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工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一)工业结构要素的划分

工业的分类有多种方法,这里着重介绍 5 种分类。

  1. 按各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划分为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在一个区域的工业系统中,直接间接主要为区外服务、其产品大量输出、

承担地域分工任务的部门,即为基础部门;随着基础部门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为满足区域内部需要的部门,即非基础部门。基础部门是决定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它的发展,既取决于区域特殊的优势条件,也取决于区域外部的需求;非基础部门则处于从属地位,其发展主要取决于本区域的经济增长。这两者是相互推动的:区外需求量越大,区域基础部门的产品输出越多,其内部规模经济得以充分发挥,对区内非基础部门的促进作用越大; 非基础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又能支持区域基础部门更快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外部条件及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共同作用、相互配合的结果。基础部门与全部部门之间的比例就是经济基础乘数。确定区域的经济基础乘数,常用的是区位商(或专门化率)计算法。区位商的计算式是:

a ij =

eij E j

ei / E

式中αij——i 地区 j 产业的区位商;

eij——i 地区 j 产业的净产值(或就业人数); ei——i 地区全部工业的净产值(或工业就业总人数); Ej——全国 j 产业的净产值(或就业人数); E——全国工业的净产值(或就业人数)。

一个地区的某个工业部门,如其区位商大于 1,意味着该部门的产品除

区内消费外,还可以向外输出;若小于 1,说明该地区该部门的产品不能满足区内需要,需要从区外调入部分产品;若等于 1,说明该地区该部门产品供需平衡。所以区位商大于 1 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假定上述i 地区 j 产业的区位商(αij)大于 1,则其产品扣除区内消费部分后,可以输出的部分的净产值或为生产输出部分的就业人数,用 xij 表示,则:

X = ( eij − E j )e

= ( eij − ei ) E

= (1 −

1 )e

ij i

i

Ej E j

ij

ij

把地区 i 区位商αij>1 的产业部门的 xij 加总,即得 i 地区基础部门的净产值或就业人数(xi):

Xi = ∑ xij = ∑(1 −

1

)eij

j j aij

将 i 地区基础部门可输出的部分的净产值(或就业人数)xi 去除全部部门的净产值(或就业人数),即得 i 地区的经济基础乘数 mi,即:

1

mi = ei / x i − ei / ∑(1 −

j

a ij

)eij

经济基础乘数越小,表示基础部门占的比例越大,经济专业化程度越高, 一般都是发达和较发达地区。有的地区,经济基础乘数也越小,但区域经济并不发达,这主要是由于其主要工业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与区内非基础部门的发展不协调。

根据上述分类,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向是,积极发展基础部门,强化其对区内非基础部门的促进作用,但非基础部门也要与基础部门的发展相配合、相协调,也就是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1. 以主导产业理论为指导,进行工业分类

主导产业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系统中各个部门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在工业化的各个阶段,有一个或几个部门在工业以至整个产业系统中处于主要的、支配的地位,这就是地区的主导部门。从动态上考察, 地区主导部门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但其共同特征是具有双重作用,或者说集双重职能于一身。一方面,它是全国工业系统中同类部门的主要生产供应基地,同其它地区的同类部门相比,它能以较少投资、较快速度、较低成本和较高的生产率,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产品的专门化率高,主要面向区域外部,参与全国(以至世界)地域分工和交换,以自己的特长,充实、完善上一级区域系统;另一方面,它又是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轮,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它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从而构成区域经济的主体、核心。这两者是不可分的,共同构成地区主导部门的质的规定性。

直观地说,产业结构就是产业的组合与联系。主导部门是这种组合、联系的主导环节。地区工业结构以至产业结构的优化,本质上就是围绕主导部门建立起以主导部门为核心的,有序、有机、开放的区域系统或网络。因此, 笔者从协调主导部门与非主导部门的关系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工业分类系统

(见图 4)。

在这个框图中,工业系统由主导部门、支柱产业、关联性产业、自给性产业以及存在于后三类产业中的潜导产业所组成。主导产业部门以外的其它产业,可以统称为非主导产业部门。其中主导产业的内涵与特点已如上述; 支柱产业,是指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对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有重大作用、但其产品在区内消费的比重较大、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产业;关联性产业,是指直接配合主导产业部门的辅助产业,它们在投入产出或工艺、技术上与主导部门的联系最直接、也最密切,可以说是为主导部门的建设、发展而存在的产业。各地区主导产业部门类型不同,关联性产业的类型也相应不同;自给性产业,是指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性产业以外的其它所有产业,其特点是为区内服务。这类产业内部构成最复杂,根据其内部组成部分不同的特点,又可将其进一步分为 3 部分:(1)消费趋向性工业,是指其产品可运性差,不适于长途大量运输的工业。(2)广布型工业,是指其产品需求量大面广、发展要求条件不高、在地理上可以广泛分布的工业。(3)这两部分以外的,都划入其它自给性工业;潜导产业,是指现在还不很重要、却代表未来工业发展方向,或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 最有可能上升为地区主导部门的产业。

这种工业分类,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上述第一种分类的延伸,它更有利于指导地区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域分工和地区内部结构的协调。

  1. 按产品的经济用途相似、消耗的主要原材料相同、生产的工艺过程的性质相似,对工业进行分类

即按产品的同类性分类,把整个工业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门,大体上也就是划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门。在中国,重工业可进一步划分为采掘、原材料、制造三部分;轻工业进一步划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两部分。还可把工业划分为大类(综合部门)、中类(对大类进一步细分为工业行业)、小类(对中类进一步细分)。多年来,中国把工业分为 12 个大类(如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44 个中类(如把冶金工业进一步细分为黑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155 个小类(如把有色金属工业进一步细分为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半金属等)。世界其它国家也普遍采用按产品同类性划分工业部门,如联合国把工业划分为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制鞋、木制品及家具、造纸印刷和出版、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化学、建材、冶金、机械、电力煤气及自来水等 12 类别。1984 年起,中国在 GB4754—84 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直接把工业划分为 40 个行业。

这种工业分类方法的优点是,划分较细,有利于指导工业结构的选择与调整,同社会需求结构、原材料供给结构、社会分工水平和生产组织发展程度相适应。

  1. 以阶段分工为标志、按工业再生产过程的接续关系进行分类

即把工业划分为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基础工业又划分为:(1)采掘工业

(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的采选、采盐、木、竹采运;(2)原材料工业(对采掘产品进行初加工),包括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供应,石油加工,炼焦、煤气及煤制品,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制品、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加工工业又划分为:(1)轻加工,如自来水生产供应、食品饮料制造、烟草制造、饲料工业、纺织、毛皮及其制品、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缝纫、家具、印刷、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医药、化纤;(2)重加工,包括化学工业、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电气器材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工具制造等。

这种工业分类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动态地研究工业部门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规划各工业部门间在时间上的衔接。

  1. 按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密集度,对工业进行分类

即把工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源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其中前二者又可合称为传统工业,后者可称为高新技术工业。用这种分类法来研究、规划工业结构,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地区工业化的进程,

确定工业结构演进的方向。

以上各类分类法及相应的分类系统,依据不同,是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地区工业结构的现状、提出工业结构演化方向与途径的基础,各有其作用, 读者可在不同场合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