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新学堂

1910 年春天,周恩来告别两个弟弟和其他亲友,随堂伯父周贻谦出发北

上。这时他正好 12 岁。他们取道山东、天津,经过长途旅行,终于来到奉天省。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这个淮安少年面前。当时的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卖国求荣,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帝国主义列强恣意躁躏中国的土地,瓜分中国的版图。东北是当时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的重点,是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地方。 1904 年至 1905 年,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在华势力范围,在东北进行了一年半之久的日俄战争,使数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惨遭战争劫难。 1910 年,也就是周恩来来到东北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吞并了与东北仅一水之隔的朝鲜。朝鲜人民遭受的惨祸,更使东北人民感到惊心动魄,寝食难安。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正在为拯救中国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周恩来开始了他在辽东的求学生涯。

从江淮平原的故乡,来到白山黑水的东北,这是周恩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如他后来说过的:“12 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周恩来随三堂伯周贻谦初到东北时,奉天府(今辽宁沈阳)一时还没有合适的学校可读,所以又随三堂伯转赴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进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

伯父周贻赓为了让周恩来接受更好的教育,学得“新知识”, 1910 年秋天,将周恩来接到奉天府自己家里,并把他送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下班学习。这所学校位于奉天古城大东门外, 它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刚刚开办的比较新式的学校,既教中国的经书,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新学,开设了修身、图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十门课程。

入学后,周恩来立刻感到这里的教学与老家的私塾完全不同。在学校里, 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那颗富有感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他自己订了当时出版的

《盛宗日报》,“关于人生生活、时事政务要项,必标点特记,持久不懈。” 有一天,在报上看到殖民主义者贩卖黑奴的消息,他义愤填膺地说:“黑奴总有一天要解放!”

1911 年 10 月,在湖北武昌爆发了推翻满清王朝政府的辛亥革命。消息很快传到了沈阳,周恩来非常振奋,在革命浪潮的鼓舞下,他毅然带头剪去了自己头上的长辫子。同时他还劝告老师和同学也剪掉辫子,并且提倡学西方,穿短服,不要被长袍马褂缠着身子。

辛亥革命的浪潮,激发了年少的周恩来那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热情。他

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新文化。他撰写文章,参加讲演。有一次在学校组织的讲演会上,他目睹中国人吸鸦片烟的严重后果,发表了禁烟救国的演说。他说:“某些人每日烟钎子、烟板儿不离手,烟枪烟泡不离口,自己对自己开火,如此,国焉能富,民焉能强,不禁毒焉能救国?”

少年周恩来喜欢与师长同学谈论国家大事。有一次小学的魏校长谈起非洲的小国克兰斯法尔办学救国的故事时,周恩来升华。

走上革命道路以至后来成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始终念念不忘高盘之老师的恩情。延安时期,周恩来有一次接见外宾并答外国记者问时,曾有这么一段谈话:“周恩来阁下,以您的出身情况是如何走向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记者问。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