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空间评价的方法

工业布局,包括全国工业的总体布局、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布局。与此相对应,投资效果的空间评价方法也可分为 3 类。

  1. 总体布局的投资效果评价方法

通常是沿用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评价方法。考核宏观投资效果的指标常用的有建设周期、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未完工程占用率、平均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其中前 4 个指标,都局限在建设阶段,而且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投资效果。如建设周期,只反映建设进度;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即新增固定资产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只能反映潜在的投资效果,而反映不出已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否能发挥效益。有时候, 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虽然很大,但如果能真正发挥效益的比重不高,已形成的生产能力相当一部分放空,就不能说投资效果是好的。同时在按年计算时, 本年新增的固定资产,是在上年结转过来的未完成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完全是本年投资的成果,即计算公式中分子与分母不相对应;未完工程占用率(即未完工程累计投资额占当年投资额的比重)只是从建设过程中资金占用的角度来反映投资效果;平均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只能反映某一行业投资效果的升降趋势。所以这 4 个指标,都不能反映出整体的投资效益。第五个指标为投资效果系数,其计算式是:

投资效果系数 = 某时期国民收入增长额

某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其涵义是:投入一元的投资能增加的国民收入。系数越大,表明新增的国民收入越多,投资效果越好。投资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有一个时间间隔, 即“时滞”,假定时滞为 1 年,则上式可改为:

投资效果系数 = 次年国民收入增加额

本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这个指标的优点是:

  1. 是上述 5 个指标中,唯一能够从资金投入与产出比例上来反映投资效果的指标。

  2. 综合性强。这个指标的计算式可以推导出另一个计算式:

国民收入增长率=投资率(投资额占国民收入之比)×投资效果系数

它反映了国民收入、投资规模、投资效果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时期内,投资率或投资规模是有限的,而提高投资效果的潜力却比较大,因此,要取得国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关键在于提高投资效果。这一点在宏观投资决策上是很重要的。

  1. 这个指标是国际通用的,便于同国际进行对比。前苏联和东欧宏观评价投资效果都采用这一指标,在欧美国家则采用这个指标的倒数——边际资本系数,其计算式是:

边际资本系数 = 某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某时期新增国民收入额

其涵义是:增加 1 元的国民收入,需要多少投资。需要的投资愈少,说

明投资效果越佳。

但这个指标也有缺陷:

  1. 国民收入的增加,并不完全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仅从资金角度看,增加流动资金,或加快资金周转,或提高原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都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不能把国民收入的增加,都归功于固定资产投资。所以这个指标有些夸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

  2. 这里讲的国民收入,仅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净产值,而且又不包括折旧,所以不能反映全社会的最终产品,而投资总额则同时包括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投资,所以分子与分母不相对应。

针对上述缺陷,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改进:

  1. 从国民收入增加额中,分解出由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部分。但这个分解难度很大,所以一般还没有采用。

  2. 把计算式中的“国民收入增加额”改为“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额”, 同分母的投资总额相对应。

但也有人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决定中国国民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既然这是主导因素,那么,用国民收入增加额与投资总额作对比,计算投资效果也是可以的。按这两种计算口径计算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见表 14)。

笔者认为,从布局角度看,这个评价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 14 按两种口径计算的中国各省(市)区投资效果系数对比

(1981~1989 年)

省(市)区

按“国民收入增长额”计算

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计算

全国

0.162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2560

京 0.4271

0.2296

甘 0.3179

0.2141

皖 0.3142

0.2021

贵 0.3066

0.1987

云 0.2973

0.1900

鄂 0.2909

0.1865

浙 0.2825

0.1847

川 0.2822

0.1843

豫 0.2745

湘 0.2742

闽 0.2720

沪 0.2575

粤 0.2515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0.1785

吉 0.2491

0.1759

0.1748

苏 0.2490

内蒙古

0.1708

陕 0.2438

0.1656

辽 0.2419

0.1612

内蒙古 0.2288

0.1581

鲁 0.2267

0.1547

冀 0.225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1496

赣 0.2080

0.1387

宁 0.2054

0.1356

桂 0.2028

0.1342

新 0.1881

0.1284

津 0.1772

0.1145

晋 0.1624

0.1128

黑 0.1528

0.1062

青 0.1095

0.0990

0.0980

0.071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历史统计资料汇编

(1949~1989)》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用来对比分析投资地区分配的效果。但不能直接反映投资对特定地区的影响,严格说来,达不到投资空间评价的要求。

  1. 部门布局的投资效果评价方法

主要从部门、行业的技术经济角度,根据项目布局的指向性,寻找最佳区位,从而获得最大的项目或部门效益。常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平均单位综合生产能力投资,其计算式是:

平均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 某行业本期投资总额

某行业本期新增能力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各部门、各行业投资效果的升降趋势,但这个计算式

本身存在两个缺陷:

  1. 式中的分母部分,一个部门、行业只能选一种代表性产品的生产能力,而实际上一个部门、行业的主要产品往往较多。即使是单一产品的行业, 如煤炭,也有采煤、选煤之分;电力,也有发电、输变电之分,所以行业新增生产能力只反映出一部分。而分子部分的投资总额则包括部门、行业的全部投资。

  2. 从布局角度看,由于这个评价,主要是从部门、行业要求出发,侧重于企业“区位性”的研究。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各部门各企业的最佳区位, 未必就是区域经济活动最佳的地域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部门、企业各自争夺最佳区位的斗争(即空间摩擦),常常造成区域的结构性缺陷,其结果既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将使部门、企业的区位效益受到损害。因而这是一种不完善的投资空间效果的评价。

  1. 从区域角度出发的投资空间评价方法

这种评价是投资空间评价的主要方法,即分析某一项或若干项重大项目的建设,所引起的区域人均收入、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业人口的增加,对相关行业、企业的连锁效应,区域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但这样的评价,缺乏一个“参照空间”,无法在区际间进行效益对比,如无法直接判断这个或这批项目,如果不摆在本地区, 而摆在另一个地区,所产生的区域效益到底哪个更大。

以上分析说明,上述 3 种评价方法对投资的空间评价而言可以用,但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不能只靠这些方法还需要确立区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评价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