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泉州海港的异军崛起

宋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为发展海外贸易,除传统的南方国际贸易港口广州外,北宋初在东南沿海就开始有了两浙市舶司的设置。设市舶司的港口多达杭州、明州、秀州、温州、江阴五处,两浙成为港口最密集的地带。当时,泉州“商人出海外蕃国贩易者”,必须“诣两浙市舶司请给官券”⑥。后以两浙距首都汴京虽较近,但离南海诸国太远,以致“商舶滋少”。而泉州地理位置比较适中,既具有唐末五代以来港口的历史基础,又具备优越的港口自然条件。正如《隆庆府志》所述:“泉居八闽之南,山势蜿蜒,不见刻削;海港逶迤,不至波扬”,它兼具海湾港与河口港的优点,包括后渚港等深水港可容纳上百艘大海船。北宋政府因于元祐二年(1087 年)10 月,正式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福建一带的海外事宜。

宋代泉州作为海港地位的被确认,还由于泉州与后方广阔的腹地之间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主要有以下三条路线:

  1. 北上剑州、仙霞路 唐末黄巢起义进军福建时,由衢州越仙霞岭直趋建州,“刊开山道七百里”①,开辟了闽、浙之间的陆路交通。宋时,由泉州西门出发,经南安、永春、德化、尤溪入延平(今南平),经由仙霞路入浙,或西北沿富屯溪入赣。

  2. 东出福州路 嘉祐四年(1059 年),建成横跨于洛阳江上长达 360 余丈的“洛阳桥”(又名“万安桥”),由泉州东门出,过洛阳桥,沿今福

(州)厦(门)公路直达福州;或由北门出,过洛阳江畔的河市,经仙游转福州。

  1. 西南通粤路 皇祐元年(1049 年),在泉州临漳门(新门)外兴建了横跨筍江的浮桥,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 年),改建为石砌长 80 余丈的“石筍桥”;嘉定四年(1211 年),又在其下游兴建了长达 150 余丈的“顺济桥”,因建于上游的石筍桥之后,故又名“新桥”,沟通了与晋江以西地区的交通。绍兴八年(1138 年),建筑了东起晋江安海,西至南安水头,横

① [宋]徐兢:《宜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四。

② 乾隆《晋江县志》卷二《规制志·公署》。

③ 庄为玑:《谈谈泉州港新发现的中外交通史迹》,《考古通讯》1958 年 8 期。

④ 《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简报》,《文物》1975 年 10 期。

⑤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一五。

⑥ 《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下八,“互市舶法”。

① 《新唐书》卷二二五《黄巢传》。

跨安海湾长约五里的安平桥(俗称五里桥,又称西桥,为当时全国最长的桥梁),桥边兴建码头,中外商船可直接停泊装卸货物。由泉州过顺济桥西南行过安平桥后,可通厦门、漳州以至潮、汕、广州②。

南宋规定各市舶司“抽解”和“博买”的舶货,必须限期纲运上供。当时,泉州舶纲运往首都临安(杭州)限三个月,广州为六个月③,泉州即由于陆路交通的便捷而占有绝对的优势。

宋代晋江下游称为浯江,江面辽阔。南宋绍定三年(1230 年),郡守游九功始建甕城及南门外翼城,“东起浯浦,西抵甘棠桥,沿江为蔽”④。浯浦在今南门附近,甘棠桥在今新门外,南门翼城既在江边,则今破腹沟宋时当为晋江的一条叉道,今菜公洲的南北方还只是名为上草洲及下草洲的两个江心沙洲,使江流分汊,石筍桥及顺济桥即分别架设于上、下草洲的江面上。宋时顺济桥下的浯江宽一

公里许①,地当海国之冲衢,江城之险要②,蕃舶多停泊于此;石筍桥附近则为都税务所在③。宋市舶司旧址,据庄为玑调查在水仙门附近今水门小学处。

洛阳小海位于后渚与洛阳之间的乌屿岛周围,其东侧港道深邃,俗称“乌屿潭”,也是蕃船停泊之地。南宋时乌屿与大陆间“旧有石路,潮落路出, 行者病之”④。宝祐年间(1253—1258 年),在其间架起了盘光桥,“与洛阳桥海中相望,如二虹然”⑤,可见以乌屿为中心的洛阳小海在宋代经济的繁荣。

