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分工的新因素和新类型

首先是国际分工主导因素的变化。

什么是决定国际分工类型的主导因素?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大卫·李嘉图就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用英国的毛呢和葡萄牙的酒进行商品交换的例子,来说明比较成本原理。这是以自然条件差别决定比较劳动生产率,进而决定国际分工类型的出发点;19 世纪英国的约翰·穆勒和 20 世纪 30 年代的赫克歇尔与俄林,将天赋自然资源说修改为天赋要素说,即认为天赋要素除了自然资源外,还包括劳动力与资本。天赋要素的差异,决定了国际分工的类型。这种比较优势理论的共同点是:(1)比较优势是指一国的静态比较优势;(2)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移动;(3)比较优势只是在发展贸易关系的两国之间相比较而言的优势,即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除自然资源无法直接移动以外,其它几乎所有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转化成的产品)均可部分或全部移动。在生产要素中,知识和技术可以继承、创造, 易于在国际间流动,而且技术对国际分工类型的影响更加突出,科技进步在建立国际竞争优势上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弥补土地、资源、资本、劳动力等方面的不利,而发展起新的出口产业部门,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技术这种要素,尽管原来的禀赋不佳,但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条件,通过主观努力,就可能由劣势变为新的比较优势,改变国家参予国际分工的类型和层次。日本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亚洲“四小龙”走的也是这种创造比较优势、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路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作为国际分工要素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最初的优势,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日益丧失了它的决定作用。

随着这一变化,国际分工类型也将增加新的内容。过去把国际产业分工分为两类:(1)原材料生产与制成品生产之间的国际产业分工,即垂直的国际产业分工;(2)工业制成品内部之间的分工,即水平的国际产业分工。但现在, 在集成电路的生产领域中,国际产业分工既不是垂直的,又不是水平的,有人称它为“往返的国际产业分工”。这种分工表现为国际贸易中出口、进口不同加工阶段的同一商品。如电子工业,因为集成电路是一种中间产品,它的前段工序是极其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而后阶段(即装配阶段)工序则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正因为如此,美国的电子工业,将其前段工序放在美国进行,而把后阶段工序转向发展中国家、地区去装配,然后从发展中国家、地区进口集成电路成品。日本的电子工业也是这样的。这种国际分工对发达国家讲是有利的,对发展中国家、地区来讲,也带来了开拓本国、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机遇,但同时也蕴藏着一种可能性,即名义上虽然也有了电子工业,但实际上不过是发达国家的“电子殖民地”,形成一种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为了防止这种倾向的滋长,必须及时在技术引进中加强吸收消化和创新,首先是大力提高国产化率,逐步形成自己的电子设备仪器、原材料、元器件的综合生产能力,进而向电子机械一体化、国民经济电子化的方向过渡,赢得在电子时代参予国际分工的主动权。

与上述变化相联系的是,在国际贸易中,智力交换将逐步取代商品交换而占主导地位。知识型的技术诀窍、许可证、管理技术等软性技术,将从有形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进行交换,并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比较优势的程度。如果说早期国际贸易中流通的主要是原料商品,现代的国际贸易变成以制成品为主,那么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将越来越变成以高技术及其载体为主。1980~1990 年,办公室机械和自动数据处理机的出口平均年增 13%,通信和音响设备年增 8.6%,电力机械为 8.6

%①,远远高于一般机械设备贸易的增长率。预测到下个世纪上半期,就可取代传统的制成品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商品。知识和高技术含量商品,在开发和研制的早期阶段需大量投资,但随着其发展提高,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会使其成本大大降低,收益大大提高,产品的效率很高,更新迅速,专业化强,是未来产业的核心。

与此同时,传统的国际贸易降到次要地位,国际投资逐步取代国际贸易成为国际分工交换中的主体。这个趋势,在 70 年代末已见端倪。70 年代末来自发达国家的 400 多家大跨国公司在包括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总销售额中,对外贸易额所占比率占了 44%(这一比率称为企业国际化比率)。这里的“对外”,包括出口额和国外子公司的销售额,其中仅国外子公司销售额一项所占跨国公司总销售额比重即达 33%(此一比重称为企业跨国化比率), 从 44%中除去 33%以后剩下的就是出口,即国外子公司的销售额为出口额的 3 倍。可见跨国公司的特征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出口次之。1983 年以来,全球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平均年增 29%,这一增幅比世界贸易的增幅高 3 倍,比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高 4 倍。到 1990 年底,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大约在 1.5 万亿美元左右①。这说明一国利用国内资源在本国生产、然后对外出口的这种传统国际贸易和生产经营模式,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已退居第二位。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资本对另一国相关企业的控制,即一国的厂商、政府或居民把资本投放到另一国的直接生产中去,在该国建立分支机构进行生产经营。它优越于国际贸易之处是它能做为对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并开拓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加强市场竞争垄断地位的强有力手段。这种经营模式逐步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既是国际间比较利益优势改变的结果,又将进一步改变国际间的比较利益优势。

为了适应上述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像中国这类发展中的大国,既拥有劳动力、某些自然资源的优势,也形成一定的技术、研究开发优势,需要通盘规划,发挥多种比较优势,形成更大的综合比较优势。因此,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善于发挥包括人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尽管技术、知识日益成为决定国际分工的主导因素,但人力、自然资源等基础要素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地区参予国际分工的重要依据。关键是要尽可能把建立在基础要素基础上的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嫁接,提高其比较优势度,挤向国际市场。

  2. 抓住时机,接受国外比较优势的转移,扩大已有的比较优势。

  3. 运用动态比较优势原理,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原理的核心是通过利用技术和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动态比较优势。为此,要把发展国际贸易与运用、创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教育,培

① 参阅童书兴:“过去靠资源,现在靠技术”,《经济日报》1992 年 8 月 23 日。

① 参阅庞中英:“国际贸易、直接投资与比较优势”,《福建论坛》,1992 年第 5 期。

养高质量的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制订执行有选择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使某些行业、产品变成世界级别的竞争者;重视对外直接投资, 开展跨国经营,形成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垄断优势是比较优势的特例,因为一国或一公司之所以拥有垄断优势,也是与其它国家、公司相比较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