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济圈

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是世界发展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地区。为了增强对欧美贸易集团的抗衡力量,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要求在地区内进行协调和合作。特别是日本,对于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最为敏感,更积极主张在亚太地区实行经济合作。但由于亚太地区的人种、语言、宗教、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生活方式多样,不同于欧、美。因此,一般认为,只能以一种松散的经济共同体的形式出现。正由于此, 亚太经济圈的构想也多种多样:

一是日本提出的亚太经济圈。范围主要指西太平洋地区,形成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一体化合作组织。合作内容包括贸易、教育、文化等广泛领域。实行对外开放,不仅内部成员国相互开放市场,也对欧美国家开放。

二是日本提出的东亚经济圈。由日本、“四小龙”及东盟其它 5 国(泰

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共 10 国和地区组成。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上的合作,由日本带头,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加强经济实力,同欧美相抗衡。在圈内,东盟国家追赶“四小龙”,“四小龙”追赶日本,形成国际雁行模式。

三是韩国提出的黄海经济圈。涉及中国及台湾省、香港、朝、韩。以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14 个沿海开放城市、5 个经济特区为目标。中国围绕黄海的 5 省(辽、冀、鲁、苏、浙)3 市(京、津、沪)经济实力雄厚, 为黄海经济圈奠定了基础。韩国则集中力量,在西海岸建设沿海大工业区。达到中韩在经贸上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是环日本海经济圈,或东北亚经济圈。涉及中国东北区、朝鲜、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蒙古。陆地面积 828 万平方公里,占亚洲总面积的19%。人口 2.9 亿,占 10%。在这片区域建立跨国合作的经济圈具有有利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东北亚地区是亚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韩在

80 年代年增长率高达 9%和 8.8%,日本是西方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80 年代为 3.9%,均高于美国和欧共体。(2)区域自然资源丰富而分布不均, 产业结构形成多层次,人口密度高低不一,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东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口稀少,劳力、技术短缺;中国东北地区人口近 1 亿,劳动力富余,工业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一些;日、韩自然资源贫乏,但经济实力雄厚,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强生产要素的交流,成为有关国家的共同愿望。(3)市场潜力巨大。东北亚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已达 3 万亿美元,占亚洲的 70%,区域内贸易总额超过 1000 亿美元,是极具潜力的市场。(4)区位和交通条件好。中国的珲春,俄罗斯的哈桑区,朝鲜的先锋郡,由图们江连在一起通向日本海。处在图们江三角洲上的海港有:俄罗斯的波赛图港、扎鲁宾诺港,朝鲜的先锋港、罗津港,中国还可在珲春市的防川建内河港,由此到海参遂可比大连近 990 海里,到日本

的新泻可比大连近 600 海里,而且这里铁、公路都便利,建立跨国联合开发区十分有利。

东北亚经济圈的建设,以联合开发中、朝、俄 3 国交界的图们江三角洲

地区为先导。计划用 20 年时间投资 300 亿美元,兴建一个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第一阶段,先在中国的珲春、朝鲜的罗津、俄罗斯的波谢特港建立一个 1000 平方公里的小三角跨国经济特区;第二阶段将其面积扩大 10 倍达

10000 平方公里,形成从延吉到朝鲜清津和俄国海参遂的大三角跨国经济特区,大规模建设基础工业、加工工业、轻工业、辅助工业和大型基础设施系统。

从近期看,建立亚太地区大范围的类似欧洲经济圈的一体化组织是不可能的,但以东南亚经济圈的建设起步,推进闽台港粤大中华经济圈的建设, 并加强中国东南沿海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逐步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可能的。

亚太经济圈当前的经济实力比西欧、北美略为逊色。国内国民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价格计算约相当于西欧、北美的 66.7%和 57%;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与西欧、北美大体相当。据世界银行资料,亚太地区近 30 年的经济增长率为 6~8%,90 年代仍可保持 7%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基本上 10 年可翻一番,到 2000 年总产值可能增加到 10 万亿美元,从而在下个世纪初,与西欧、北美在经济实力上达到势均力敌、三足鼎立的程度,大三极格局基本形成。这一三极格局是世界经济的主体,其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4, 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大体占国际贸易总额的 3/4。它们不仅是国际商品、劳务市场的主体,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的贷款人、借款人,即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的参加者。这一大三极格局,也就是未来世界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

  1. 多极化苗头初露

在大三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美、欧共体和日本。它们构成大三极中的小三极,也是核心三极。它们对世界经济具有更大的影响力:(1)经济实力强大。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近 2/3,其中美国和欧共体各占 1/4 左右, 日本占 1/6 左右;(2)世界最大的市场。吸纳了世界商品进口总额的 57%以上,出口占世界总额的 58%以上,即吞吐着世界国际商品交易量的近 3/5;(3)拥有世界最大、最多的商业银行、金融中心,包括最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

