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提高演示效果

实验学科的特点决定着,写好教案是必要的备课,而实验过程的认真准备更是不可忽视的备课内容。

  1. 增加演示实验,提供更多的观察机会

教师要深入领会大纲和教材,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保证课本规定的演示之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多作一些简而易行的演示实验。这不仅能使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扩展思维,而且教师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和责任感本身,就是对学生无言的敬业精神的教育。

例如,演示血红蛋白的特性。用自制的脱纤维蛋白血分别与 O2、CO2、CO 的结合和分离的情况,对比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演示根细胞对离子的主动运输现象。以二苯胺硫酸试剂(自配)检验根细胞内、外 NO3 的浓度,验证根有逆浓度差吸收离子的能力。

演示光强度对水藻光合作用的影响。仅以 200W 的电灯光源,即可验证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增强的现象。

也可结合当地的条件改进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如在室内培养环剥的柳枝,仅在两周后即可观察到切口上边的树皮处生出不定根。以此证明有机养料沿韧皮部向下运输是很直观的。

将医用橡皮手套套在装有糖水和鲜酵母的广口瓶上,耷拉的手套在讲课将结束时就会渐渐挺直起来,学生会饶有兴趣的分析出这一变化的原因,从而迅速灵活的巩固了知识。

各年级教材中可增加的演示实验很多,以更多的实验代替讲述,既生动又高效。

  1. 物质准备工作要有较强的计划性

设计“实验材料准备月表”。演示好实验往往是一节生物课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而作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又是作为演示的重要保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验的需要,很多准备工作需交错进行,所以应作好全盘规划,有序的准备好实验材料,如许多动植物实验材料受季节限制,应提早着手采集、培养、栽培、饲养及其它处理。不少学校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制成了“实验材料准备月表”,其项目大致有,准备时间、实验名称或教学内容、材料、使用方法、使用时间、准备过程(包括用具、方法、时间)等。实验的其它用品也应作到成龙配套方便取用。一切形成规律,以防措手不及。

  1. 自己动手创造条件、节约用材。

各年级的实验统筹安排后,实验材料即可尽量综合利用,一方面节约资金,另方面保护环境。如青蛙可用以:①观察脱落的上皮组织;②脊蛙反射;

③观察蛙舌内的血液循环;④观察无下颚的上颚纤毛上皮的纤毛单向运动, 理解呼吸道的保护机能;⑤蛙肺充气后观察肺泡的血液循环理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⑥剥去后肢的皮肤作活组织单向透过的实验,理解主动运输的意义

(详见后文);⑦剥去皮肤的后肢作组织呼吸的实验(图 43);⑧观察长骨结构(神经血管孔);⑨解剖观察内脏;⑩制腓肠肌神经—肌肉标本,演示

骨骼肌特性;(11)鉴定骨的成分;(12)胆囊留作乳化脂肪的实验。

此外,有些试剂和具生物活性的药品,如检验 NO3 的试剂二苯胺硫酸溶液和人工胃液,配制都很方便。胰液、肠液等均可用新鲜的哺乳动物的内脏稍加处理,即可用于演示消化作用实验;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也可以饲喂蝌蚪, 验证甲状腺素的功能。

总之,只要教师心到、手到,忠于事业勤于准备,就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完成更多更好的演示。

图 43 组织呼吸实验

  1. 认真作好实验过程的准备

依教学需要,实验的演示大致分三种情况,即演示实验的开始,演示结果,演示片断或全过程。许多演示实验,课上只需短短的几分钟,但为了这几分钟的成功,课前要作大量实验过程的准备,教师都应亲自参加,这样可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还可以改进和创新。且勿只将别人现成的实验结果拿到课堂表演。如鸡的取食运动性条件反射实验(设备如图 44),课上只观察给灯光鸡啄杠杆的简单动作,但训练这一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却需一周左右的时间,包括①熟悉环境,主要是杠杆和食盘。②建立杠杆和食盘间的联系。③建立灯光条件反射。即把灯光与啄杠杆吃食联系起来训练,多次结合灯光即可成为啄杠杆的信号。但要巩固到上课演示的程度必须每天、每次喂食都进行训练。因鸡过饿过饱都会使信号失去意义,所以遇到周日也要坚持训练。看来有些实验的准备过程耗时又平淡,距科研甚远,但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献身精神,却应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科学精神的影响。

4.坚持课前预作实验

图 44 条件反射箱

课前预作有三个作用。一可摸索学生疑难或易忽略处,以便设问提示。二可保证教师娴熟规范的操作。所需实验用品都应安排好位置,以便课上有条不紊的进行演示。三可检查准备程度,以便避免发生意外的障碍。如训练鸡条件反射的饲养房比教室暗,上课演示时会因教室的亮度使真的信号(灯光)失去作用。再如搔扒反射材料改用蟾蜍,而硫酸浓度没提高到 1%,结果不明显。对实验再熟悉的教师,也仍要预作,以便使自己更好的进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