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综合治理必须抓住以下几个问题①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经过几十年的反复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工程。在这类地区,通过综合治理整治生态环境较之平原地区要更加困难,任务更加艰巨。在此实施生态环境建设, 强化综合治理,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多年实践证明,将是今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暴雨径流是黄土高原发生强列土壤侵蚀的基本营力和促进重力侵蚀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侵蚀地貌主要由十分发育的各类侵蚀沟谷所构成。据不完全统计(陈永宗等, 1988),在黄土高原大于 1 公里长的沟谷共有 30 余万条,全区的沟道总长度

超过 100 万公里。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实质上就是沟道小流域系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所以,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将是今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形式。

  1. 要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为前提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为前提。黄土高原数十万条沟道小流域,都是完整的侵蚀产沙与输沙的系统。定位试验表明,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是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各谷坡部位的切沟、冲沟对产沙产流影响更大。在黄土塬区沟谷侵蚀是主要的侵蚀方式,尤其是发生在沟谷中的重力侵蚀,常常形成大量而集中的产沙。这些都是侵蚀产沙的主要部位,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因此,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其减沙效益将是评价建设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应该是黄土高原这一生态脆弱地区强化综合治理和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

  1. 要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相平衡

① 陈中康《河北省海岸带开发战略的初探》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7 年(3 期)。

小流域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由于人口无节制地增长,超过了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居民最低水准的生活需求,而对土地资源采取了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因而招致土地退化、产量下降、毁林毁草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因此,为了维持小流域系统的相对平衡,必须科学地预测这一系统的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所以,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协调与平衡人和土地之间的矛盾,是改变生态经济失调,缓和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之间矛盾的中心环节。

  1. 要重视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体系

黄土高原是我国主要低产区之一。今后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实践证明,粮食低产的局面不改变,实施小流域生态坏境建设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黄土高原强化综合治理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注意中低产土地的改造。考虑到黄土高原作为生态脆弱地区,水肥资源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等特点,在这一地区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时,应重视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体系,即节水、节肥、节油、节电和节地,据此制定治理开发中低产土地的技术体系。

  1. 合理改造和利用坡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总体生产力

黄土高原的坡地占有很大的面积,尤其在黄土丘陵区,大于 15°的陡坡地平均占到总土地面积的 60%左右。因此,如何合理改造和利用坡地资源, 对提高土地资源的总体生产力和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黄土高原坡地生产力低,但却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根据定位研究结果,在荒坡草地改造为人工林草地之后,土地生产力可大幅度提高,其净地上初级生产量比荒坡草地高 3—9 倍。坡耕地是区内农耕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坡耕地修成梯田,不仅可使降水就地入渗拦蓄,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并为土壤培肥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了坡耕地土壤肥力趋向退化的发展方向。在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把坡地治理与开发纳入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轨道,充分发挥坡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会收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效益。

世界银行总裁巴伯、科纳布尔指出:“和谐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经济”。“七五”期间,在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建立的 11 个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以丰富的试验研究成果和具有科学依据的实体模型,向人们展示了和谐生态所产生的良好经济效益。它说明了强化综合治理对改善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总之,根据多年来的科学实践,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应将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水土流失作为中心环节,把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作为建设目标。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将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提出优化的用地比例。还要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如下技术关键:首先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增加肥料投入, 提高粮食单产;其次是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做到功能互补,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第三要重视生态经济效益与水土保持效益的提高。如果在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其农业生态环境定能显著改善,农林牧生产必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