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以后,其学习活动在学习目的、性质、内容,方法和途径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 学科门类增多、学习内容的难度及深度逐渐加大。尤其是几何、物理、代数、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增加,强化了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新的、更高水平的要求。由此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在学习上,一些学生首先感到苦恼的就是:越想弄懂的越是听不懂,越想记牢的越是忘得快;而对那么多的学习内容不知如何才能全部掌握。例如,对于生物课,很多学生的确很喜欢,上课也能全神贯注的认真听讲,可就是苦于记不住(或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日益增多的名词、概念等等有关内容,从而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在初中二年级学生们在学习上进、退分化的明显时期。人们认为,这种“分化”与学习内容的增多及深度、难度的加大有直接的关系。

  2. 学习方法上灵活性增大。上小学时已经习惯了按老师的要求听、记、抄、背的中学生,自然不习惯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独立思考并综合分析学习重点、记好课堂笔记、做好课前预习等中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善于独立学习、喜欢抢先发言、学习方法较灵活的学生就能够很好地适应教师对学习的各种要求;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则在听课、作业、考试周而复始的学习活动中出现了“心理疲劳现象,用学生们自己的话来讲,是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3. 学习心理上开始出现矛盾与困惑。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升高,他们中一部分人较好地适应了中学各方面的要求,有了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会了科学而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制订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已意识到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就业与升学密切相关,因而更自觉地追求知识,刻苦学习。但也有些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心理上产生了矛盾与困惑。例如对学习有恐惧感。由于历次考试成绩不佳,受到了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惩罚,或当众羞辱等,造成了精神上的负担和痛苦; 因此一遇考试、公布成绩,有的学生就出现恐惧心理,并对老师的任何评价都非常敏感,更不敢把试卷拿给父母看;特别是对读书价值产生困惑:如怀疑继续学习、拼搏是否犯傻?学习成绩是否与学习价值成正比?在当今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社会,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人不是照样有钱挣,吃的、穿的、用的比知识分子更“体面”吗?在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常感到有时学习效率高、效果也好。可也有时因“头脑就是不听使唤”,而无可奈何,自暴自弃或怀疑自己智力、能力太低下等等。

  4. 学习兴趣不断分化。表现在对于所学学科有着不同程度的兴趣与爱好、并易变化。从外部表现来看:男生多喜欢理科,女生多喜欢文科;从最初兴趣的产生来看:有自然而然的自发产生的,有受同学、兄长或集体兴趣倾向熏陶产生的,更有受老师影响或喜欢某个学科的老师而产生某种兴趣的⋯⋯;从中学生对兴趣的认识来看:有的学生认为,兴趣可以给我的生活带来色彩和生机;有的学生认为,兴趣可以帮助自己结识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学生认为,兴趣是学习取得进步的动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老师和家长常常告诫我们,学习不能单从兴趣出发,但对我来说,兴趣是我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主要动力所在”。“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很难想象一个人对某件事没有兴趣,却卖力气去干。”“兴趣使

你总是想努力去发现事物的奥秘,而这正是学好一门课所必须的精神,所以我认为兴趣是学习好的重要因素”。例如,关于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有这样一个调查足以反映中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及有关原因。见(表 2):

表 2 关于生物实验课兴趣的调查

态度

人数

(百分比)

原因

对生物实验课有兴

43 人

(91.49%)

实验课好玩

26 人

通过实验可学到新知识

13 人

立志将来从事生物学研究

4 人

60.46%

30.2%

9.31

%

对生物实验课没兴趣

4 人

( 9.51%)

害怕小动物和其他

引自《浅议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载北师大主办《学科教育》1995 年第二期第 25 页。

可见,一方面兴趣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之所以容易变化(即表现出短暂兴趣),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学生的兴趣仅仅停留在“有趣”的低级水平,即“好玩”的水平。原因之二就是由于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而掌握起来又不得法,学生感受不到掌握知识的乐趣, 感受到的只是负担和面对众多 68 知识而不知所措的心理疲劳。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而发生兴趣的变化与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如果能在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兴趣倾向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学习心理加以正确的分析与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水平。使他们在“有趣”心态的基础上,把兴趣提高到“乐趣”,以至“志趣”的水平,使短暂兴趣变为持久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活动成为自身成才或致力于某种事业的动力。

  1. 开始把对各科教师的评价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并对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教育实践表明:学生接受教育是以自己的需要、情感、态度为中介的。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倾向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高低制约着教育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某学科教师的积极态度倾向可迁移到对教师所任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对该学科的学习的成绩。此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晕轮效应”。例如,一个学生在谈到她对化学课的兴趣是如何产生时说:“初三时,教我们化学的是一位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年轻老师。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她。所以对她的课也就格外爱学。我对化学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以后我还获得了全市化学竞赛一等奖”。有研究资料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表现在情感吸引、品格吸引、知识吸引、才能吸引、仪表吸引和熟识理解吸引。有人曾对 4800 名初中生进行过关于“初中

生对教师人格特质期望的研究发现,在初中生期望的理想教师 121 项人格特

征中,最占优势的 10 项教师人格特征依次为①不偏爱优等生;②能听取学生意见,知错就改;③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心情;④工作负责;⑤不歧视学生(特别要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⑥上课教学有方;⑦布置作业

适量,批改及时认真;⑧和蔼可亲,平易近人;⑨学识渊博,兴趣广泛;⑩ 耐心辅导,诲人不倦。相反,对学生冷淡,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缺乏自信、过分讨好学生,对学生刻薄、偏激讽刺挖苦,常爱发脾气、不能宽容学生, 心胸狭窄、认为学生调皮捣乱的多、不可救药的多,私心重、势利眼,以及精神不振、总爱愁眉苦脸、表情呆板⋯⋯等特点的教师,是没有吸引力的。可见,教师的一切教育和教学措施与教师的威信,即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密切而直接的正相关,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会使学生产生敬爱感,而敬爱感是一种自愿接受教师影响的心理因素。与这样的教师接触,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 对所教的课认真学习,对他的教导言听计从,教育和教学效果明显的好。反之,学生会产生一系列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教育与教学效果。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同样是分析中学生学习心理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对上述特点、因素的全面了解和考察,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是科学正确的分析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中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由哪些心理成分组成?每种心理成分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以及各种心理因素与学习活动中各种教学环节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