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条件

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人口在生产发展和生产布局中的双重作用。人作为生产者是劳动力资源;作为消费者,形成产品的销售市场。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生产都是消费,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反过来促进生产。因此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主体的人口,是生产发展和布局的基本条件。

  1. 人口条件的单项指标

人作为生产者,即劳动力资源,对工业生产及布局有影响的主要方面及相应指标是:①在特定时期内人口的绝对数量、劳动力人数(包括就业人数和待业人数)以及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年龄构成,前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程度的静态表现,后者是动态表现,它反映后备劳动力资源的数量;②人口的质量,指人口的科学技术文化素养,即指人的智能。其指标是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如文盲、半文盲的比重,文化程度的构成(如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由于科学在物质部门生产和布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科学的产生、积累、继承、交流、创造、发展,必须通过教育的手段“物化”在受教育的人身上,再通过他们的劳动实践“物化”在劳动对象上,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财富,因此评价地区人口的质量,还应当考查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其指标为每万人拥有高等院校及中专在校学生数、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③人口的分布,包括人口的地区分布, 其指标就是人口密度。也包括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即人口的职业构成或劳动就业结构。还要动态地考查农村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和其它非农业部门转化的速度、规模。

人作为消费者,影响地区市场容量。地区市场容量的大小受以下因素的制约:①地区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②人均国民收入及增长速度;③非生产积累的数量和增长速度;④消费基金;⑤人均个人收入(在中国可分为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平均年工资,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平均年工资,农村社员从集体分得的年收入及其它收入);⑥人均货币购买力及实现的货币支出;⑦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含消费品零售总额);⑧向居民提供物质福利和劳务消费总额。上述指标,都反映地区消费市场量的大小;消费结构, 指衣、食、用、文化娱乐等费用在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消费

习惯、消费者心理,反映地区消费市场的质的方面,并反作用于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习惯的不同,要求地区工业有不同的生产结构,或相应地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地区工业的投资结构,影响工业行业、产品品种的地区分布。

人口的地区差异,有自然原因,有社会历史原因,其中生产的分布状况, 是这一差异最直接的经济根源。这一差异又反过来影响生产的布局。在生产分布一般规律的作用下,工业的扩散和人口的扩散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随着新区的开发、生产空间的扩大,地球上有人定居的地区也相应增多,新的居民点、新的消费市场也相继出现。一般说来,老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对放慢,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对降低,市场容量也相对稳定。而新区和落后地区生产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应高于老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即从总的趋势看,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的相对缩小,会引起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曲线都向全国平均靠拢。但这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大工业的高度集聚,致使“过密”、“过稀”的矛盾加剧,富区和穷区的人均相对收入的差距也有所扩大。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就是如此。美国在 19 世纪 40 年代到 20

世纪 40 年代的时期内,都市地区与非都市地区之间,东北部、西部和南部之间,大区内部富区与穷区之间,人口数量和人均相对收入水平差距的形成、扩大以及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差距的相对缩小,同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的变化,大体上也是一致的。

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西部与东部比较,1953~1957 年期间,工业生产、人口数量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三方面的差距,均呈缩小趋势;80 年代,工业生产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又呈扩大趋势。1953~1989 年总的情况是:工业差距有所缩小,但其它经济总量的差距拉大,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拉大, 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状况,则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作为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人口众多,就大部分地区说,劳动力资源是丰富和比较丰富的,消费市场也有巨大潜力。但由于长期历史上形成的生产分布的严重不平衡,全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如以瑷辉—— 兰州——腾冲一线,把全国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人口密度不到 11 人/

平方公里,而东部高达 233 人/平方公里。按省区划分差别更大。人口的这种分布状况,对地区工业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适于多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以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并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如果其它条件合适,则需要较多地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以较多的物化劳动代替活劳动的占用量。但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一般说,中国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开发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从而产生人口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上的地区差异。这一点也影响着地区工业的发展。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并不好,但工业经济效益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科技力量比较雄厚,熟练工人较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相反,川、云、贵、陕、甘、宁、青等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工业投资相当多,就职工的技术装备看,并不次于沿海地区,甚至还高于沿海一些地区,但工业经济效益较差。原因之一,是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差, 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工业的经验较少。人口地区分布在量上的不平衡和在质上的不平衡,对工业布局产生了相反的作用:量上的不平衡,要求人口密度小

的地区多发展一些技术密集型工业,而质上的不平衡,又使得这些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因此,从长远看,中国既要通过人口有计划的移动,使人口的移动同工业的扩散相适应,更要进行技术的转移, 调整科技文教事业的布局,加快人口稀少地区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从量和质两方面,改善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从而为调整工业布局、协调各地区间生产发展比例创造一个必要的条件。

  1. 人口条件的综合指标

为了便于综合分析,笔者以“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代表地区人口规模是否适度;以“人力资源规模”代表劳动力资源;以“居民消费需求”代表地区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