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运输是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是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土开发整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必须超前建设。并要留有一定的后备能力,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这早已为国内外实践所证明,例如,1965 年美国在阿巴拉契亚区域规划中,政府首先用总投资额的 77%进行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为以后煤田开发创造了运输条件。我国进行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交通超前建设的例子也有,但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先搞资源开发、工厂建设,后搞运输建设,或一边进行资源开发,一边进行运输建设。由于交通运输建设周期长,常常是交通建设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造成被动局面。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础的建设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从 1950—1983 年,山西煤炭产量增长 40 倍,调出量增长 90

倍,而铁路运输能力只增长 5 倍,运力严重不足。[18]大秦电气化铁路建成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大量的煤炭积压,以致发生自燃。所以,对交通运输作为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的先决条件,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基础工业的建设时指出:“基础工业,无非是原材料工业、交通、能源等。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要坚持十年到二十年,宁肯负债,也要加

① 《“2000”年的中国研究获得成果》经济日报,1985 年 10 月 27 日。

② 杨洪年《国土开发与交通运输》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年。

③ 江小群《我国运输通道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趋势》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 年 1 期。

强。⋯⋯多搞一点铁路、公路、航运,能办很多事情”。可见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决心。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的作用。列宁曾经说过:“运输是我们整个经济的主要基础,也许是最主要的基础之一”。①导师们把交通运输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高度来论述,这可以从我国和世界各国交通发展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相一致得到证实。例如我国东部是经济发达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比较好;中部是次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差一些: 西部是不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很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处于紧张状态,不论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 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东部还是西部都是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年来我们对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处理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上,往往是重生产而忽视运输;在对交通运输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上也不全面,因而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措施就不够有力。四十多年的事实基本上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五”期间,比较注意交通运输的建设,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 20.6%,高于同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0.9%的速度,保证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 1958—1979 年的 20 多年中,重工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的 50%以上,而交通运输投资一直在 15%左右徘徊。这期间,货运量平均每年只增长 5.2%,不仅低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 9.6

%的速度,也低于同期工农业总产值 6.9%的增长速度。直到目前,交通运输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极大地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事实说明,交通运输是生产的基础,也是流通的支柱,要加大改革开放步伐,扩大生产,就必须发展交通运输,要搞活流通也必须增加交通运输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