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郊型农业的功能分区设想

根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历史发展和现有经济水平,形成以市区生态经济系统为中心的环带状结构,分别发挥各带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以北京市为例说明如下:

  1. 市区生态经济系统地带

这是城郊一体化的核心,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上对其他各带起着中心领导作用。

  1. 近郊平原生态经济系统地带

此带位于永定河、潮白河洪冲积平原上,包括朝阳、丰台、石景山和海淀四区的绝大部分,呈花瓣状与市区交错分布。该带应以蔬菜为主,副食、花卉为辅的商品生产基地。在此带形成高投入、高产出、高收入的具有商品化生产特征的生态农业。如在蔬菜生产中,大力发展塑料大棚、温室农业, 使农业工厂化,把一年四季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尽量多的引进速成品种, 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畜牧业生产上要尽量地发展生长快的畜禽(鸡、兔等) 养殖业,在品种上也要采取各种措施引进和改良出栏率高的猪、长肉快的速成鸡等。另外,还要发展保鲜和包装技术,实施短期与长期保鲜,全年供应。

  1. 远郊平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地带

指近郊区以外的河流洪冲积平原,即顺义、通县、大兴县的全部或大部, 以及平谷、昌平、房山等县区的部分地区。此带应以种植业——畜牧业—— 林业构成生态组合,改变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性生产结构和简单的生态循环关系,形成多级物质循环和多次重复利用的主体生态结构。因此,本带内应扩大与市区对口的经济作物和饲料种植面积,提高畜牧业比重,特别是牛奶场、养兔养鸡场、养猪场的发展。同时加强农田林网的建设,栽种速生优质树种,提高林木覆盖率。

  1. 山前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地带

主要是指怀柔、昌平、门头沟、房山等县区及延庆、平谷盆地山前洪积扇和山麓坡地地带。此带是一狭长的地带,地处山前暖区,光热资源充足, 但干旱缺水。因此,该带生态组合应果木业—种植业—畜牧业构成,以果木业为主。在山前暖区建立一条狭长的果木带,形成鲜果商品基地,果品以苹果、柿、梨、桃、杏等为主。根据山前暖区不同位置,进行果木业的合理布局,如延庆盆地山前,利用气温日差较大的特点,发展苹果等品种,房山区山前发展柿子等品种以及对其他本地资源的挖掘和充分利用。

  1. 山区生态经济系统地带

本带位于北京西北部,由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分别占山区面积的 22.7

%、56.61%和 2.78%。它是北京水源和市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源地和前哨地

带,也是本市开发整治潜力最大的地带,为改善和保护北京市生态环境,本带生态组合应以林果为主,形成林业—畜牧业—河谷、盆地种植业—旅游业的结构。市区以其资金、技术、人力支援本带,建立防护林带、自然保护区、果林基地和发展旅游业,可获得保护生态、促进良性循环,增加经济收入的效果。

  1. 水生生态经济系统

北京市陆地水域用地 7.87 万公顷(118.44 万亩)占全市面积的 4.8%。其中水库面积 1.77 万公顷(26.65 万亩)、坑塘面积 1.78 万公顷(17.88 万亩)、洼地 467 公顷(0.7 万亩),呈星点状分布在各生态经济系统地带内。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水生生态经济系统越来越加重视。目前需增加投资、设备,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积极防治污染,建设好北京淡水鱼业商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