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贫困现状的生态学根源

山地系统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

 地形起伏急剧, 垂直变化明显;

 

在自然环境方面生态结构复杂, 自然资源丰富

 内外营力活跃, 侵蚀和重力作用强烈

 因地制宜强,

在经济利用方面开发难度大,

 交通不便, 缺乏科技力量.

从上述特点可知,山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类活动与山地系统的关系及其主要因素如下表所示(表Ⅵ-1)。

表Ⅵ-1 人类活动与山地系统关系

一、山地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贫困现状的生态学根源 - 图1

上述关系表明:在对资源只开发利用而缺乏科学管理和控制的情况下, 人类活动——生态变化——经济效益三者的关系,由于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具有恶性循环性质。这已为目前一些山区的穷困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所证实。反之,要实现良性循环,必须首先认识山地系统的特点和反馈机制。比如:由于地表起伏大,使生态环境既有水平方向又有垂直方向的差异, 因而立地类型、土地利用也出现显著差异。这样,山地系统实际上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产生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在重力、水动力和地震等外营力综合作用下,山地的物理结构比较脆弱,不易维持平衡,在自然状况下, 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和崩塌等物质及能量大量输出的现象。在与其它系统的关系中(平原、城市等)。山地系统的输出具有自然输出和经济交换的两重性。自然输出的水、土等资源。基本上由自然过程所决定,具有输出速度快、数量大,而自然补偿的过程又很缓慢的特点。

此外。经济交换的主要特点——是山地系统对平原及城镇市场的依赖。表Ⅵ-2

① 尤斯曼《山地系统的特点及农林牧协调发展的新途径》中国水土保持,1984 年(10 期)。

表Ⅵ-2 山地系统与平原城镇系统的关系

一、山地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贫困现状的生态学根源 - 图2

上表表明,山地系统输出的主要部分是价值较低的原材料(如木材、干鲜果类、肉类及皮毛等);输入的则是价格较高的各种工业品,并且这些输入的物品很少用于改造生态系统。前者使山地系统的固定能量降低,生产能力降低,即人们不断地从生态系统中强度索取,又不断转移到系统之外。这在经济上的后果——使产量不稳和下降,在生态上则是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从生产条件来说,不能满足简单再生产的要求,最终导致系统衰败、解体。综上所述,山地系统的生态经济基本特点可以表述为:结构复杂而较脆

弱,能源、物质具有自然输出和经济交换的两重性,经济交换(商品交换) 持续地造成自然资源的输出大于输入。生态上的不平衡,使经济情况日趋困难。而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又不断加剧着这种不平衡性。这就是山区贫困落后的生态学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