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

  1. 结构调整的导向、目标和模式

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和目标的抉择,或者说沿着什么方向变化,预期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格局,不能凭主观愿望,也不宜简单地以某个、某些国家结构演变的历史轨迹为准绳,而必须从区域所处发展阶段、基本条件、潜力、已有结构的特点、以及全国地域分工和总体布局趋势的要求出发,在多因素综合限定的界限内来进行抉择。

任何一个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不是简单地截长补短,关起门来搞自我平衡,而必须把握区外以至国外的经济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综合考虑区内外两个市场的需要,处理好两个市场之间的矛盾。既要努力创造、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占领区外以至国外市场,并占据相对有利的地位;又要敢于开放自己的市场,吸引现代经济活力、先进生产要素,将内外部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利用市场机制,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来调整生产结构,实现产

需的有效衔接,摆脱物流缓慢、供需脱节、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素质。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市场导向,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变动最基本的导向,适用于各类区域。在这个前提下,再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在下述 3 种导向中作出各自的抉择:(1)资源导向。即以区内优势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2)结构导向。即由资源主导型向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有机结合的方向转化,直至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3)技术导向。即使区域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也就是在结构调整中,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使高新技术长入经济,直至占主导地位。这 3 种不同的导向,标志着区域经济成熟程度的不同。因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其结构变动的导向应有区别,调整的侧重点要因地而异。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兼顾地区和国家的需要,内循环与外循环相协调。既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以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扩大外循环, 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又提高内部产业的关联度,使内循环畅通,增强地区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结构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协调,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协调。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从工业内部来讲,重点是协调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关系;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看,重点是加强工业向其它产业的辐射力与渗透力,强化其它产业对工业的支撑能力。

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优化的模式是重点倾斜——整体协调。

重点倾斜,主要是指向地区主导产业的适度倾斜;整体协调的基本内容是:(1)重点与一般的协调。即要素的投入,要有主有从、有先有后,同时防止倾斜过度、孤军突出和平均分配、分散资源这两种倾向,使区域内各产业、行业都能在大区经济总体系中占有一个恰当的位置,各自发挥其在产业关联中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2)外循环与内循环的协调。即以外循环促进区内的内循环,以内循环支持和增强外循环,从而使系统内部的关联运动取代以往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而占主导地位,形成有效率的有序结构;(3)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就是国家重点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权益结构角度看,就是服务全国与兴地富民相结合。这是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素质和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 (4)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即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 区域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与对策

区域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与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优先重点发展地区主导产业。现代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地区主导产业的成长;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主要是地区主导产业与其它非主导产业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首先是地区主导产业的阶段性转换。因此,地区主导产业一经确定,就要从投入和政策上保证其得到优先重点的发展,使之超前启动,充分发挥其参予地域分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两大功能。

  2. 提高支柱产业的素质,为稳定和扩大地区经济总量作出贡献,保持

和提高其支柱作用。

  1. 配套发展关联性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即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相关产业,尽可能延长产品链条,这是提高产业关联度、提高资源附加价值,从而提高结构性效益的重要环节。

  2. 积极发展需要就地平衡的自给性产业。强化其对主体产业的支撑能力,减少无效运输和追加的流通费用,加速经济周转,以利于内循环的畅通。由于这类产业,较之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关联性产业,门类最多,覆盖面广,除其中部分因产业、产品特点需要就地就近平衡的,应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在地区范围内相对平衡以外,其它的,有条件发展的就相应发展,不具备条件或自己生产的总费用反比从外区调入高的,就应通过区际交换以求得相对平衡。根据基础—非基础部门的发展理论,区域产业发展系列,重点应放在主要为外区服务的基础部门,逐步降低为区内服务的非基础部门的比重,这种非基础部门也就是自给性部门。

  3. 扶助潜导产业。潜导产业,又有两种类型:一是已具有一些优越的条件、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应加以扶持,使原有主导产业因条件的变化、主导作用削弱以后,新的主导产业可以及时接替上来,保证区域系统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于现在还未形成主导产业的地区来讲,选择和扶持潜导产业就更加重要。另一类是代表工业发展方向、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重大意义的产业。现在一般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对这类潜导产业, 就需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促其生成、发展。世界现代经济的发展史证明,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就要积极培育、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产业素质,归根到底是技术素质。技术素质的提高,关键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技进步,既能改造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又能不断推出新产品,创造新的行业、产业,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换代。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是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速转换的起搏器。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发展条件要求高:(1)高技术必须高投入,技术密集首先是资金密集,其研究开发较之成熟技术和产品需要更多的投入,其风险性也较大。添置高新技术设备也需大量投入;(2)市场需求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场容量不扩充到一定程度,生产就很难大规模持续扩张。而且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起地区要挤进市场难度也较大; (3)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要有较高的综合配套水平,包括良好的人才配套条件,科研配套条件,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原材料元器件仪器设备等一般工业的配套条件。因此,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既要提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积极培育,主动把握高新技术发展所展现的前景与提供的机遇,又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起。在发展策略上,一般应是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逐步扩展的原则,选准几个主要领域跟踪全国和世界先进水平,并注意创新, 力争在少数有地区优势的项目上有所突破;在开发研究实践中,培育、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企业家,推动开发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为下个世纪形成有相当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作好准备。根据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情况,具体途径是:

首先,选好突破口和培育对象。主要是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结合部, 寻找发展的生长点,开拓新的生产领域。选择地区发展水平较高、技术积累较多、在全国同行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的传统工业行业,利用已有基础,抢

先一步研制出技术上领先的新产品,挤占技术制高点,形成规模,并以此引导市场,开发市场;紧密结合地区已有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的主导产业的成长的需求,利用相关产业的基础,在高的起点上,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为地区主导产业的改造提供服务,提高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的同时,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有选择地引进适于在地区扎根的高新技术,吸收消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

其次,重点建设开发试验基地。选择具有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综合条件较好的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若干有新的运行机制的技工贸一体化的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按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统一规划建设, 集中经营,创造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既依托地区已有的工业基础,又参予传统工业的改造,将高新技术“嫁接”到传统产业上,发挥技术辐射源的作用,保证高新技术的经济效益,又开拓了市场; 国家不能大量投资时,就需要在税收、用地、协作配套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引导、促进开发区的成长;要有金融界的介入和支持,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要建立和健全开发区的支撑服务系统,实施全程综合配套服务。以开发区为中心,其它地区现有重点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科研机构, 可因地制宜吸收开发区的创新技术,重点开发某些高新技术应用项目,以利于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促进具有高技术的企业家和能胜任新技术工作的劳动者的成长。这些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应以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 专项用于研究与开发。

再次,直接在国家的开放地区、开放城市设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据点, 吸引当地高科技人才,同时收集科技信息,吸收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管理经验,及时反馈回原地区。

  1. 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一般说来,重点有 3 个方面:(1)大中城市综合功能的加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2)新兴大型工矿区的城市建设;(3)尚无重点城市或城市功能还很薄弱的重点开发区、中心城市的选建。

  2. 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相结合。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不是空间的抽象。一个区域的总体结构,特别是其中的主导产业,要以区域分工、比较优势原理和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为依据,分解、落实到不同地区。只能建立在合理的地域分工的基础上、能利用不同地区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才是一个优化的结构。在产业政策上,向地区主导产业倾斜,相应地,对主导产业的重点分布地区、地点,在区域政策上,也应向此类地区倾斜。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相结合,进行双层调控与诱导,使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结构优化有机耦合,相互推动,才能有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有效率地运转,提高区域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