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资源生产潜力①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是衡量土地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地资源分区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土地生产潜力及其分区的研究是土地资源研究的基础之一。

  1. 土地资源潜力分区及评价系统等级

土地潜力区是按照水、热条件组合及其对比关系来划分的。在同一级土地资源潜力区内,土地资源的生产力、作物熟制和土地利用方向,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方向和改造措施的内容等大体一致。据此,我国共分为九个土地潜力区:即华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云贵高原区,华北—辽南区, 黄土高原区,东北区,内蒙古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

在土地潜力区内,依据土地对农林牧生产的适宜性,又可将全国划分出宜农土地类、宜农宜林宜牧土地类、宜农宜林土地类、宜农宜牧土地类、宜林宜牧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和不宜农林牧土地类等八个土地适宜类。

在土地适宜类之内,按照对农林牧业的适宜程度与质量高低又进一步划分三个土地质量等级。土地质量等反映出土地的适宜性程度及生产潜力的高低,也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土地质量等包括宜农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宜林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宜牧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多宜或双宜的土地按农林牧土地质量等进行排列组合,在每个土地质量等内还可再各分二级。

在土地质量等之内,按照主要限制因素及其程度进行组合与归纳,它既是土地等划分的依据,又是土地等划分的补充。即土地限制型可分为无限制、水文与排水条件限制、土壤盐碱化限制、有效土层厚度限制、土壤质地限制、基岩裸露限制、地形坡度限制、土壤侵蚀限制、水分限制和温度限制等。

根据上述观点,从我国实际出发,将土地资源评价系统等级层次模拟如下图式:(图Ⅲ-2)

(一)土地资源生产潜力① - 图1

图Ⅲ-2 土地资源评价系统的模拟图式(摘自刘胤汉《自然资源学概念》)1988 年

  1.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计算

土地生产力是土地各组成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同时也取决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土地生产力又分为土地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两种。土地自然生产力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由

① 刘胤汉《自然资源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年。

土地的适宜性、限制性与土地生产潜力等三个组成部分所共同决定。土地自然生产力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土地经济生产力则是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表现出来的实际生产力,显然,经济生产力是随着社会诸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定量计算土地生产力,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通用公式。刘胤汉教授采用迈阿米(Miami)经验公式。迈阿米是在研究地球上不同地带大量生物生产量实测值与年均温、年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后得出的两个公式。即:

Y = 3000 3000

T 1 + e1.42-0.144T

该式表达年平均温度 T 与土地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 T 为年均温,e 为自然对数的底;

Y = 3000(1-e−0.0664p

该式表达年平均降水量 P 与土地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其中 P 为年平均降水量(毫米),e 为自然对数的底。

由于迈阿米公式的实质是把热量和水分作为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基本因素,但是,各个地区不同的因子限制性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计算时, 采用选取上述二个公式中的最小值作为该地区土地自然生产力值,并以此来反映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区域分异规律。

根据陈国南等同志利用全国约六百个气象台站 1951—1970 年的有关资料平均值计算结果,我国土地自然生产力的最低值是在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的北部与西部、大兴安岭的北部地区,其年生物生产量均在 4 吨/公顷·年

以下,尤其是南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年生物生产量不足 1 吨/

公顷·年;最高值出现在台湾岛、海南岛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其值在 20

吨/公顷·年以上;东北北部、内蒙古中部为 4-8 吨/公顷·年;华北、辽河

下游平原、黄土高原和关中地区为 8—14 吨/公顷·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为

14—20 吨/公顷·年;云贵高原变幅较大,多在 10—20 吨/公顷·年之间。从计算结果看,除东北地区的北部、东部和青藏高原的东部等少数地区

是由热量条件对土地自然生产力起主导限制作用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自然生产力是受水分条件显著制约的。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灌溉

(喷灌),增加水浇地在耕地中的比重,是提高耕地土地生产力的首要措施。3.发展潜力和目标

我国耕地少,今后发展种植业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力。只要加强集约化经营,改善各地区水、土、光、热等资源组合状况,以发挥各地的优势,特别是东部大面积土地的平均产量仅及气候潜力的 20—40%,还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①扩大耕地灌溉面积

我国水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 1/4 左右,绝大部分在秦岭、淮河线以南。旱田 80%以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旱田中水浇地占 30%左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 45%,旱涝保收高产农田占耕地面积的 23%左右。因此,还有较大潜力。如国家拟结合改造和利用中低产田,重点在四川岷沱丘陵、湖南衡邵丘陵、江西吉泰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兴修一些骨干灌溉工程,不断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在北方要提倡节约用水,大力发展喷灌,适当修一些小型灌溉工程,以扩大耕地灌溉面积。

