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工业布局

(一)重工业结构及其空间差异

  1. 世界重工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从世界工业发展历史看,尽管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但工业的大发展,还是在以机器制造机器的近代重工业产生以后,而不是在这以前。科技革命总是在重工业领域内表现出来,然后逐步推广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这是因为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主要来自重工业。而每一次科技革命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促进重工业的飞跃。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煤铁采掘工业、钢铁工业及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并使工业向城市集中,大城市惊人迅速地增长;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能源工业及大耗能工业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并使工业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各地地方资源的局限;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宇航等工业的崛起, 工业布局有了更大的机动性。在这个过程中重工业结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在初期,重工业结构主要是煤、铁等采掘工业、钢铁等原材料工业和一般的机械工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结构比较单纯;到现在,重工业已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生产系统。在发达的工业国家,重工业结构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传统的重工业部门或者是由于资源的减少以至枯竭,或者由于设备、技术、工艺陈旧过时,国际竞争能力削弱,市场缩小而出现停滞以至衰落;另一方面,尖端技术工业方兴未艾,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结构性变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经过多年的积累,传统的重工业部门长期占主导地位,而新兴的工业部门已达到的生产规模还不够大,不足以弥补老工业部门的减产,由此造成整个工业增长率下降,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衰退”。在新旧结构交替之际,无论是传统工业的“再工业化”,还是新兴部门的高速增长,都需要大量的固定资本的投资。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在整个工业设备利用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的同时,传统工业部门的开工率更低,资本家缺乏投资的动力,即使是在号称世界最富有的美国,近几年来,固定资本的投资不但没有大量增加,反而出现下降趋势。投资的削减,使重工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放慢,由此又产生了结构性失业。其特点是:(1)传统工业的失业率高,突出的是钢铁工业。反映在地区分布上, 凡是新兴工业较集中的地区,失业率较低,如美国南部阳光地带的得克萨斯州失业率为 8.4%,而传统工业较集中的北部密执安州的失业率则高达 16

%;(2)新兴尖端技术工业的发展虽然也开辟了就业机会,但因为这类工业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水平高,对于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对工人有较高的选择性,使得传统工业部门中的大量失业工人难以适应,就业困难,没有熟练技术的新工人更难找到工作。

从世界范围看,重工业结构的调整,更加深了工业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真正的尖端技术工业,还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缺资金, 二缺技术,或者有资金而严重缺乏技术,这类工业还很少,许多国家还基本上是空白,重工业结构的空间差异日趋扩大,而这些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采

掘工业,由于发达国家结构性衰退,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不合理,靠初级产品的出口,很难换回尖端工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技术,要适应世界工业发展的趋势,调整其重工业结构就更加困难。

尽管重工业结构变革是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基础工业不再具有重大的国民经济意义。不管工业结构如何变化,也不管尖端技术工业如何发展,作为提供起始原料的采掘工业和作为整个工业基础的原材料工业, 仍然是制约工业以至国民经济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要建立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重工业结构。

  1. 中国重工业结构及其区域差异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发展,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重工业内部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发展薄弱而又残缺不全的重工业,已变为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这对加速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加强自力更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能力,加强国防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但同时,中国也存在着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以及加工工业与采掘工业、原材料在空间分布上不协调的矛盾。

按照中国工业分类,重工业分为三大部类:(1)采掘工业,主要包括黑色和有色矿采选、采煤、采油、化学矿开采、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采选以及采盐、木竹采运;(2)原材料工业,主要包括黑色与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电力与蒸汽、热水生产供应、石油加工、煤焦、煤气及煤制品、化学、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纤维;(3)制造业,包括化肥、农药、医药、橡胶及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器具制造。

表 21 中国及各地区重工业结构(以重工业总产值为 100%)

地区

采掘工业

原材料工业

制造工业

全国 东北区辽

吉黑

黄河中下游区京

津冀鲁晋

内蒙古豫

长江中下游区沪

苏浙皖赣鄂湘

东南区闽 粤 桂 琼

西南区川 贵 云 藏

西北区陕 甘 青 宁

15.23

6.49

10.6

34.75

13.47

1.27

4.37

11.69

14.71

30.72

22.09

14.90

3.85

0.0l

2.20

2.43

9.12

15.59

4.14

7.68

5.97

7.27

4.47

9.17

22.58

9.10

8.20

9.65

12.31

40.0

14.60

6.76

11.02

15.62

16.92

40.20

39.12

46.58

32.86

28.87

33.96

40.38

35.70

34.5l

30.66

34.44

42.70

28.80

32.30

37.66

27.50

25.78

35.30

34.33

36.01

34.96

30.18

28.49

31.11

29.17

20.97

30.80

29.00

30.15

39.19

28.18

34.70

19.10

54.33

51.78

32.69

28.57

45.19

46.93

56.47

34.82

52.57

58.34

59.93

53.80

54.60

34.84

35.21

56.30

63.84

62.32

70.30

71.79

55.58

50.08

59.85

57.31

63.83

64.24

64.39

61.66

54.84

60.10

62.80

60.2

48.50

30.90

50.70

74.14

34.65

32.6

50.38

31.2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中国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在重工业结构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较高,基本上属自给型。某些高级原材料需要进口一部分,而矿产品则可以出口,但如表 21 所示,国内地区差异较大。东南、西南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偏低,特别是采掘工业比重更低;黄河中下游区、西北特别是东北地区,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特别是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与此相对应,东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区制造业比重最高,均达 60% 以上。

东北、西北重工业比重大,原材料主要用于重工业,因而东北、西北原材料基本上是区内平衡,但有些原材料产品需要大量调出或调入。东北可调出大量原油和石油制品、钢铁,需要大量调入煤炭;西北可大量调出有色金属,而需要调进钢铁、石化原料。长江中下游区和东南区,尽管其重工业比重较低,但重工业中制造业比重高,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重工业的绝对值

很大,能源原材料消耗多,采掘、原材料工业差距较大,因而是能源原材料的主要调入区。西南原材料基本自给,黄河中下游区则因煤炭产量特多,80 年代原材料工业发展较快,是全国采掘原材料产品的主要调出区。

重工业结构的这种区域差异的形成,既有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还有工业布局上的原因:(1)新中国建立多年来,在主观认识上, 在处理采掘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的关系上,有忽视采掘工业的倾向。在处理原材料与加工工业的关系上,有重加工、轻原材料的倾向,或过分偏于某种原材料工业(如钢铁),而忽视其它原材料工业的倾向;(2)从客观上看,采掘、原材料工业特别是采掘工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产品比价不合理, 利润率低,积累慢,也影响到采掘、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3)在布局上,在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东部沿海地区,过多地发展了耗能耗料高的加工工业,而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本应优先发展采掘及与之相适应的原材料工业,但在重工业向西推进过程中,特别是“三线建设”高潮中,过分偏于国防工业、机械工业;(4)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大多体积笨重,一般不宜于在产地长期大量贮存,要及时运出,对运输条件的要求较高,这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要求运输先行,至少是同步建设,但多年来,新中国交通运输投资少,发展缓慢,成为采掘、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从而更加剧了原材料、燃料的全国性紧张。

当前急需调整重工业结构,把矿山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特别是要把能源工业作为战略重点之一,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协调重工业三大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建设过程中,同时调整工业布局:(1)控制大耗能耗料工业在缺能少料地区的膨胀,(2)引导其向富能富料地区转移,使重加工工业尽可能接近能源、原材料产区,使重工业结构和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化,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布局中的主要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