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
教学设计是在许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因此,在设计中所侧重的理论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模式。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 信息传播模式
传播理论是 40 年代以来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传播理论所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利用机器进行的大众传播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过程与规律,最终是研究传播的效果。美国的大众传播学者提出的传播模式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是将传播过程确定为以传播者为起点,经过传播媒介,以受传者为终点的单向直线过程。以此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另一类是控制论模式,其核心是在传播过程中建立反馈系统,即不仅要求传播者把信息传递给受传者,而且要把受传者的反应通过某种途径接收回来,以便对传播过程进行控制。
日本教育工学专家坂亢昂从信息传播控制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明确的“三向交流”模式,如图 8 所示。这是教学过程中就某一问题师生相互交流的情况。课堂教学中只有达到三向交流,教师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个过程的具体内容如图 8 所示。
说明:
-
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
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实际的信息传输,即通过各种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并提出学习的要求。
-
各种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接受教师所提示的信息。
-
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理解并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即对信息进行处理。
-
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做出心理上或生理上的反应。
(6)(7)教师接受学生的各种反应,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自己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8)根据评价结果对信息进行再处理,同时确认学生的反应和订正错误,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
从图 8 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到(4)教学信息的流动是同一方向的,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支配型教学中则到此为止。但从目前来看这是不够的,教师提示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反应,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因此更重视(5)到(8)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是由施加作用、观察诊断、评价反馈这三个行动连锁而构成的。三向交流在把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和组织学生学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 系统理论模式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认为教学是一个传递知识、能力、思想的功能系统, 它是由若干个要素所组成、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有机整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使这个过程趋于稳定和有序,就必须不断调节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但教学过程是复杂的,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在教学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的作用和功能。教学过程中究竟由多少个要素所构成,目前具有不同的看法,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及多要素说等。对要素的认识不同,在教学设计时所考虑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区别。
- 西之园模式及其发展
教学的组织结构不同,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因此要综合地考察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种要素,通过调整或改变结构的方法,提高教学系统的功能。在对教学过程构成要素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也就出现了多种模式。
日本西之园(1981)以教学内容为着眼点,从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教学内容作用分类出发,提出了课堂教学内容传播模式(如图 9)。在这个模式中,有表层意义的传播与深层意义传播的区别。学习者和教师都根据教材等外在的信号进行推理、判断,取得认识。
图 9 教学内容传播模式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学内容呈现的方法日趋完善和多样化。于是传递信息媒体的因素从内容中分化出来,同时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把这些要素组织起来又出现了新的模式,如图 10 所示。
- 肯普模式
开始肯普把分解出的各个要素用线条顺时针连接起来,以表示运行的顺序和方向。但后来他在研究与实践中发现,教师与教学设计人员所面临的实际教学问题是千差万别的,在实际设计时并不能完全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进行。因此,他对原来的模式做了修改,提出了由 10 要素构成的椭圆结构
模式,如图 11 所示。其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①强调 10 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一个要素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它要素的决策。
图 10 教学过程各要素相互作用模式■图 11 肯普模式(1985)②在要素之间不用线条连接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既要做整体考虑,也可以不考虑某个
关系不大的要素。
③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是这个环形模式结构的中心,它们是教学设计的依据与归宿,各个要素都应围绕它们而进行决策。
④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动与其它所有要素相联系。
⑤对于这一模式应灵活加以运用,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任何地点开始,并可按任何顺序对教学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