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与福利的统一观

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是企业的中心任务。通过组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协作要求的、有效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企业就能够获得一定的盈利,达到企业经营目标。重视商品生产和经营的效率,力图圆满地实现计划目标,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欲,就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有人认为,企业不是福利机构。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改善职工福利是相互冲突的两回事。表面上看来,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追求企业的事业成就需要把企业所有生产要素有效地严格地加以控制。实现企业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任何贪图舒服、享乐的动机都是与企业精神格格不入的。从分配的角度上看,职工多得必然引致企业少得。

可是应当注意,片面强调企业所得,容易让职工产生“企业的事业并非自己的事业”和被人奴役的感觉,继而产生离心力,缺乏工作热情。在本世纪初期,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比有了显著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技术日益复杂,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企业界出现了资本家与管理人员的分离,出现了专门的经营管理阶层,但是,由于当时的管理并没有把改善职工福利当一回事,从某种角度上看,还有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的趋势。一方面继续推行长劳动时间,高劳动强度和低工资报酬的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又通过垄断市场和限制竞争、限制产量以哄抬物价、肆无忌惮地剥削劳动群众,结果使得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劳资关系更加紧张,罢工、暴动现象不断发生。有人估计。即使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工人实际的劳动生产率只有他们可能发挥的劳动生产率的二分之一。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深思的。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界不再把追求企业成就作为唯一的使命,而是寻求把事业与福利统一起来。密执安大学的一个研究组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把管理模式分为员工导向的和生产导向的两类,员工导向的管理者特别关心人,注意职工的利益需要的满足。由于职工觉得企业的成就与自身利益有利益与共的关系,个人与组织是不可分割的,因而生产效率恨高,生产导向的管理者片面强调企业目标,把职工当作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具。因而. 多数情况下。职工处于不安和不满的状态,反抗情绪很浓,生产效率自然很低。这一研究结果的发表,引致了企业管理模式的普遍转变。

可是,单纯重视职工满足的管理模式也受到了挑战。1958 年到 1959 年美国经济萧条,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其后,尽管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多数企业的利润率仍处于下降状态。利润率持续下降导致人们对“人群关系”理

论的重新评价。有的企业家说,针对日益严重的企业形势,如果通过人群关系或满足职工的方式,就能奏效的话,那么管理也太容易了。

1964 年,德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和莫顿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则使得人们对事业与福利相统一的管理模式的探索有了发展。管理方格理论认为,关心职工与关心事业不能完全分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同管理模式的差异,只表现为是对人关心多一些还是对生产关心多一些的差异。然而,任何一个不能对人和生产两者的关心都达到最大程度的管理模式,都不可能是有效性最高的管理模式。只有既高度地关心人,也高度地关心生产的管理模式,才能够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并自动得到维持,因而才是最理想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追求企业的成就与提高社会福利,改善职工生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首先,企业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与协作的要求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本质上还是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企业职工与社会的福利; 其二,企业既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寻求投资报酬的组织,也是职工寻求自身利益满足的组织,职工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事实上都来源于企业的事业成就;其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收益,从管理者角度上看,主要地取决于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改善职工福利状况,是对职工的重要的激励手段。这就是说,提高社会与职工福利,在企业所追求的事业中和对事业成就的追求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致两者必须作为一个统一体, 来加以管理。我国优秀企业家鲁冠球倡导的“上对国家有利,下使职工受益, 内添企业后劲,外让用户满意”的管理模式,正是实现事业与福利二者有机统一的理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