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科研论文撰写的方法和步骤

中学生物学教育科研论文,因研究的材料或对象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各异,从而论文撰写的方式方法的要求也小有区别。概括之,约有:经验总结型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型论文和实验研究报告型论文等几大类。

撰写论文工作的整个过程细节虽多,但总的讲不过是准备工作阶段和撰写工作阶段两大步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则撰写工作越容易完成的较好。

  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虽繁复,概括之有三:论题的选择;文献资料检索与初步研究; 制定论文撰写计划。

  1. 科研论文题目的选择

中学生物学教育科研论文的选题,实际即表明要解决“撰写什么的问题”。

  1. 选题讲究适合性

选题的适合性是相对的,不同水平的作者、不同经验者,所选定的题目大小、范围、水平均各有异。但作者必须依据自己的条件,通过努力,而可以较好地完成为“度”,这里是无统一的绝对标准。因为在中学生物学教育事业中,每一个科学问题,尤其是重大问题的提出,均凝聚着研究者的聪明才智,均标志着研究者的学识、修养、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所以,论文的撰写第一步——选好题目是关键性的一步。有人比喻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这个比喻是恰当的。因为一篇论文被读者首先见到的是其题目,题目是读者决定读否的第一印象。搜集资料工作中,不论是文献索引、文章摘要等,最先见到的、寻找到的就是题目。因此,可以说选题决定着以后工作的顺利与否。这犹如人们走路一样,首先确定走路的目标,然后在途中遇到什么山、河等困难,均可设法解决。如果是“南辕北辙”,则白白浪费了时光和精力,毫无意义。所以,选题的适合性是很重要的。

  1. 选题要注意科学性

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范围内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有利于不断地、在本学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培养又多又好的为“四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人才。因此,在确定论文选题之际,首要的就需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选择国家需要的,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1985 年 5 月 27 日)中所指出的问题去探索、研究。这就有了科学的根据,并按照科学的理论去研究,写成论文自然就事半功倍了。如若不然,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选题,客观上并不符合生物学教育实际、不符合国家当前所要解决的教育上的问题,这就是盲目的选题,这样的选题就缺乏科学性。

  1. 选题要有创造性

要选择具有创造性的选题,就必须具有战略性的眼光,从宏观上把握着中学生物学教育这一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选题要有辩论性

中学生物学教育科研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辩论性,这是由这一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生命科学和教育科学均在按着自己的固有特点向前发展着, 而中学生物学教育正处于这两者的交汇点上。作为一门学科,许多问题有待探求、解决,其规律不是轻而易举地寻求到的,更不是瞬间就可解决的,常需要反复探求、不断研究、逐步丰富起对它的规律认识的。

  1. 确定选题的方法A.填补空白性的选题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新领域不断出现,交叉学科产生的越多,其新的空白点也越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社会科学内部和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科学理论与工农业生产实际的联系、与新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等,均需研究者从两种学科或多种学科的联系中,重新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创立新理论。例如在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学科教育学”中的“生物教育学”,就是一门新的学科,它虽然脱胎于原“生物教学法”,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它从大教育观出发审视各因素,研究中等学校的生命科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规律,故“生物教学法” 就无法与之相比了。

总之,创造性的选题,就常蕴藏在各学科的夹缝中,只要做个有心者, 必能取得填补这方面空白的硕果。

B.补充和发展性的选题 在中学生物学教育领域中,有些选题前人已有了许多阐述了,探讨问题的范围也够全面的了,这些成果在今天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实践中看起来有的也已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取得了成绩,还有什么选题可写呢?众所周知,在科学领域里,由于历史条件和其它条件的限制,由于国家进步而带来各种事业的发展,前人所创立的理论、所发现的规律,在不断发展着的今天,就会被发现有不够充分、不够完善之处,对规律有认识不够深刻之处,就需后人继续探索、补充、发展。例如,前些年的“应试教育”,教师围绕“高考”教,学生围绕“高考”学,现转而为“素质教育” 了,好多问题在教学的观念上就需改变;又如,中学生物学教育中的教材问题,今后趋向于“一纲多本”,亟待有最佳体系的优化版本出现;又如有个别的学校在试验综合理科,生物学教育占什么位置;又如,教学方法问题, 教法、学法如何与教材彼此相适合问题,在学法中,什么情况应如何指导收

