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

据估算。黄淮海平原水资源总量为 1331 亿立方米,平均每亩土地 260 方。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匀,供需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平原北部的海、滦河流域尤为缺水。该流域总量 327 亿方,可利用的水量为 291 亿方。据现在估计。

本区需水量 455 亿方,缺水量 164 亿方。近 10 年来,出现了持续 3 年以上严重干旱。水库干涸、河道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已经产生了许多大面积常年下降漏斗,地下水开采日益困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影响。分析各种条件,南水北调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途径。

初步规划有两条引水线路。一条从长江支流汉水的丹江水库引水。经郑州西北穿过黄河,沿太行山东麓向北入北京。称为“中线”方案。

另一条从长江下游,经江都抽水站,大致沿京杭运河向北入天津市,称为“东线”方案。(见图Ⅶ-2)。

由于调水产生的问题:

①在水量输出区主要引起水量减少,泥沙沉积增多及河口海水入侵加强。

②对水量通过区的影响,主要是抬高引水线两侧和蓄水体周围的地下水位,有可能招致土壤盐渍化、并影响湖泊水域环境、水质和水生植物的生长。

③在水量输入区主要是可能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的危险。如果每年每亩平均灌水 250 方,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系数为 0.1,给水度为 0.03—0.05, 则灌水后地下水累积上升值将达 0.75—1.25 米。若土壤强烈的临界深度为 2

米,凡调水前地下水位埋深在 3 米以下的地区,如不采取措施,就有大面积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危险。在暴雨和洪水季节,还可能由于排水工程设施阻拦而加重灌区的洪涝危害。

按照工程的难易程度,以东线方案先上马为宜。如引 100 秒立米的水量过黄河,则不会对长江下游水量产生多大影响。主要应注意防止流通区和输入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