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扬州的“子城”与“罗城”

隋时扬州附近的江岸已向南伸展至今扬州城南十公里左右的扬子镇。大业元年(605 年),炀帝开邗沟即“自山阳至扬子入江”②,并在运河入江口的扬子津筑临江宫以临江观赏。七年(611 年)二月,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宴百僚”③。其时,“京江岸于扬子,海潮内于邗沟,过茱萸湾,北至邵伯堰,汤汤焕焕,无溢滞之患”④,蜀冈下新淤涨的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沿运河两岸成为一些居民和工商业者云集的地区。炀帝在蜀冈上大修江都宫,建筑迷楼,辟隋苑、上林苑、长阜苑、萤苑等⑤,并规定“江都太守秩同京兆尹”⑥以提高扬州的地位。凭藉这些政治因素,促进了扬州的繁荣。当时,在经济上扬州还未占重要地位。

① 《宋书》卷五四《孔季恭等传论》。

①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五。

② 《资治通鉴》卷一八○《隋纪》四。

③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

④ 《古今图书集成》卷七五三,梁萧:《通爱敬陂水门记》。

⑤ 雍正《扬州府志》卷二三《古迹》。

⑥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

唐时,原隋炀帝的“宫城”所在,成为扬州大都督府以下官衙集中的地方,是为“子城”,又称“牙城”或“衙城”。蜀冈下新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区,则称为“罗城”,亦名“大城”①。雍正《扬州府志》及嘉庆《扬州府志》均有:“唐为扬州,城又加大,有大城,又有子城”的记载。

“子城”是在汉广陵城址上建筑起来的。在东西、南北两条中轴线相交处,有村名“测字街”(当为十字街的转音),大道的东西两端仍有东华门、西华门的名称,中心略偏北有城隍庙,据传为淮南节度使所在地,唐时称为“帅牙”。由于蜀冈以上丘陵地带的黄粘土结构紧密,如前所述版筑土城垣, 遗迹尚存。

建于蜀冈之下冲积平原上的“罗城”,因系土质疏松的黄沙土,加上一千余年来的风化与破坏,土城垣多已荡然无存。唐代扬州罗城修筑于何时, 史无明确记载。《通鉴》关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 年)秦彦、毕师铎攻陷扬州城时,有“攻罗城东南隅”及“罗城西南隅守者焚战格以应师铎”的记述②。但文宗大和六年(832 年),在扬州淮南节度府任职的杜牧,在其《扬州三首》诗中即已留下“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的名句。所云“重城”, 当是指子城和罗城而言。又更早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 年)十一月,“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将兵讨李希烈,屯盱眙。闻朱泚作乱,归广陵,修堑垒,缮甲兵”③。近年有学者认为罗城或于此时所修④。

唐代扬州“罗城”的形制与大小,目前尚无定论。一说以日本学者安藤更生为代表,认为自蜀冈下向南抵渡江桥略北一线,也就是解放前扬州城的南垣,东墙近高桥南北一线,西墙则在观音山向南的延长线上,南北长而东西狭①;一说以朱江为代表,认为唐城南垣在潮河长春桥、凤凰桥至高桥一线,东西宽而南北狭②。

从文献记载来看,日本园仁和尚曾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 年)来过扬州,在其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云:“扬府南北十一里,东西七里,周四十里”。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 年)曾任过扬州司理参军的沈括, 在其《梦溪补笔谈》一书中说:“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十三步(一作三十步)”③。他们所记东西宽度相近,惟南北长度略有出入,这是因沈括所记原文将唐后期城区向南水门外发展的河道桥梁也计算入内,使南北长度增加了四里多。以上记载,与安藤更生所考订的唐罗城的南墙在今渡江桥以北一线是一致的。

近年来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1975 年,在扬州西门外扬州师范学院和江苏农学院基建工地发现的大面积手工业作坊;1976 年,在扬州师范学院工地出土有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石刻经幢及刻有“罗城官”铭文的莲花瓣瓦当;1980 年 6 月,又出土有《大唐扬州惠照寺新修佛殿志》刻石残

① 胡三省《通鉴》注云:“古者军行有牙,尊者所在,因人以所治为衙,曰牙城,即衙城也”;“罗城, 外大城也”。

② 《资治通鉴》卷二五七《唐纪》七三。战格,木栅栏。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二九《唐纪》四五。

④ 杜瑜:《扬州周围历史地理变迁对扬州兴盛的影响”,《江苏省考古学会 1983 年考古论文选》1983.12。

① [日]安藤更生:《鉴真大和尚传之研究》页 323—380,《唐宋时代扬州城之研究》。

② 朱江:《对扬州唐城遗址及有关问题的管见》,江苏文管会、南京博物院《文博通讯》1978 年 7 期。

③ 沈括:《梦溪补笔谈》卷三杂志。

碑,碑文有“惠照寺在扬外城内,当扬之理所,午未”一语,末署“开成元年(836 年)九月十□日”,“理所”即治所,时人为避高宗李治名讳,称治为“理”,证实残碑出土之地即唐惠照寺遗址,并在唐罗城之内;同年秋, 扬州博物馆又在扬州西郊观音山至双桥南北一线,发现残存的夯筑城垣,并在大明寺东和新庄各发现一处瓮城遗址④。以上所有遗址均在潮河以南,也证实了将唐城南界划到今渡江桥以北一线还是可信的。

根据以上历史记载及考古发现,可以略见唐代城市的规模和布局,系由一个方形的小城和一个东西狭南北长的长方形的罗城所组成。见图 16-5。

唐代扬州城河网密布,罗城内以官河为交通干线,纵贯全城。其流经系自东水门入城,西行至驿桥北后南北分流,向南出南水门通江,向北至蜀冈下折转向西出西水门。城东、南二面绕以古运河,城西为护城河,均相互沟通。此外,罗城内还有纵横交织的市河网,城内桥梁特多。唐人韦庄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说明仅在官河之上即有二十四桥①。唐时城中的居民区划分为里坊,在官河以西以北的里坊属江都县,以东以南的里坊属江阳县。

古代扬州位于长江边的重要港口扬子津,隋、唐时由于江岸积沙南移, 已远离江岸,隋炀帝开凿运河时,不得不改由仪征通江。唐时,长江主泓道在南,江北与瓜洲并岸,扬州江岸更南移至瓜洲南岸。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738 年),润州刺史齐浣开凿伊娄河二十五里,由扬子津(今扬子桥)向南至瓜洲镇通江②,缩短了润州到扬州的江面距离。从此,瓜洲便替代扬子津为港口,大大便利了南北交通,为扬州发展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