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4)拥有世界最多的科技人才、最多的科技研究和发展费用以及最多的技术专利,在科学技术的主要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5)控制了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在这些组织中拥有决定大政方针的投票权。因此,这小三极的经济动向,对其它国家、地区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小三极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小三极本身就是不平衡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是由美国主宰世界的单极时代,其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当时的苏联,西欧主要国家(如英、法、西德)大大低于美、苏, 日本又低于英、法、西德,这些国家当时都不是美国的对手。但从 60 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西欧崛起。在经济增长率上,日本大大超过美国,欧共体除个别年份外,也都超过美国;在金融实力上,日本后来居上,世界商业银行排名前 9 位全是日本的,美国最大的银行仅居第 12 位。1989 年底,日本

净债权近 4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而美国净债务超过 6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在国际贸易上,1981 年以来,日本、原西德一直保持巨额顺差,而美国则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从发展趋势看,小三极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日本虽然异军突起,咄咄逼人,但要主宰世界还力不从心;美国虽已失去霸主地位,但还在发展,并未真正衰落,仍然是世界最发达和最富裕的国家;欧共体以欧洲经济圈为后盾,正在重振雄风,不会丧失其一极的地位。它们之间还将是相互依存、又相互摩擦和斗争,并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空间格局。但小三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苗头也开始显露。

中国(包括回归的港、澳、台)是世界最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大国之一。按照 80 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发展的良好势头,可望于下个世纪前 10~20 年内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当然,按人均值计还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据美国著名智囊机构综合长期策略委员会的预测,如果用“购买力对等”方程式计算,将人民币折算成美元,199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1.4 万亿美元,美、日、前苏联分别为 4.5 万亿、2.3 万亿和 2.2 万亿美元。到 2010

年,中国将达 3.8 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上述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的折算系数明显偏高,9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折成美元的总额明显偏大。现在一般认为,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500~ 700 美元,按此计算,1990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5500 多亿元。按中国第三

步战略目标,2050 年前后可达到 2.2 万多亿美元,接近于日本 1990 年的水平。也可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

前苏联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 2.2 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今后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是与东欧一起同西欧组成大欧洲经济圈;二是独联体单独发展成为一极。

因此,到下世纪中叶,世界的小三极格局有可能发展为四极、五极。 三大极的格局也可能出现多极化。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工业化国

家、地区,现在经济已相当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些已达 1 万美元左右, 产业结构已有别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再经过一二十年或四五十年的发展和组合,可能形成几个与大三极并驾齐驱的经济圈。这包括欧佩克国家集团、南亚大陆、拉美地区。从而大三极发展成为四极、五极或六极。总之,多极化是一个大趋势。

地区经济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将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1)

在各经济集团、经济圈内,可促进专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2)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3)改变国际交易地位,优化贸易条件;(4)加强国际竞争,提高经济效率;(5)生产要素易于流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些将促进圈内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各“圈”内经济的较快发展,也有利于加大世界经济技术的交往,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相对稳定。多极化的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竞争,优胜劣汰,也将使世界生产体制走向合理化。但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多极化的发展,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的挑战:(1)格局方面的挑战。在新形势下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得不重新寻找自己在多极格局中的位置;(2)竞争方面的挑战。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将加剧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优胜劣汰的竞争;(3)壁垒方面的挑战。区域集团化都有一定的排它性,这可能给被排斥在外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消极影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甚至还有被“赶出”真正积极参加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危险。

多极化发展是不平衡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之一,它又将加剧两极分化的发展。两极分化和多极化,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在不断壮大自己经济的条件下,积极参预国际经济,特别是加强和深化南南合作,以集体的力量来建立起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以上是就世界范围来讲的。从一个国家内部来看,新技术革命也将使国内出现经济中心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因为新技术革命,已开始向集聚论和规模经济提出了挑战。在传统的工业化阶段,企业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企业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多的利润和更强的竞争能力。因此,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一直是布局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一方面由于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新的需求要求新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技术突变的步伐大大加快,产品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引起生产的多变性。在多变的环境中,是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规模愈大,组织层次愈多,信息反馈渠道也就愈长,常常造成决策缓慢;庞大的技术装备系统,内部成龙配套,牵一发而动全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转向、结构调整都很困难,应变能力差。和大规模相反,小企业具有“船小好掉头”的灵活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便于根据信息反馈,更新设备、调整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最近十几年中,在美国就业、市场、出口、赢利方面,中小企业都比大企业好。最赚钱的汽车公司,已不再是大企业, 而是中等规模的汽车厂;最赚钱的钢铁公司,无论在美国、瑞典,还是日本, 也多是中小型特殊钢厂。因此,企业规模小型化,相应地,布点分散化,小型高技术工业园的涌现,地方经济的发展,包括像中国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 将引起经济中心多极化和区域经济网络的多层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