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依据——区域发展阶段评估

前述工业发展条件,发展特点的分析,都是制订今后发展战略的依据。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依据,还需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或地区发展所处阶段作出总体评估。这既是上述分析的延伸,又是今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出发点。只有正确认识地区发展所处阶段,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和面临的任务,科学地确定发展的目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1.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W.Rostow)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提出了历史发展的直线模式, 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依次经历 6 个发展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很低,75%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族和氏族;(2)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这是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社会;(3)起飞阶段。工业革命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生产力飞跃发展,增长成为正常现象;(4)向成熟推进阶段。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经济领域,经济发展虽有波动,但相对稳定;(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群众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成为主导部门。其中,第三与第六发展阶段,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两次重大突破。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这是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划分。其基本思路主要是根据“资本积累水平”和“主导产业的变动”。认为在起飞前提阶段,积累水平在 5%左右;起飞阶段提高到 10%以上;成熟阶段则稳定在 10~ 20%。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的主导部门也相应转换:起飞前提阶段的主导部门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等工业部门;起飞阶段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如纺织);向成熟推进阶段是重工业和其它制造业;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则分别为耐用消费品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包括教育、环境卫生、住宅建设、文化娱乐等。)

发展阶段的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但经济发展历史并不一定都表现为这种直线模式。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初始条件,社会文化特征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主导部门的选择,发展政策目标的制订,必然表现出种种差异。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即使是处在罗斯托所讲的某个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各个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今天,并不一定就是不发达国家、不发达地区的明天或后天。现实的生活说明,世界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元化格局。如按照积累水平和主导部门的变化,中国就早已进入成熟推进阶段。如果说过去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政策偏离了典型的发展阶段模

式,是不正常的,但经过近几年的大力调整,中国和大多数地区的积累水平, 也保持在上述成熟阶段的水平。1989 年,中国积累率最低的湖北和广西,积累率也在 25%和 25.3%。而且积累率水平同地区工业化水平并不完全一致。辽宁是中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其积累率才 33.7%,还低于全国水平的 34.3%;海南、西藏、青海都是中国工业化水平低的地区,其积累率分别为 46.2%、33.9%和 39.7%;陕西工业化水平,在中国处于较低层次,但其积累率高达 60.4%,是全国最高的。就主导部门而论,中国许多落后地区主导部门体系已转向重工业。世界石油输出国家,其主导部门体系的转换同上述发展阶段也极不一致。

  1. 日本学者的阶段划分

日本学者(如井村干男等),参照国内外学者的划分,提出按基本条件

(或称“形态”)与工业化进展程度、贸易结构变化相结合的思路,来划分发展阶段。他们把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分为 5 类:(1) 资源大国型。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丰富,应以丰富的自然、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为基础,促进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为此要提高国内资本积累水平;(2)自然资源大国型。劳动力少而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应首先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重工业,出口原材料。但必须注意逐步摆脱单纯出口原料的状态;(3)资源中等型。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应首先迅速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随后逐步发展其它工业;(4)资源小国型。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比较稀少。应首先发展出口导向型的轻工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发展重点逐步转向重工业,然后转向高技术、高增值产业。(5)石油输出型。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输出比重很高,外汇收入几乎全靠石油出口。由于石油收入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较高,但产业结构很单一,其轻重工业的出口对进口的比例都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贸易依赖程度(即进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由于石油价格的不稳定,对石油收入从而对经济增长影响很大。应有效地利用石油收入,去开发利用国内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来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上述划分,把发展条件、发展特点与发展阶段及今后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其着眼点主要是划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类型,对中国划分区域类型具有参考价值。但没有明确反映出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现在正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又分别要向哪个阶段发展。

  1. 一些西方国家的划分指标

对发达与不发达的划分,或衡量国家、地区的发展程度,是分析发展阶段的基本环节。在这方面,不同国家选用的划分指标也有差异。

美国,主要根据下述指标把全国划分为 3 类地区:(1)相对繁荣区(或发达区)。其标志是,工业化程度较高,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就业比较充分(或高就业率,或就业率上升);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全国平均较多;(2)衰退地区(或萧条地区)。其标志是:历史上已经工业化,但以后生产增长速度多年来越来越不正常,停滞占主导地位;失业率高,成为慢性病;劳动力或资本严重外流;地方财政枯竭;经济自我调整能力低;(3)

不发达地区。其标志是:处于发展道路的起点,跟不上其它地区发展的步伐, 其发展机会也比其它地区少,停滞占主导地位;失业率高,收入、住房、卫生、文教设施水平低;缺乏有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总产出增长速度低。

意大利,主要用以下 4 个指标来划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1)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失业率;(3)人口外流规模;(4)人均社会开支总额。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失业问题尖锐,高失业率伴随着低收入和人口大量外流。改善这种状况,是区域开发政策、特别是“有问题地区”开发政策的主要目标,因而在衡量区域发展程度时,多强调就业率和人口区际流动这类指标。

  1. 对中国各地区发展阶段的评估

中国国情不同。从全国看,就业率高,而且在发展水平高低差别明显的地区之间,就业率的差异很小。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口的区际流动数量有限,流动的方向,也不一定是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相反,由发达地区(一般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向落后地区(一般也是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的流动比较重要。因此,用这类指标来衡量区域发展程度,在中国意义不大。

1985 年世界银行报告书,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换算为美元)作为划分发达与不发达的依据。笔者认为,作为反映一国、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工农业产值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但单用人均值这个指标,而完全不考虑经济的总规模,不考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特点,也会产生判断上的失误。如许多石油输出国家和地区,尽管其人均产值很高,有些甚至高出世界上一些经济大国,但就其经济总规模、社会基础结构、产业结构来看,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类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很高,已进入经济成熟阶段或更高的发展阶段。

参照国内外各种划分的依据,笔者认为,单以某一项指标为依据,很难从总体上判断一国、一地区发展程度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既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是可变的,但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达与不发达的形成,是其诸种主客观因素在动态组合中逐渐演变的结果。尽管随着技术加速律的作用和技术空间推移速度的加快,区域间的发展程度及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可以相对加快,但这种变化,一般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因而发达与不发达及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质的规定性。因此在划分上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及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面的状况,并能反映出发达与不发达所处发展阶段的质的特征。

在研究中,笔者借用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克尔斯提出的关于现代化国家的十大标准、并略加改造,作为评价中国 30 个省市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10 个评价指标是:(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测算时改造为农业占社会总产值之比。由于这是个逆指标,需按反方向评价, 因此测算时,又将此指标改为“1-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之比”;(3)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4)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测算时改为非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