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梯度推移主导论

  1. 梯度推移主导论的依据

该论点承认空间推移的多样性,但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国内,起主导作用的都是梯度推移。这是因为:

  1. 从理论上讲,推移之所以能进行,一方面是基于扩散地区有其内在的动力与外在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接受地区存在着接受扩散的引力场。推移方向的选择,主要要看接受地区引力场的状况。这里的引力场主要有劳动力场、资金场、技术场、资源场、市场场、区位场。这 6 个引力场中,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技术、产业有吸引力。但由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将随着当地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而不断上升,具有一定技术水平、能适应新技术新产业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有一定限度,因而这个因素对技术、产业的吸引力是一个递减函数,而且劳动力所吸引的技术、产业,往往局限于层次较低的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场、技术场,由于新技术的开发, 新兴产业的建立,耗资较大,技术复杂,特别是现代的高技术和新技术产业, 往往是成群出现,一国一地区往往难以独立进行,因此,资金场、技术场的引力很大,特别是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主导时,以技术吸引技术,是比较高的转移方式,以技术消化技术也最容易,而且这个引力场的吸引力有递增趋势;资源场,由于非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分布的不均匀性,在工业对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资源的储量减少、价格上涨的条件下,资源富集区对技术、产业具有较大吸引力。但由于自然资源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加上某些资源的可替代性,制成品单位原材料能源的消耗量随技术进步而降低,这些都使得资源的吸引力有递减趋势;市场场,由于商品市场是发达地区实现高额利润的重要来源,不断扩大商品市场是发达地区发展生产的基本条件。为了保持经济活力,它们都要通过技术输出带动商品输出,因此市场场的吸引力较大。但在新技术的开发期、产业的创新期,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大, 商品价格高,使用领域也较小,限制了需求,因而削弱了市场场的吸引力; 区位场,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扩散地区的空间距离较近,可以产生级差效益, 比较易于接受扩散地区的辐射力和扩散效应。适中的地理位置,也便于承东启西、北连南进。因此区位对产业、技术也具有吸引力。但随着运输通讯手段的现代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轻型化,可以缩短空间距离,增强生产

要素的可流动性,因而区位场的吸引力随着这些因素而呈递减趋势。

以上分析可看出,6 个引力场都有引力,但强度不同。一般说来,技术场的强度最大,其次是资金场、市场场、区位场,而劳动力场、资源场吸引的范围相对有限。这 6 个引力场在空间上的分布,常常是不成比例的。其中资源场属于自然禀赋;区位既是一个自然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但区位场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其它经济因素的作用;其它 4 个场的形成,都是同经济的成熟程度直接相联系的。吸引力较大的技术场、资金场、市场场,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而资源场、劳动力场多分布在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所以新技术、新产业往往产生于发达地区,其流向首先是局限在发达地区之间, 在同一技术层次的地区之间相互转移的较多。而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存在着技术、资金两大缺口,市场容量也相对有限。弥补技术缺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以资金购置,但在资金也缺乏的情况下,不易实现,通常只能以其资源场、劳动力场,在一定程度上以其区位场来吸引较低层次的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新产业由创新期依次进入发展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才逐步依次流向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可见,从总体上看,梯度推移是符合生产力空间推移的客观规律的。但这又不是绝对的。在处于低梯度的不发达地带内,有少数增长极已经形成一定的资金场、技术场和市场场,它们对产业、技术的吸引力,可能比处于高中梯度地带内的非增长极地区要大, 由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外部经济,其投资效果可能也比高中梯度地带内的非增长极地区要好。或者是低梯度地带内的某些地区,虽不具备多大的资金场、技术场和市场场,但资源场特强,如某种或某些关键性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或淡水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发达地区又缺少这些资源,已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低梯度地带内上述两类地区, 都有可能吸引来某些新技术,开发某些较高层次的产业、产品,实现有限范围的超越发展,这也是符合空间推移规律的,只是这种有限范围的逆梯度推移,并不占主导地位。由于低梯度区内部已有少数增长极,比其外围地区要发达,处于相对的高梯度,也就是低梯度地带内部也存在着梯度差。这种增长极的发展与扩散,在地带内部说来也还是一种梯度推移。

  1. 从实践看,世界发展史证明,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的 200 多年中, 真正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跳跃发展、后来居上,屈指可数的只有英、美、前苏联、德、日几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些第三世界国家、地区, 发展速度较快,如亚洲“四小龙”,但这种国家、地区,数量既少,而且已达到的总水平或综合国力、区力,既谈不上超越上述经济大国,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虽然给一些还不发达的国家、地区,带来了机会,但更多的还是严峻的挑战。利用好这个机会,可能有少数国家、地区,可以较快地发展一些高技术产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即使是这类国家、地区,要超越上述发达国家仍很困难。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差距还可能拉大。因此,从当代世界范围看,跳跃式还不能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梯度式。

