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区域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中,国外有多种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平衡发展和非平衡发展理论,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论,等等。刘再兴教授将这些理论融合为圈层结构理论,其要点如下。
-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只以农轻重比例关系或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为标志,已经不够了,应同时从以下方面来衡量。
①把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是否健全, 能否使彼此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也就是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生产要素是否得到优化组合。
②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吞并、综合系统外部的外来因素,并有效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扩张、输出能力。
③能否减轻以至吸收一般的经济波动,甚至在遇到巨大的波动时,也能通过自身组织机制的调节,消除因干扰而造成的不协调状态。
④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同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
⑤作为全国大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能否与国家大系统的发展相协调,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为充实完善国家经济大系统作出自己的贡献。
- 区域产业结构各要素的划分
区域产业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可划分为三大类产业:
①地区专门化产业,相当上述的比较优势产业。这类产业因地而异,主要取决于各地区特殊有利条件。
②与地区专门化产业直接协作配合的产业。其作用主要是保证地区专门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③具有区内意义的产业,除上述两类以外的所有产业。3.圈层结构的基本模式
选准地区专门化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地区产业结构的核心。围绕核心,根据各产业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其他产业与核心产业内在联系的密切程度,依次安排其他产业的发展顺序。上述第二类产业,构成核心外的第一个圈层。其发展规模、速度,尽可能与核心产业协调。上述第三类产业中单独划分出来的那几部分,构成第二个圈层。其发展规模、速度,应尽可能
同上述第一、二类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上述第三类产业的其余部分,即产品为区内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需,但从地区条件看,难以大力发展或一时不能发展,而其产品又适于进行区际交换的产业,构成第三个圈层。
圈层结构理论,在地区产业结构问题上,强调地区专门化与地区综合发展的有机结合。综合发展是在地区专门化的基础上的综合发展。综合发展必须围绕地区专门化这个核心,而不是脱离地区主导产业,不是要求任何产业都在一国一地范围内就地平衡,从而克服了平衡增长论的缺陷。优先发展主导产业或地区专门化产业,并不意味着一国、一地区只能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产品,同时要着眼于地区经济的协调。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这些又克服了非平衡增长论的机械性。
4.区域产业结构导向的选择
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结构变化的导向是不同的。有三种基本导向:
①技术导向
就是使区域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方向转变,也就是在结构调整中,大力提高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到占主导地位。
②结构导向
就是使区域产业结构由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向加工制造方向转变,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
③资源导向
即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
这三种不同的导向,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我国发达地区, 大体上已开始进入技术导向阶段,但重点还是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积极建立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中等发达地区,一方面它的加工制造业已有相当基础,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已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又拥有丰富和比较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还不高。从全国地域分工的要求看,国家还需要它拿出更多更好的能源、矿产品和高耗能原料产品。因此,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是双管齐下,资源导向与结构导向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即一方面要抓好优势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向加工制造业的深度、广度进军,并在总体上逐步使加工制造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不发达地区,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资源导向阶段。在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这是一个低层次的结构型式;从现状看,这种资源导向结构,由于地区专门化水平低,资源优势还远没有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多种有优势的自然资源还处于待开发状态。从发展上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替代性, 以及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引起的开采条件的恶化趋势,容易导致区域发展的不稳定性。特别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毛病和价格的扭曲,资源导向结构的区域经济效益低。综合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可知,结构的调整,首先还是要加强资源导向,即逐步扩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规模,同时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地适当地发展一些加工制造业,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资源导向还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