泉州正式开港后,直至崇宁(1102—1106 年)初,广、泉、两浙三方, 仍“唯广最盛”⑥。以后随着泉州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政和五年(1115 年), 特设“来远驿”于泉州,以接待海外各国的友好使者⑦。泉州地方官员并在南安九日山通远王祠为中外海商举行祈风典礼,至今九日山仍保存宋代祈风石刻十方⑧。宣和七年(1125 年),朝廷发“空名度牒”给三路市舶司“充折博本钱”,两浙得三百道,广南、福建各得五百道,泉州已凌驾两浙之上而和广州并驾齐驱了。

南宋初期,泉州不若杭州、明州受到金兵的直接破坏与威胁,高丽商舶也绕过江浙诸港,迳来泉州贸易⑨。南宋统治者为依靠市舶之利以维持政府巨

② 石筍、顺济、安平与万安桥并称为南宋泉州四大名桥,参见乾隆《泉州府志》卷一○《桥渡》。

③ 《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三。

④ 乾隆《晋江县志》卷二《城池》。

① 乾隆《晋江县志》卷一六,词翰《顺济桥记》。

② 乾隆《泉州府志》卷一○《桥渡·顺济桥》。

③ 乾隆《晋江县志》卷二公署·宋都税务条:“在镇雅坊街东,熙宁八年(1075 年)建,外务有二处:一在石筍桥,一在南门外辛公亭”。

④ [明]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

⑤ 乾隆《泉州府志》卷一○《桥渡·盘光桥》。

⑥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⑦ 《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一○。

⑧ 根据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1980 年调查核实的资料。

⑨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

额的财政支出,南宋绍兴二年(1132 年),令泉州市舶司“务要招来番商, 课额增羡”⑩。六年(1136 年),大食商人蒲啰辛因贩入大宗乳香,市舶抽解到三十万贯,及泉州纲首蔡景芳招诱海商得法,都被封为承信郎①。十四年

(1144 年),批准泉州市舶司依广州市舶司例,每年在遣发蕃舶时“支破官钱三百贯文,排办筵宴,由市舶提举和州官”招待“诸国蕃商”②。乾道元年

(1165 年),因“福建(泉州)、广南(广州)皆有市舶,物货浩瀚,置官提举实宜,惟两浙冗蠹可罢”③,诏罢两浙市舶司,只存泉、广二州。三年(1167年),又诏令福建市舶司从上供银内“截拨二十五万(两),专充抽买乳香等本钱”④,扩大了泉州港的对外贸易活动。从此,泉州正式取代了杭州、明州的地位,两浙海商“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即从泉州港口至岱屿门,便可放洋过海,泛往外国”⑤。泉州商人也经常将海外香药等货,转运至江浙等地贩卖⑥。至于外国商人前来南宋从事贸易活动,据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记南海诸国至中国航线,“其欲至广者,入自屯门; 欲至泉州者,入自甲午门”,泉州与广州已并列为海外诸国来华的港口。

南宋后期,泉州港的海外联系日益广泛,宁宗开禧二年(1206 年)成书的《云麓漫钞》列举“福建市舶司常到诸国船舶”计三十一国。二十年后, 宝庆元年(1225 年)任泉州市舶提举官的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所记泉州港对外联系的范围,已东起菲律宾,西抵非洲东岸,北至日本、朝鲜,包括西太平洋与印度洋在内的五十八个国家和地区,都以泉州作为计算里程的起点。宋代经泉州港出口的商品,以陶瓷器、丝织品为主,还有铜、铁、铅、锡、金、银、钱币、茶叶等六十多种。阿拉伯、三佛齐等进口的多为珠贝、玳瑁、犀角、象牙、乳香等。其他如菲律宾的贝纱和吉贝布,高丽的人参、水银、绫布,以及日本的巨木等,都输入泉州。

南宋末期,任命阿拉伯人蒲寿庚提举泉州市舶,“擅蕃舶利者三十年”①。他利用自己的海外影响,广招蕃舶,阿拉伯商人更多地来到泉州。如大侨商回回佛莲“其家富甚,凡发海舶八十艘”,死后遗存“珍珠一百三十石,他物称是”②。当时商务繁忙的泉州港呈现一派“风樯鳞集,舶计骤增”,“涨海声中万国商”③的盛况。宋末,泉州港已超越广州港跃居全国首位。