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
根据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企业领导者及其营销人员的战略思维必须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一)从全局出发把握具体
从全局出发,把握具体是战略思维的第一个基本要求。这是因为:第一, 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正确地选择目标。制定竞争战略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处理好目的与目标的关系,目的规定了不同时期的目标和竞争战略的方向。企业领导者和营销人员只有树立全局观念,才能正确理解既定的目的,从而规定恰当的目标,筹划出逐步趋向目的的战略路线。在竞争达到一定的规模, 尤其是在多极对抗的条件下,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如果不从全局出发,势必一叶障目,要么好高鹜远,要么急功近利,使企业成为激烈争夺的牺牲品。
千百年来,诸葛亮作《隆中对》历来被人们尊奉为战略规划的杰作。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既不是就事论事地从刘备当时的力量出发,为刘备策划一套苟且偷安的方案,也不是迎合刘备想成霸业的政治目的,而是从全局出发,高屋建瓴,指出在当时群雄争天下的情况下,曹操兵多将广,占“人谋”的优势,刘备无力与之抗衡;孙权占“地险民附”的优势,刘备只能与之联合而不能消灭他;而余下的两块战略要地,荆、益两州,其主昏弱。因而刘备的首要目标,自然只能是“跨有荆、益”。这样的目标不仅是当时刘备力所能及的,而且一旦实现目标,刘备想成霸业的有效手段也随之扩展。不从全局出发的刘备,奔波了半辈子,始终未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而诸葛亮由于胸怀全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因而作出了恰当的战略决策,为刘备集团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此,刘备的势力逐步得到扩展。
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案例[5-1]日本索尼公司在 1946 年只是一个拥有 30 多人的小厂,当时面临着一个生产什么电子产品最合适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该公司经过慎密研究,决定不生产当时的热门货电热器,而决心研制当时市场上还没有销售过地缺门货磁带录音机。结果,生产电热器的许多公司,终因竞争激烈而被迫停产。然而索尼公司却因决策正确,而逐步发展成为闻名于世的经营磁带录音机的大公司。反过来,战略决策失误,即使是大公司,也会陷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世界闻名的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在 1979 年的 9 个月中亏损 7 亿美元,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企业亏损的最高记录。这次亏损发生的原因,不是汽车的质量有问题,而是企业领导者没能审时度势,出现战略决策上的失误。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迫使美国通用和福特两家汽车公司改变经营方针, 设计制造耗油少的小型轿车;而克莱斯勒公司却仍按传统市场生产豪华的耗油多的大型轿车,结果当 1978 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到来时,克莱斯勒公司惨遭失败,企业濒临破产。
第二,从全局出发,才能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有效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有时迫于形势的压力,往往急于调用现有的手段来应付复杂的局势,结果在竞争中山穷水尽;倘若企业的领导者和营销人员能从某一个局部圈子中跳出来,从全局或整体出发,站得高,看得远,那将会柳暗花明。在日本被称为“战略先生”的大前研一曾说:“在日本和在西方国家一样, 都可以听到一些大型公司彻底失败的消息。但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大型公司不在为时未晚的时候改变经营方向的。问题是,在我观察到的每一个例子中, 关键时刻的关键管理,都是没有观察到始终存在着的一定范围的选择,而是匆匆忙忙地用一种更狭窄的视野奔向了自己的毁灭。”因此,他提出“企业的战略思想就是必须冲破狭隘的视觉范围。”这就是说,只有从全局出发, 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择有效手段,把握各种机会,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第三,从全局出发,才能做好关键性局部工作。关键性的局部工作,对企业营销的全局具有深远的影响。关键性的局部受挫,“一着棋下错,全盘皆输”。有时即使是取得了暂时的成功,由于手段不恰当,仍然会给全局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那些关键部门的领导者来说,不了解全局,不知道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不理解企业的战略目的,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为了某一产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危及企业系列产品的地位;为了某一个地区的销售增长而影响全球市场的出口; 为了某一部门的局部利益而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因此, 在进行战略思维时,要求企业的决策者必须立足于全局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二)从深远着眼考虑未来
企业营销活动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企业现实的营销活动,是其过去营销活动的延续;而企业的现在所为,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未来。不了解企业营销活动的过去,便无从把握现实;不从现实着眼,就无法正确地规划未来。因此,企业竞争战略在范围上具有全面性,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在作用上具有决定性。这一特点规定了战略思维的第二个基本要求,就是从深远着眼,考虑未来。
有战略远见的企业,必须立足今天,放眼明天,为企业的未来而筹划, 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只有制订具有远见卓识的竞争战略,才能够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主客观环境,开辟兴旺发达的坦途。日本企业在欧美市场上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受益于这种深远性的战略思维。对此,菲利普·科特勒等人称其为“耐心的资本主义”,认为“日本人在产品和市场开发投资中采取的是长期观念。他们梦寐以求的是在世界市场上的长期地位,不为短期利润‘竭译而渔’。”许多日本公司都甘愿为以后的成功而忍受当前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如日本电气公司,从事半导体业已长达 20 多年,但只是在近几年才有所收益。即使在最困难的年月里,它也还是坚持不断地对产品开发研究工作进行大量投资。
综上所述,企业竞争战略所考虑和兼顾的都是宏观性的问题,更多地注意企业营销活动的各种因素、各种力量在整体上的配合与协调,考虑到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竞争地位。企业竞争战略的这一特点,要求企业在制定
竞争战略时,能够从大局和未来着眼来审视自己的地位,而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枝梢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