②改造和利用中低产田

我国三分之二的耕地是中、低产田,改造中低产田,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方面。从投资效益看, 中产田既高于高产田,也高于低产田。这是因为高产田已接近生产极限,处于报酬递减阶段,而低产田的改造费用又两倍于中产田。因此,当前应以“主攻中产田,改造二等地”为主。治理的重点是干旱风沙地、易涝地、盐碱地和红黄壤土地。

在治涝方面,《纲要》提出重点是对淮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河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的易涝地进行治理。2000 年争取做到使目前尚未治理的 670 万公顷(1 亿亩)达到 3—5 年一遇或更高的准标;使已进行治理

但标准偏低的 1600 万公顷(2.4 亿亩)普遍提高至 5 年一遇的标准。

盐碱地治理,《纲要》提出重点是黄淮海平原、宁蒙地区和新疆内陆河区,主要措施是建立排灌工程系统,排咸补淡,引水洗盐,渠道防渗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调控水盐运动,同时选择耐盐碱的种植作物,实行草田轮作。

红黄壤改良主要以平地改土、保持水土为中心,进行综合治理。即绿化荒山,平整土地,修建梯田、扩大灌溉,种植绿肥,施用石灰,加速土壤熟化,有条件的可以旱田改水田,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③适当提高复种指数

据有关部门研究的结果表明,今后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大致还有 10%的复种指数的潜力。复种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 100 万到 133 万公顷(1500—2000 万亩)的播种面积。因此,充分利用我国光热资源优势,创造各种条件,利用间作套种等多种熟制,争取复种指数从现在的 151.2%提高到 2000 年的 155%和 2050 年的 160%,相当于分别增加播种面积 800 万公顷(1.2 亿亩)和 1267 万公顷(1.9 亿亩)。如河南省各地实践证明,套种玉米比接茬玉米增产 20—45%。

4.宜农荒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开发重点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约有 3533 万公顷(53 亿亩)内陆宜农荒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 35°以北的地区,特别是三江平原,松辽平原,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的山间谷地及山前丘陵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伊犁河流域等地最为集中。如果从兴凯湖经通辽至靖边划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连线,其线以北,荒地面积达 2867 万公顷(4.3 亿亩),占全国宜农荒地资源总面积的 80%以上;若按水热条件组合的自然地带来划分,我国 3533 万公顷(5.3 亿亩)宜农荒地中,分布于寒温带的占 1.8%,中温带的占 62%,暖温带的占 21.3%,亚热带的占 11.3%,青藏高原的占 3.6%;若按开垦系数 60%计算,我国总宜农荒地资源,约可开垦出净耕地约 2133 万公顷(3.2 亿亩),相当于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 20%强。

根据我国宜农荒地分布地区广泛,地区间自然经济和荒地质量及其开发条件差异很大的特点,近期内不可能全部开发利用,而要选择重点开发地区。确定重点开发地区的依据是:

①宜农荒地资源质量及其垦后的经济效果。

②对局部和邻近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③农、林、牧业用地矛盾的大小。

④新星地农产品是否有区内和区际商品意义。

⑤开垦措施的难易程度,一般应是“先易后难”。据此,确定四个重点开发地区

黑龙江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部及兴安盟地区。约有宜农荒地资源约 667 万多公顷(1 亿多亩),质量较好,其中一、二等地约480 万公顷(7200 万亩),占 67%;荒地分布区地形平缓,多为平原、沟谷和丘陵漫岗,分布连片,有利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适合建立大型国营农业企业;土壤肥沃,适种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有条件建成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大型商品粮、豆生产基地。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指宜垦海涂资源的围垦利用。海涂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它经常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状态。我国可供围垦的海涂资源约 154 万公顷(2260 万亩),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三角洲海岸,渤海湾海岸,苏北平原及珠江三角洲沿岸。由于海涂含盐量高,基本上属于三等地。

新疆地区 新疆宜农荒地资源数量虽多,约 1666 万公顷(2.5 亿亩), 但质量差,三等地约占 90%,开垦投资大,要以水定地,大面积开垦只能放在远期进行。但新疆地区宜农荒地的开发,对巩固国防和改变西北地区粮食不足的局面具有战略意义。因此,近期就应积极创造开发荒地的各种条件, 特别是水利条件。

内蒙古草原区 有宜农荒地资源 840 万公顷(1.26 亿亩),远期亦应进行较大规模开发,建立人工或半人工的饲草饲料基地,从饲料基地上保证畜牧业现代化的实现。

应当指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大部分荒地资源,都具有多宜性特点,其开发利用必须从大农业出发,一业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因此,在一个地区开发之前,应对垦区的土地质量进行农林牧综合评价,比较其对农林牧各种不同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研究不同荒地类型的适宜利用方式,结合区内社会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近、远期需要,确定不同垦区和不同荒地类型的合理开发方向,农业适宜垦殖率和农林牧用地比例,从用地合理构成和空间布局上保证一业为主,农林牧有机结合,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