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领命北上

正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轰轰炮声离南京越来越近之时,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被迫走向谈判桌。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是在中共统帅部进驻北平不久开始的, 1949 年 3 月 24 日,南京的国民党政府宣布张治中为首席代表,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李蒸、刘斐为代表。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正式通知国民党政府,谈判从 4 月 1 日开始,地点在北平。中共方面的首席代表为周恩来,代表是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和聂荣臻。

国共两党所以能举行和平谈判,主要是双方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蒋介石当年敢于推翻政协决议发动内战,靠的是他手里的武装力量和美国的援助。那时他有正规军 430 万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数的三倍半。武器装备更是精良得多,自以为几个月就可以消灭人民解放军。但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情况完全改变了。经过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的兵力,连后方机关在内,只剩下 220 万人,正规军只有 100 多万人。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却由

120 万人发展到 400 万人以上,并且很多已用缴获的武器装备起来,实现了美械化。

蒋介石也承认这个仗已经打败了,不仅主力军被消灭了,而且国民党统治区的财政经济亦已崩溃。物价的飞涨有如脱缰的野马。到 1948 年 8 月间已

比抗战前夕上涨 300 万倍。国民党政府宣布以金圆券代替法币,结果使经济

更加陷入绝境,国民党政府已无法统治下去。 1949 年元旦,蒋介石被迫发表“求和声明”,提出以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和反动军队等项条件,作为和平谈判的基础。他一本正经他说:“只望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倘若共产党不许和,“责任皆由共党负之”。为了回答这个虚伪的建议,1 月 14 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废除伪法统等八条作为和谈的基础。毛泽东强调,只有按着这八条,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随着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发展,国民党内部的矛盾,特别是蒋介石同桂系之间的矛盾急速发展起来。蒋介石不得不在 1 月 21 日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但南京政府一切实际权力,仍牢牢掌握在蒋介石手里。

李宗仁在宣布任代总统的第二天,1 月 22 日,即发表文告称:自今以后, “政府工作目标,在集中争取和平之实现。”“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愿即开始商谈。”次日,他派黄启汉、刘仲华飞往北平,表示“愿以最大努力促和平之实现”,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项条件作为谈判基础, 并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暂时停止进攻,2 月 1 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彭真、叶剑英电,要黄启汉、刘仲华告诉李宗仁:如果他有反蒋反美、接受八项条件的诚意,就应该迅速同蒋介石分裂,“中间道路是万万走不通的”。经过多次接触,中共中央表示,愿于近期在北乎同国民党代表团举行和平谈判。

中共确定和谈日期之后,国民党方面便组织了代表团,以张治中为代表团长,但张治中在了解了蒋介石的底细后,却留在兰州不肯南下,这使李宗

仁大为着急,每天不是长途电话促驾,便是十万火急电报询问,而张治中仍无下文。3 月底某日,李宗仁又挂一个长途电话:“文白,你如果真的不肯来,我要到兰州接你回南京了。”“不必,不必,我真的不能当代表。”张治中说,“不瞒代总统说,我已决心不回南京,决心不参加国内和平商谈!” “文白,”李宗仁急道,“你再固执,我真的要到兰州来了。你如果怕不可靠,我可以文书具结,放在你身边,这样行了吧?”“不是你的问题,”张治中说,“溪口对我的态度,对和平谈判的态度,你不是不知道。”李宗仁说:“文白,他是他,我是我,我现在是国民政府的负责人,我们大家要和, 他没办法;除非他重新出山,要我下台,他不能不要和谈,他自己说过的。” 第二天,张治中被接到南京后,他又向李宗仁说:“目前的问题在于是否有诚意。如果有诚意,我就去;没有呢?绝不去!有人抨击我们在利用和谈拖时间,以便训练好新兵卷土重来,如果真是这样,我没法干!”李宗仁又极力劝说:“代表团是非去不可!如果不谈,就无法解决具体问题。”张治中沉痛他说:“今日之下,耍花腔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得人心,战败了, 共产党胜利了,这是事实!如今的问题,绝非同中共讨价还价,更不是我们报上所说,因为我们宽宏大量才同对方和谈,而是对方的气度不凡才肯同我们坐下来谈,如果这一个基本观念不澄清,本党中还以为自己是三头六臂, 那才糟哩!”“对于和谈,至少我是有兴趣,有信心的!”李宗仁说,“不过,话说到这里,我也不能不说我的心里话。你知道,中共的答复来了以后, 我们受到了不断增大的压力!”张治中说:“事实摆在面前,只要我们真的肯同他们一起为新的中国而努力,中共对我们不会太难堪,傅作义便是个例子;但这样便牵涉到一个古老的所谓忠贞的问题,蒋先生只希望我们为他个人而死,国家放在其次,这一点本党不少重要人员都不否认,引以为憾。那么一旦和谈过程中出现了使他不痛快的事情,你说该怎么办呢?如果有些问题牵涉到代总统,你对我们又怎么看法呢?”

“这个嘛!”李宗仁沉吟了好久说:“文白兄的顾虑是事实。不过我早已说过,一切得从和谈中解决。”

李宗仁这时虽对和谈一再表示“诚意”,但还是希望通过谈判达到“划江而治”。他曾对刘斐说:我想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了。“如能确保东南半壁,至少是可以在平分秋色的基础上来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蒋介石所以让李宗仁出面“和谈”, 其实只是一种缓兵之计,想借此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以便将残余军队全部撤至长江甫岸,组成若干兵团,防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并在江南准备最后决战。

鉴于这种情况,张治中在临到北平前,又在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的陪同下,到溪口跑了一趟,一来是进一步摸底,二来是劝蒋出国。但蒋介石一听就气炸了:“他们逼我下野是可以的,要逼我‘亡命’就不行!下野后我就是普通国民,哪里都可以自由居住,何况是我的家乡!”

张治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率代表团前赴北平的。4 月 1 日起程前,他在机场发表谈话说:

“我们此次奉政府之命到北平和中共进行和平商谈,深感责任重大,实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情。我们也知道在和谈进程中,当不免遭遇若干困难,但是我们双方商谈,似无不可克服的难题。我们当谨慎地秉承政府旨意,以最大诚意和中共方面进行商谈。希望能够获得协议,使真正的永久的

和平得以早日实现,以慰全国同胞殷切的期望。甚望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们, 随时给我们指导、督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