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怎样分析一节课

目前,对于生物课的分析尚无统一标准。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有关教学领导,均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探索。进行生物教学分析和评价要全面,不能孤立地就一节课进行分析,应该了解学生情况,了解本节课和前后课的关系、在大纲中的位置等。教师一般对自己的课有较深的了解,分析时同样要客观全面,避免片面性,加强准确性。

具体课的分析,因课程类型不同,分析的要求也不同。但随着教学设计科学化的普及与提高,课堂教学分析也会逐步科学化。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中各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等)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配置、协调,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科学化的课堂教学分析也就是对教学设计的再检验。通过分析了解教案的执行情况、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表现和课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映等等,总结本节课的成败、得失。

特别指出的是,课后分析不能单看教学方面的技能和技巧,更应该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该班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尤其要看学生学的怎么样。因为一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知识传授的效果,还要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这节课是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哪些方面,效果如何?只

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出这节课的成败关键所在,从而根据现代教育观念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与教训。

具体对一节课的分析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学的指导思想

生物课是否体现自然科学课的特点,教学是注入式还是启发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注意到了学生能力培养和既教书又育人等。

  1. 教学目的方面

教学目的拟定的是否恰当(是否符合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实践是否完成教学目的,如果没有完成教学目的,原因何在?

  1. 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否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做到寓思想教育于科学知识之中,在知识传授时是否做到承上启下,循序渐进, 重点、难点的内容是否讲清楚,是否符合学生的可接受性。

  1.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
  1. 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效果如何?

  2. 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3. 直观教具(挂图、模型、标本、实物、演示实验、板图等)的使用是否符合教法要求,能否让全体同学都看到,在同学观察教具时,是否向学生做了必要的说明:是否注意在学生观察时引导他们思维等?

  1. 课的结构和教学环节

课的结构和教学环节安排的是否恰当,能否体现出本节课在本单元或本章体系中的地位。

  1. 组织教学

课堂纪律如何?是否注意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7.其他方面

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楚,讲课中的举例、比喻是否恰当,复习提问和讲课过程中的提问是否照顾全体同学,同学回答问题后对不同情况处理的如何(是否注意启发、引导、鼓励为主的精神)?

教师进行课后分析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进行全面分析,也可以有重点的对某些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后将分析的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或教案的边上,以便以后备课时参考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