从一国范围来看,以高度发达的美国为例。在新技术革命过程中,尽管原来落后的西部、南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较快,但从全国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还主要是在其东北部的发达地区。据美国学者约翰·里斯的研究①,美国

① 参见约翰·里斯:“美国新技术时空扩散与区域开发政策”,国际地理工业系统委员会 1984 年专题讨论

1975 年有近 6000 个从事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实验室,其中 88%分布在全国 177

个科学工业园中,单个城市拥有 40 个这类实验室的城市,都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的工业地带内。新技术产业这种集聚现象,在南部、西南部还不多见; 尽管东北部老工业地带在某些经济方面出现了衰退现象,却仍然保持着作为美国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重要地位。而在其它地区,只有少数城市地区可当此任;反映新技术扩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新技术采用率。美国北部和东北部,新技术采用率在 40%以上,西部、南部只有 28%。从发展趋势看,新技术的空间推移,将主要沿着南北轴向展开。可见,即使是在发达的美国国内, 空间推移也还是梯度式在起主导作用。

从中国国内来看,中国国内的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关系,和世界范围内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差异,但逆梯度的推移也不能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技术经济的空间推移,并不是目标本身,只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推移的方向是否合理,主要看推移的结果,是否是使生产要素的空间分配、调度与组合,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现实的和潜在的优势,达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缩小或控制地区间经济技术上的严重不平衡,从而促进全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各族人民劳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衡量、检验推移方向合理与否的基本依据。从这一基本点出发,中国技术经济的空间推移,应是有步骤地进行,不能脱离客观实际,不讲经济效益,仓促从事。在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或东部和西部中,吸收消化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转换,较快形成一批高新技术工业区,发挥引进、消化、创新、转移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基地作用的,主要还是靠东部,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带,与其它地带、地区相比,它们最有条件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把这个历史任务担当起来。也就是说,在全国大的空间推移顺序中,还应当是梯度式的。当然,这并不排斥某些不发达地区的某些产业、行业、产品,也可以直接引进采用世界高新技术,在局部地区、局部领域内跳跃发展,后来居上, 出现局部性的反梯度推移。

  1. 对梯度推移理论的正确认识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梯度推移理论,需要正确理解梯度分布,梯度开发的内涵及空间推移的一般趋势。

梯度理论的所谓梯度,是指事物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呈有规则的递增或递减现象。是否呈梯度分布要看是否存在梯度差。而梯度差就是扩散地区与接受扩散地区之间在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人才知识水平、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差距。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或东西部的划分,从梯度理论的观点看,只是从宏观上反映了中国客观存在的经济技术文化发展水平东高、中平、西低或东高西低的总体态势,但并不否认发达的东部内部也存在着局部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区,只是这并未改变东部地带总体水平高于中、西部或西部的现实;落后的西部地带内部,也的确散布着局部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地区,但这并不能改变西部总体水平低于东部的实际。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国家,从大的地域单元来看,梯度分布都不可能是板块式的,正如地貌

会论文。

区划一样,山区、高原也夹着低谷,在低谷、平原上有的地方会出现突起的山峰。就是被确认存在着梯度分布的美国,同样也不是绝对的。美国发达的东北部城市带和比较发达的俄亥俄城市带之间,就有不发达的阿帕拉契亚地区。其西部地带整体水平较低,但落基山以西至西太平洋沿岸的西雅图~波特兰地区,却又比较发达。如果机械地要求处于不同梯度的地带内部,各地的发展水平完全一样才算是梯度分布,那么,梯度分布就根本不存在,包括美国与前苏联在内。

梯度开发,主要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应有重点。但有重点,不是只抓重点,只集中于个别高梯度地带内的少数“区位点域”而不顾其它。不是要机械地等待高梯度地带都建设好了,然后才开始向第二梯度地带推进;等到整个第二梯度地带都建设好了,然后才开始开发低梯度地带。梯度开发理论上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认为,工业的空间推移,布局的展开, 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量的积累、部分质变到质变相继进行的过程。不可能只在某一地域长期踏步,到了某年某月,突然一下子就实现某种空间推移。因此,当前的开发布局,就要考虑与下一段的推移相衔接,对待开发地区、欠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超前投入,创造推移条件。没有今天的这种部分的超前投入,也就没有下一步的大规模的推移。

世界经济史证明,梯度开发是国土开发、生产布局循序展开的一种普遍形式。在近代工业出现前很久,在有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城乡分离以后, 一个统一国家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其生产力由高梯度地区不断依次向中、低梯度推进的过程,并不是大工业出现以后才有的开发形式。开发历史悠久的中国是这样,开发历史短的美国也是这样。不仅美国、前苏联、中国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从巴黎、里昂、马赛及东部、北部大工业区向中部、西部、西南部的推进,意大利、前联邦德国从北部向南部的推进,日本从过密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区向“整备地区”、“开发地区”的推进,印度从孟买、西孟加拉、古吉拉特等邦向南方的喀拉拉、泰米尔纳德、安得拉、卡纳塔克等邦的推进,巴西从沿海地带向中部、西部、北部的推进,埃及从东北部向尼罗河流域、中西部地区的推进,突尼斯从沿海地带向西部、南部地区的推进,等等,从客观上看,都在采用梯度开发形式,虽然不一定直接用梯度开发这个术语。

