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业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内在矛盾

工业分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揭示这些矛盾及其根源,探讨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途径,使生产分布尽可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就构成了工业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生产发展对生产地区分布提出的要求,同既成的生产分布状况之间的矛盾,是工业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主要矛盾。

工业分布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当一个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个社会形态以后,新社会就会对生产分布提出新的要求,而在旧的生产方式下已形成的生产分布状况,却往往同这种新的要求是矛盾的。

从历史上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的目的不是生产产品,而是生产剩余价值。要求生产的地区分布,最有利于资本家和资本家集团掠取更多的市场和原料地,把一切自给自足的、孤立的经济单元,变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总体系中的一部分,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在封建社会形成的生产分布的自给性、分散性、狭隘性和闭塞性,却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分布提出的新的要求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就力图改变这种旧的生产分布状况,从而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分布的基本特点:自发的、广泛的地域分工,高度的地区专业化,工业生产向大城市的集中,生产的远离原料和消费区,发达工业国和落后农业国的尖锐对立;在一个国家内部,又是繁荣区和萧条区的同时并存,等等。这种生产分布,在局部范围内有其合理的因素,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空前发展,但在全局范围内则是不合理的,它加剧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破坏了生产发展所必需的正常条件,特别是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天然资源的浪费与破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目的是创造日益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生产的地区分布,最能适合于生产自身的发展以及其它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具体地说,也就是要求工业分布能逐步把国家各部分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 特别是那些过去未经开发的或很少开发的地区的资源,吸引到国民经济的流转中来,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促进各地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各地区内部以及各地区之间建立起生产、原料、消费之间的正常联系,以消除运输上的浪费,加速国民经济的周转;有利于工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相互接近并统一起来,以缩小并最后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边疆的巩固,保证社会安定。显然,从旧社会继承下来的生产分布状况,是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工业地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从生产发展对工业分布提出的总要求出发,科学地分析和估价已形成的生产分布状况,探讨改变这种分布状况的途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要求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分布。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自然资源的发现,经济结构的变化,又会对生产的地区分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而又产生新的矛盾,再解决,再发展,以至于无穷。而每一个阶段矛盾的解决,必然是使生产分布进一步合理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生产分布提出的新要求同既成的生产分布状况之间的矛盾,是工业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矛盾,它决定着生产分布发展变化的性质、特点和方向,并且是处理工业布局中其它一切矛盾的基本依据。但这个矛盾不是孤立存在

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进一步研究解决以下几组矛盾。1.工业部门的布局要求同地区条件的矛盾

工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大的方面分为轻工业与重工业、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主导工业与其它非主导工业,它们内部又分别包括许多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所有这些生产部门、行业、企业,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而在布局上,既有某些共同性的要求,也各有其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满足得越充分,布局的效果就越大。概括说来,工业布局所需求的客观条件,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劳动力条件等等。这些具体条件本身在地区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同一生产部门, 分布在客观条件不同的地区,其经济效果是不一样的;同一地区,适于发展的生产部门也不同,对这些部门的发展可能很有利,但对另一些部门的发展可能不利,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就产生了生产部门的布局要求和地区条件的矛盾。因此,工业地理学需要具体研究各工业部门的特点及其在布局上的要求,并对照着研究各地区发展各工业部门的客观条件,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分别选出各部门、各种企业比较理想的分布区域。由于布局要求的多样性,而所需诸条件在同一地区却很难达到完满的结合,往往是具备了这个,又缺少了那个,因此所谓比较理想的分布地区,只是相对其它地区而言,事实上万事俱备、完全符合于布局要求的情况是少见的。这就要进一步研究各个区域, 对某个或某些部门的布局,已有哪些条件能够满足,满足的程度,哪些条件还不具备,如何创造——是在当地创造条件合适,还是通过与外地协作来满足合适?或者说,已有的条件如何充分利用,不利的条件如何改造、克服, 使之与布局要求尽可能相适应。

在部门生产布局所要求的诸条件中,按其作用讲有主要和次要之分,按创造的可能性讲则有难易之分。当现实诸条件与布局多方面的要求不能都适应时,就要根据具体部门、企业的特点,在其布局所需诸条件中,分清主次和难易。有时可以主要条件为基础,来逐步准备相对次要但不可缺少的条件; 有时则要对比分析创造条件的难易及其总的经济效果,来确定具体的布局形式。

  1. 部门布局与部门布局之间的矛盾

任何生产部门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因而某一生产部门的布局,也必然要受其它生产部门布局的制约,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其它生产部门共存于一个经济区域之中,构成不同的经济综合体。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各生产部门在空间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是工业布局合理化的主要要求。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是工业与其它产业以及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按比例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农业的比例失调,工业不能有效地带动农业,农业对工业缺乏支撑能力,造成工业区与农业区的对立。

在工业内部,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由于矿产品的消耗量大,体积笨重,占用运输工具多,有的本身价格低廉,不值得花大量运费,有的含杂质多,无效重量大,这些都要求采掘工业的增长幅度大于加工工业,并要求

二者在地区分布上尽可能互相接近。但实际上,由于矿山建设比较复杂,建设时间较长,而且受自然资源地区分布的限制,不是有加工工业的地方,都可能发展相应的矿山,从而也容易产生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在发展速度和地区分布上不相适应的矛盾。

