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重建洛阳故城

永嘉之乱后,经历十六国的战乱,洛阳一再成为战场,许多宫殿被毁烧, 化成瓦砾灰烬。及至北魏统一,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493 年)迁都洛阳, 重建汉魏洛阳故城。北魏洛阳城仍沿袭汉、魏故城规模,只对城门名称大部作了改动:南四门,除开阳门外,改平城门为平昌,小宛门为宣阳,津门为津阳;北二门,改夏门为大夏,谷门为广莫;东三门,改上东门为建春,中东门为东阳,耗门(魏晋时改称清明门)为青阳;西三门,改广阳门为西明, 雍门(魏晋时改称西明门)为西阳,上西门为阊阖,并将西阳门北移正对东阳门,另在阊阖门之上北增辟承明门,改城门十二为十三。城西北角有曹魏时筑的“金墉城”,城有三门,东含春门,南光极门,北暹门。

根据近年考古勘察:汉、魏洛阳城东、西、北三面城墙至今尚有遗迹存在;南面城墙因后世洛水改道北流而被冲毁;经复原后计算,城周约当汉代三十一里,城内总面积约九点五平方公里②。

北魏在原洛阳城内南、北两宫的基础上,建立了单一的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宫城,又名皇城。有九门:东二门,北起为东华门、云龙门;南三门, 东起为左掖门、阊阖门、右掖门;西三门,南起为通门、神虎门、千秋门; 正北为乾明门。宫城内正殿为太极殿、显扬殿、宣光殿。宫苑有宣光殿北的碧海及乾明门外的华林园。宫城

南面正门阊阖门通向宣阳门的铜驼街,为全城的中轴线,中央高级官署都设在街的两侧①。

北魏又在原洛阳城之外,增筑了“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外城, 又名外郭城(原洛阳城称为内城)②,其范围东至七里桥,南临洛水,西近张方桥,北达邙山。城内有三百二十二街坊,二百二十宅里,纵横呈有规则的分布。自内城宣阳门南越过洛水上的永桥至外城以南伊水北岸的圜丘,建有御道,北与全城中轴线铜驼街相接。永桥北的御道东侧,为明堂、灵台与国学,永桥南的御道左、右为四夷馆与四夷里。城内主要商业区有位于西阳门

① 《三国志》卷三《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

① 《水经注》卷一六《榖水注》。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 年 4 期。

①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兰记》卷一。

② 《洛阳伽兰记》卷五。

外的“大市”,青阳门外的“小市”及永桥以南的“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①。西域商人多来此贸易,商业繁盛。

北魏崇尚佛教,城中寺院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其中较著者有位于外郭城西部东汉时创建的白马寺,以及位于内城铜驼街西侧的永宁寺。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时期,是我国石刻艺术瑰宝之一。

北朝都洛阳计为时四十一年。孝静帝天平元年(534 年)迁都于邺,次年,东、西魏分裂,元象元年(538 年),侯景围攻金墉城,悉烧都城宫、寺、民居,洛阳再次成为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