如果将实践进行抽象,空间推移的一般趋势可以揭示出的有:

  1. 向技术梯度差较小的方向推移。微电子技术是从美国传到日本,而不是传到与美国距离较近的南美,这就是因为日本与美国的技术梯度差比南美与美国的小。

  2. 向引力大于斥力的方向推移。一个地区对新技术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吸引力是指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为了取得经济发展的动力,提高自己的实力地位,产生了引进新技术的愿望;排斥力来自多方面,如采用旧技术的惰性和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初始投资过大而力不从心; 凝结新技术的产品,在初始阶段价格较高,市场有局限性。阻力还来自技术排挤劳动者,加剧失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一个地区,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技术推移就能进行。吸引力超过排斥力越多,推移的速度就越快。如果排斥力大于吸引力,技术推移就难进行。勉强进行,可能得不偿失。

  3. 技术推移,最有效的是人才转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技术的活的载体。载体的转移必然引起技术的转移。美国和前苏联火箭技术的发展,

主要得力于战后德国一些科学家流动到美国、前苏联。在历史上,中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也首先是北方大批有先进技术的劳动者的南移。根据人才资本理论,在对人才有效需求大的地区,人才的作用半径大; 反之则小。而人才的有效需求是欠发达地区大于发达地区。在人才资源密集的发达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发挥作用,而到欠发达地区则可发挥较大作用。因此,人才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会给技术的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的推移带来动力。但现实情况是,人才逆向流动现象严重,这就给技术的梯度推移带来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1. 技术推移的最终实现需要经过若干阶段。技术的空间推移,不是说新技术从一个地区输送、转让到另一个地区,这后一地区就完成了技术的推移,而要经历 4 个阶段:①寻找适用技术,可称之为搜索阶段;②学习掌握新技术,可叫作学习阶段;③改造原技术以适应新环境,可叫作改动阶段;

④实际运用新技术,形成新技术产业,开发出新技术产品,可叫作运用阶段。改动阶段是最重要的。所谓适应新环境、改动原技术,一般表现为适应新技术接受地区的原材料而进行的改动;适应接受地区的使用要求而进行的改动;适应接受地区的管理水平而进行的改动。在改动中创新。因此,新技术的转让,只是技术空间推移的前提,而实质则是新技术“长入”新地区的经济,使新地区的国民经济转上新技术的轨道。

  1. 技术推移加速律。根据对世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分析, 大体上得出这样一个概念:前资本主义社会(即 16 世纪以前),技术推移平

均周期在 400 年以上;资本主义时期(16~19 世纪下半叶),平均周期在 100 年以下;19 世纪下半叶到现在,平均周期在 10 年以下。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中,一些新技术发明在几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洲际转移。这一点正是出现少数国家、地区可以超越发展现象的客观因素。这一条同上述几条并不矛盾。因为技术的空间推移,主要讲的是技术群体的推移,这比某一单项的空间推移要求更复杂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总体上看,梯度推移更符合技术推移规律。

  1. 经济技术的梯度分布,并不是整齐划一地呈现出高中低态势,而是高低起伏、凸凹不平,因而梯度推移,决不是板块式的、整齐划一的,而会出现某些交错。

总括以上分析,笔者的基本结论是:

  1. 梯度推移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说是正确的。无论是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导致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形成经济技术的梯度分布。新技术、新产业,往往是以产生地为中心,向外围地区按一定的空间梯度逐渐转移、扩散。中国的三大地带,从总体看就形成了三个经济技术梯度,由东向西逐渐推移,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特别是大工业布局展开的正确途径。

  2. 反梯度推移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但这只是空间推移的一种特例,其作用的范围与程度,不能与作为常规的梯度推移相提并论,更不能以特殊否定一般。

  3. 时代的不同,国别经济总体水平的不同,只影响到梯度推移速度的快慢,而不能改变梯度推移的总趋势。

  4. 技术的先进性,有“总体性”和“单元群体性”之分。发达地区技术上的先进,只是从“总体性”意义上而言,并不意味着所有各单元技术群

体都居于领先地位;同样,落后地区技术上的落后,也是从“总体性”意义而言,并不排斥局部地方、某一领域的单元技术群体的先进性。正因为如此, 局部的反梯度推移也是可能的,但局部不能替代总体。决定事物的根本属性的是总体方面而不是其局部。

中国的宏观布局,在总体上应坚持从东向西的层次推进,在一个地带以至一个省区内,也应遵循从先进到中间再到落后地区的技术传递过程,不宜脱离实际,从主观愿望出发,盲目超越;但同时也应充分挖掘和发挥中、西部的潜力与优势,按技术吸引程度、消化能力和有效需求程度,在大的推移顺序中,争取局部范围的超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