更常见的是企业之间的“区位摩擦”和争夺稀缺生产要素的矛盾,导致工业结构中的畸轻畸重和工业分布上的过密过稀,产业关联度低,核心与外圈反差强烈。

因此,工业地理学在研究工业布局时,不能只着眼于工业本身。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固然需要认真考虑工业本身的特点及其所需要的资源、技术、设备、原有基础、市场需求,也要考虑工业分布区域的农业状况、交通运输通讯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公用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情况,要很好研究、把握工业与其它产业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以至相互排斥的关系。单就工业而言,不同行业和企业,在布局上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工业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站在国民经济总体的高度上,根据各产业、行业和各类型企业各自的经济技术特点及其区位要求,以综合效益为依据,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变相互矛盾为相互推动,从而促进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1. 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矛盾以及部门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个区域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整体的组成部分,促进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各地区在总的国民经济中以及在它的发展前途中,都占有一个恰当的地位,分担一定的任务,消除国家某些区域畸形发展而另一些区域异常落后的现象,是社会主义生产布局的重要方向。但由于自然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平衡,各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自然条件的不同,原有经济基础和技术专长的不同,人口数量与民族构成的不同,形成了国内各部分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为了合理利用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家对各区域确定了不同的生产专业化方向,不同地区对国家担负着不同的生产与协作任务。根据各区域在全国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国家的建设项目,就不可能也不应当平均分布在各个区域。为了保证重点地区的重点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配上,也就难以同时满足各个区域的需要。这就产生了重点地区与一般地区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统一于全国生产发展对生产分布所提出的总要求。在这个前提下,再根据当地的需要与可能,安排区内的生产和基建,而不能打乱根据全国生产发展的总要求所确定的生产布局的总体部署。

一般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各个区域,要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地制宜逐步地建立起以下三大类生产部门:

  1. 面向全国的工业部门,即最适于当地条件、能取得最大经济效果的骨干企业,一方面作为区内国民经济的骨架,同时以自己的专长,对全国作出贡献;

  2. 对区内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地区性的燃料、原材料工业和支农工业以及配套的交通运输业,这是地区经济的基础和先行;

  3. 一般自给性部门,主要是日用轻工业。

这样,既可使地区经济的发展,避免封建社会生产的分散性、闭塞性, 又可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地区生产的片面化与单一化;既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生产条件,有利于各生产部门的协作配合,收到互相促进之效,又可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保证区域间合理的运输联系。但是,这三大类生产部门之间, 主要是第一类与第二、三类生产部门之间,在发展过程中也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常常表现为部门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即条条与块块的矛盾。

从整体来讲,部门布局往往是从全国总的需要出发,对比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来安排的。如果单从某个地区来看,有时安排在本区的某些项目,并不就是本区经济所急需的,而本区急需的,又未必能分布在本区。由此产生国家的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的需要和居民的合理要求之间的矛盾。

部门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有时也表现在以下情况上,即中央分布在地区的各个项目,是分别由中央各有关部门管辖的,而地区性的项目, 又是分别由地方各有关部门管辖的。同一地区内各个项目的隶属关系不同, 如果企业的协作只局限于本部门所属企业范围之内,各部门只分别考虑所属企业的生产条件和地区分布等情况,而不注意统一组织区域内各企业有效的生产联系,就会产生以下问题:

  1. 同一区域,一方面把某些原料、半成品、零部件和制成品运往外区, 主要是运给本部门所属企业,而另一方面,附近的企业却又要从外区(主要是本部门所属企业)调入同类产品;

  2. 造成许多远距离的区际协作,而每一种协作供应量又为数不多;

  3. 产生许多重叠的、为部门内部企业生产协作服务的供销机构。

这些不仅会造成产品的远距离运输和对流运输,又使分布在同一区域内的各企业在经济技术上难以协调地发展,增加了部门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这就需要从全局出发,打破隶属关系所造成的隔阂,按区域组织区内各企业的合理协作,把部门原则和地区原则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地方主义倾向,只从本地区的需要出发,只顾区内企业协作的方便,搞地区垄断、地区封锁,任意打乱必要的区际生产联系,破坏全国的统一市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生产分布的矛盾是多方面的,而且相互渗透,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并把它和其它矛盾联系起来研究解决,才能正确揭示生产分布发展变化的规律,回答生产布局问题,这也就是工业地理学的特殊研究领域。

面对工业地理学的研究领域,由于要求不同,侧重点也可以有所不同。既可以侧重于从技术经济角度来进行研究,也可以侧重于特定国家、特定地域工业分布状况的描述与解释,或者侧重于直接面向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建设,研究、制定工业布局规划。本书是“经济地理理论丛书”的一个分册, 根据“丛书”的要求,把研究重点放在工业布局理论、方法的探讨和运用上, 揭示和阐述工业布局一般的规律和问题。为使理论阐述能接受实践的检验,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书中也将涉及到具体国家、具体区域的某些有关情况,但这只是进行实证分析,而不是系统分析特定国家、特定区域的工业分布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趋势,也不是回答特定国家、特定区域的工业布局问题。书中的理论阐述,可为国家和区域的工业布局战略设计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和观点,但不宜机械套用。具体问题,还须具体分析。在一本书中,不可能也不应当要求它为解决所有工业布局问题提供现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