力完全按消费中心来就地平衡是不可能的。水电站区位的机动很小,火电站选点则相对灵活,而输电与一次能源的输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输电与运送燃料的经济距离随之延长,因而在火电站布局上,从一个国家的范围来看,有必要也有可能采用多种布点形式。从电力工业本身看, 电网和联网有明显的经济技术效益。从整个国民经济看,运输成网也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架线输电有利于电网规模的扩大,修路运煤有利于全国运输系统的完善,因此就燃料和就负荷中心这两种布局形式,均不宜偏废。只是各国各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法、意、日等国,一次能源资源缺乏,发电用燃料大量进口,并早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电网,他们比较重视就负荷中心建站(特别是港口电站);西德在 50 年代初,发电煤耗

较高,用煤量大,电站主要靠近燃料产地。发展到 70 年代,因采用大机组而煤耗大幅度下降,电站又趋向于接近负荷中心,但莱茵褐煤区的坑口电站群, 仍保持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前苏联一次能源丰富,全国也有十几个联合电网,其中有 8 个已组成全国统一电网。而铁路运力比较紧张,因此比较强调在大型煤炭基地建站,东电西送;美国除少数孤立系统外,全国机组在电网上基本上联结起来,全国分成九大安全协作区(东北区、大西洋岸中区、东中区、东南区、中部美国、中部大陆、西南区、德克萨斯区、西部区),其

中有的安全协作区就是一个电网,其余安全区是由 12 个分区联合电网组成的。但美国铁路运力有富余,比较重视在负荷中心建站,利用现有铁路潜力运煤,他们认为高压长距离输电并不经济。

中国 60 年代以前,由于铜铝工业水平低,进口困难,供需矛盾很大,而运煤所需的设备器材较易解决;电网规模不大,分布局限,电压等级不高(都在 22 万伏以下),经济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有限;许多负荷中心,同时需要大量的电和热,而全国各负荷中心,原来都很少有热电站,因此,新建的大中型火电站,较多的是靠近负荷中心。现在这些情况有了较大变化,就燃料地建站的布点形式增多,在全国重点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都将有步骤地建为煤电基地,北电南送,西电东送,以缓和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给铁路带来的压力。但这种布点形式,特别需要注意与煤基地建设的配合。在建设时间上,应先抓煤基地,再抓电站,煤电紧密连接;在规模上要相互适应,尽量吃低质煤;在输电距离上要适中,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压等级的提高, 再逐步延长输电距离,扬其长而避其短。同时,还不能忽视在负荷中心建站的必要性,特别是要多发展联合供电供热,以提高煤的热利用效率,节约一次能源。为此,在煤炭运输上,还应因地制宜,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在新建、改造铁路线路的同时,更多地利用水运、铁海联运,研究试验管道运煤,以降低煤炭的运输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