益才大等问题,均是属于补充和发展的研究选题。

  1. 选题的内容举例
  1. 关于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目的方面的选题

这方面的选题历来是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的重要选题。教学目的的确定主要受:生命科学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如:学生学习以课堂为中心,发展为以课堂学习为主结合课外教育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发展为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封闭式教学发展为开放式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发展为以素质教育为本等),以及国家现阶段的需要等三因素的制约。在这方面,要在深刻体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体会、见解,寻找出适合的选题。例如:

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在我国当前总的培养目标下,究竟应如何确定?理论和根据是什么?

中学生物学教育的能力培养目标如何确定?低限要求达到什么标准? 中学生物教育的德育目的是什么?其特色是什么?

  1. 关于中学生物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选题

中学生物学教育课程如何合理设置才符合中国国情?

中学生物学教育课程是保持目前的几门学科有利于培养人才,还是走综合理科之路更好?

中学生物学要否开设选修课?如若开设,应开设哪些? C.关于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内容方面的选题

中学生物学教育应包括哪些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应达到什么水平?深度?广度?

中学生物学教育的能力培养应包含哪些内容?培养的途径有哪些? 中学生物学教育应否编写地方教材或乡土教材?应编哪些内容?

国外生物学教育教材有什么特色?怎么个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比较,各有什么优劣?

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实验教学包含哪些内容?低限和高限确定在什么水平?哪些可做为演示实验?哪些应做为学生分组实验?

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实验教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的改进探讨。 中学生物学教育联系实际(如社会、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探讨。中学生物学教育中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面的探讨。

教材中某种植物、动物选定的根据分析。教材中某知识点的生物种选择确定之我见。生物实验中某实验材料适合中学教育采用的内在因素。某生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探讨。校园及其附近植物、动物种类的调查,以及新发现种的鉴定(辨认)。校园及其附近地区生态调查。D.关于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的选题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如何优化?中学生物学教育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形式的探讨(如:自学辅导法、实验教学、解实验同步法⋯⋯)。中学生物学教育中科学性的探讨。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语言运用的探讨(自然语言和课堂语言)。中学生物学教育复习方式方法的探讨。电化教育手段辅助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等有关问题。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中的微机运用。中学生物学教育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案编制的探讨。国外先进教学的研究和引进。中学生物学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考查方式和方法的探讨。中学生物学教育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探讨。中学生物学教育标准化考试

问题的研究。中学生物学课堂评价的探讨。中学生物学课外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等问题的探讨。中学生物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探讨。(4)资料的搜集、积累、整理和初步研究关于科学研究的资料情况,基本上与教学资料的情况相似,只是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因而,侧重点也不同。科学研究资料的准备主要是围绕课题需要而搜集,并常与选题确定过程互促进展,现概括为下表:

  1. 论文撰写的基本步骤
  1. 制定论文撰写计划

本步骤实际即拟定论文撰写提纲。论文撰写提纲的内容通常是:

  1. 论文题目(这时常只是“暂定”的,真正落实下来,常要待论文撰写完毕后,返回过来考虑,才是最后定论。);

  2. 基本论点;

  3. 内容纲要纲要中要立出“大项目”、“中项目”和“小项目”,以使纲要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1. 主题的形成

主题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 A.来自平时教育教学实践

论文的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观察、体验、认识和理解,对研究对象的感受从不了解到了解,由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由个别的了解到整体的了解, 由表面的了解到深入的了解,由现象的了解到本质的了解,步步前进,逐渐深化,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探索、研究、推断,从而对被研究事物有所领悟,领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顿然形成一种明确思想,于是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强烈反映事物的渴望,此时产生主题。故主题的形成是实践的结果, 这是论文作者在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和教育现象不断地认识过程, 也是主题的酝酿、深化和形成的过程。

B.来自理论的指导

主题的形成是论文的撰写者对有计划、有目的的生物学教育教学中关于生命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教育现象的调查、实验等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主题,总的讲是来源于实践,但也要注意这一点,即:并非所有的实践内容均能形成主题这一事实。面对从实践中获得的众多资料,必须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寻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从而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反映事物本质的主题。

  1. 篇章构思A.构思的原则

客观世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演进均有一定的规律,篇章构思也有一定要求:

原则一,根据研究对象固有的规律安排;

原则二,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如:开头与结尾、展开与简写、段落与层次、承前与启后等,均需从充分表达主题的基本思想来考虑);

原则三,根据中学生物学教育科研论文的特点安排(如经验总结、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就其整体讲脱离不开前述的论文结构形式,但各种文体的内容安排又有不同。)

B.构思的方法

第一,纵进式构思。这种构思方法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至部分,层层揭示,步步深入,从而得出结论。反之,如果先阐明小论点、分论点,逐步逼近总论点,待瓜熟蒂落,得出结论亦可。例如关于动物类群或植物类群,如非特殊需要,一般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按其进化水平的逻辑顺序排列论述。又如教师的备课问题阐述,一般总是从体会生物学教学大纲开始、熟悉教材,以至逐步具体到课堂教学等。这样构思撰写出的论文表现出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头绪不乱,可读性强。

第二,横列式构思。这种构思是以横向联系为特点。这种构思是以“性质”区分材料,因而论文的层次之间是并列平行的,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共同围绕论文的主题,分别论述。在各层次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各个层次段落从不同的侧面阐明总论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例如, 关于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优化的研究论文,其构思的一种就可以采用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手段等不同的侧面去论述一个问题。

第三,纵横交叉式构思。这种构思常是以一为主,另一为辅,纵中有横, 横中有纵,纵横交错,引出结论。

第四,时空式构思。这种构思以“时”为主时,按纵向时间推移为论文的顺序安排层次;如以“空”为主时,则按横向空间占有方位为论文的顺序安排层次。它们常是由古至今或由近及远。例如:关于某类群的植物或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的研究论文,常采取这种构思方法。

  1. 内容表达方法

中学生物学教育科研论文内容的表达,当前由于多采取自然科学的表达方式方法,其结构形式已将诸多问题内容用不同项目分割成段,每项通常多冠以一定标题而独立阐明某一方面的问题,所以减少了许多原来接近纯社会科学论文的一些要求,比较起来,初不习惯,看似繁复,实则简要明了。

在中学生物学教育科研论文中,关于“人称”问题,有的用第一人称, 更多用第三人称。应注意客观态度,尽量不表现个人色彩。在介绍自己科研观点或成果时,通常使“笔者”一词,也有采用“本文”一词的。要注意一篇论文人称上通篇应统一。

  1. 初稿的自检、修改与润色

一篇论文的初稿完成后,尚须经过作者自我的检查、补充、纠正和修改。论文只有反复审查、反复揣摩、反复推敲并反复修改,最后才能成为一篇优秀论文。实际上,修改论文的过程即不断选择最佳的表达、表现形式,以准确而充分地反映论文内容的过程,万万不可怕麻烦而马糊从事。要自觉地培养自己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修改时应全面考虑从内容到形式不使遗漏。从整篇的宏观到每个段落的微观,对数据一一查对核实,务求准确,不使有失,直至满意为止。因此, 在撰写技巧上,就论文撰写需要的总时间内,在安排时间上,其“坯稿”应早出、快出,以便有充裕时间反复推敲修改。

最后,从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方面作再次检查、润色后,便可腾写为清稿了。腾清后的稿应达到“齐、清、定(整齐,即格式、文字、图、表等齐备;清,即全篇表达准确无误;定,即从内容到形式均已定局,不再改动) 的标准。

  1. 定稿

论文达到“齐、清、定”的地步时,至此一篇论文才算撰写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